|
中國最高的佛像魯山大佛 這尊盧舍那大佛像連底座高168米其中佛像是108米;就此說明: “五方五佛”是佛教中的概念。佛教以時空無盡、世界無盡、眾生無盡、佛無盡為其根本理念。佛既然無盡,所以體現(xiàn)在佛像的塑造供養(yǎng)方面有很多儀軌,有供一佛的、有供三佛、五佛、七佛、千佛、萬佛的,無非因指則明、借事顯理。其中所謂五佛,又稱五智佛、五智如來,根據(jù)密宗教義而設立,以五佛配五方:中央毗盧遮那佛、東方阿從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成就佛。在新的時代里、新的形勢下,前全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從構建中國佛教信徒信仰體系的角度出發(fā),對“五方五佛”理論作了全新的解釋和演繹。 趙樸老認為,神州大地上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分別有五尊大佛--東方靈山大佛、南方天壇大佛、西方樂山大佛、北方云岡大佛、中央龍門大佛。盡管這五尊佛像的名稱與佛經(jīng)中的五方佛名稱不完全一致,但佛佛道齊,事相上的差別,不礙理性上的平等、一致。因此,這五尊佛像從理論上說已是五智俱足,從自然法則上說是五大協(xié)和,從修因證果的關系上說,在因行上有四大名山四大菩薩的信仰,在果德上有五方五佛的崇奉。趙樸老認為,中國佛教界在佛像供奉方面要注意把事相設施上的差別性和理論體系上的完整性結(jié)合貫通起來,要注意保持像四大名山四大菩薩、五方五佛這種信仰的體系,讓這種信仰體系在廣大信徒的心目中形成一種穩(wěn)定的依托,有助于信仰情感的落實,有助于整個教團的信仰上形成一種凝聚力。趙樸老號召中國佛教界從信仰體系的高度深入理解五方五佛和四大名山四大菩薩信仰的深刻意義,并保持這種信仰體系的格局。 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的靈山大佛工程簽約儀式上,樸老再次發(fā)表講話,稱靈山大佛的建造是中國佛教史上近百年來最大的一件盛事,在世界佛教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趙樸老的“五方五佛”理念,從根本上肯定了年輕的靈山大佛在中國佛教界的崇高地位,為靈山大佛景區(qū)發(fā)展成為江南佛教文化的代表性叢林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在此太湖,樸老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家鄉(xiāng)太湖縣,有感于此,再作詩一首,留別諸友: 不負名城十日留,太湖人作太湖游??赡芫篡`年年約,報答靈山未肯休。 中國佛教信仰體系,已故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老人提出"五方五佛"、"四大菩薩"的格局。 "五方五佛"是佛教密教中的概念。中央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代表法界體性智;東方阿憴佛,代表大圓鏡智;南方寶生佛,代表平等性智;西方阿彌陀佛,代表妙觀察智;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在新時代里,從構建中國佛教信仰體系的角度出發(fā),對"五方五佛"理論作了全新的解釋和演繹。神州大地上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分別有五尊大佛--東方靈山大佛、南方天壇大佛、西方樂山大佛、北方云岡大佛、中央龍門大佛。 四大名山之說在中國佛教傳統(tǒng)信仰觀念中歷來有之。四大名山即是四大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代表了中國佛教的特質(zhì)。明清之后,"金五臺、銀峨眉、銅普陀、鐵九華"的說法一直在民間盛傳。供奉菩薩分別為:五臺文殊菩薩、峨眉普賢菩薩、普陀觀音菩薩、九華地藏菩薩。 九華山在皖南池州市境內(nèi),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登上九華山后,對其贊嘆不已,認為天下名山均不能與九華山爭長。李白曾三上九華山。九華山的特點是山奇峰秀,佛寺眾多。早在東晉年間(401年),山上就開始建寺廟,以后歷代都增建、擴建,形成“三里一小廟,五里一大廟”,廟宇遍布全山,據(jù)說興盛時期多達300余座,僧眾四五千人?,F(xiàn)在保存完整的寺廟尚有五六十座。游九華山,首先到九華街,這里海拔600多米,是九華山的中心,寺廟也主要集中在這里,因此有“蓮花佛國”之稱。這里實際上是一個山上的村鎮(zhèn),除了廟宇外,還有商店、學校、旅店、農(nóng)舍,游人可以在這里住宿,并以次為起點,游覽山上的名勝。 峨眉山位于中國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nèi),景區(qū)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勝地和佛教名山;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岳型風景名勝。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峨眉山平疇突起,巍峨、秀麗、古老、神奇。它以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佛教文化、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獨特的地質(zhì)地貌而著稱于世。被人們稱之為“仙山佛國”、“植物王國”、“動物樂園”、“地質(zhì)博物館”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譽。唐代詩人李白詩曰:“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明代詩人周洪謨贊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須涉海尋蓬萊”;當代文豪郭沫若題書峨眉山為“天下名山”。古往今來,峨眉山就是人們禮佛朝拜、游覽觀光、科學考察和休閑療養(yǎng)的勝地。峨眉山千百年來香火旺盛、游人不絕,永葆魅力。 五臺山位于山西省東北部五臺縣境內(nèi)。五臺山方圓約30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巍然矗立,峰頂平坦如臺,故名五臺。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五臺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勝地,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而五臺山又以其建寺歷史之悠久和規(guī)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在日本、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尼泊爾等國享有盛名。 普陀山也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普陀山位于錢塘江口、舟山群島東南部海域,系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景區(qū)包括普陀山、洛迦山、朱家尖,總面積41.95平方公里。其中普陀山本島12.5平方公里,最高峰佛頂山海拔292米。既有悠久的佛教文化,又有豐富的海島風光,古人稱之為“海天佛國”、“人間第一清靜境”。 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上湯趙村佛泉寺內(nèi)的銅制盧舍那大佛,總高153米(佛像高108米,蓮花座、金剛座高45米),是全世界最大的佛像,稱為“佛山金佛”。敬建金佛的創(chuàng)意來自中國佛教協(xié)會已故會長趙樸初提出的“五方五佛會齊華夏”的構想。這五方五佛原本是江蘇無錫的靈山大佛(東方佛)、四川樂山市的樂山大佛(西方佛)、山西大同的云崗石窟大佛(北方佛)、香港大嶼山的天壇大佛(南方佛),以及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大佛(中方佛)??墒牵堥T石窟大佛年代久遠,雙臂殘缺、手印難以考證。在嵩山大法王寺方丈釋延佛大和尚和河南民營企業(yè)家、汝州天瑞集團董事長李留法的多方奔走下,造型完整、有明確的說法手印的銅鑄“佛山金佛”遂應運而生,成為新的中方佛。 “佛山金佛”金剛座上的四個大字,就是趙樸初手書。根據(jù)佛門的說法,這五方五佛,加上原有的四大菩薩道場,能保佑中華萬代平安。 香港天壇大佛像 高34米 寶蓮禪寺前廣場附近有一座莊嚴雄偉的佛像,為“天壇大佛”。大佛由200塊青銅鑄件組成,高26公尺,重達220公噸,是全球最大的戶外青銅坐佛。天壇大佛面相參照龍門石窟的昆廬庶那佛,衣服的紋理和頭飾則參照敦煌石窟第36窟的釋迦牟尼佛像。天壇大佛坐在蓮花上,取其出污泥而不染之意。在象征北京天壇的三層基座之內(nèi),設有展覽廳,布置了各佛教藝術品如壁畫、書畫及佛祖釋迦牟尼的舍利子等陳列。天壇大佛現(xiàn)已成為香港著名的宗教建筑物。 地鐵迷樂園@'q7i8j'U 大佛的右手示“施無畏印”,顯示佛陀救拔眾生痛苦大悲心愿;左手下垂腳上,反掌向外,指端微微向下,稱“予愿印”,含有予眾生福樂慈愿;雙掌中心所現(xiàn)法(車侖),代表佛法長存,流轉(zhuǎn)十方。 無錫靈山(釋迦牟尼)大佛 88米 由1560塊青銅壁板拼裝焊接而成的,總用銅量達到了700多噸,全部銅板展開面積可達到9000多平方米,焊接它們的焊縫總長度達了35公里。在大佛的建造過程中,運用了現(xiàn)代高新科技,如先進的抗風、防震、避雷等措施,其中,避雷針就被巧妙的藏在大佛的發(fā)髻里。由于使用了特型銅壁板和先進的焊接技術,大佛的外型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 大佛右手指天,稱為“施無畏印”,那是大佛在為眾生除去痛苦;海,地鐵,軌道交通9C}%@yE d 左手指地,稱為“與愿印”,那是在保佑眾生平安快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