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養(yǎng)生必吃之瓜--絲瓜 八月來臨,天氣逐漸轉(zhuǎn)為早晚較涼,但白天仍舊熱浪襲人,悶熱和潮濕的特點也還在。此時《內(nèi)經(jīng)》上說:春主肝,夏主心,秋主肺,秋天由肺主宰,此時養(yǎng)肺,作用最好。現(xiàn)在已到秋天了,給大家推薦一道潤肺時令菜,多數(shù)人都忽視了它的潤肺作用: 它就是絲瓜。絲瓜又名天羅瓜、天吊瓜等,為葫蘆科絲瓜屬-年生攀緣性草本植物,每年夏季采收上市,是夏季淸涼解暑的瓜果類蔬菜。絲瓜不僅營養(yǎng)價值高,食療和藥用價值也很高。 雌雄同株。雄花通常15-20朵花,生于總狀花序上部;雄蕊通常5,花初開放時稍靠合,最后完全分離。雌花單生,花梗長2-10厘米;子房長圓柱狀,有柔毛,柱頭膨大。果實圓柱狀,直或稍彎,表面平滑,通常有深色縱條紋,未熟時肉質(zhì),成熟后干燥,里面呈網(wǎng)狀纖維。種子多數(shù),黑色,卵形,平滑,邊緣狹翼狀?;ü谙?、秋季。 中國南、北各地普遍栽培。也廣泛栽培于世界溫帶、熱帶地區(qū)。云南南部有野生,但果較短小。果為夏季蔬菜,成熟時里面的網(wǎng)狀纖維稱絲瓜絡(luò),可代替海綿用作洗刷灶具及家具;還可供藥用,有清涼、利尿、活血、通經(jīng)、解毒之效。 營養(yǎng)價值 絲瓜色澤青綠,瓜肉清嫩,味道清香,營養(yǎng)價值更是不可低估,絲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瓜氨酸、維生素C、多量黏液和鈣、磷、鐵等。絲瓜子含脂肪油、亞油酸、棕櫚酸、葫蘆素B,絲瓜花含谷氨酰胺、天冬氨酸、精氨酸、賴氨酸,絲瓜絡(luò)含木聚糖、纖維素、甘露聚糖、木質(zhì)素,絲瓜藤和葉含皂甙等,每100克含蛋白質(zhì)1.4-1.5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4.3-4.5克,粗纖維0.3-0.5克,灰分0.5克,鈣18-28毫克,磷39-45毫克,核黃素0.03-0.06毫克,尼克酸0.3-0.5毫克??箟难?-8毫克。是一種清涼消暑的夏季佳蔬。 絲瓜中含防止皮膚老化的B族維生素,增白皮膚的維生素C等成分,能保護皮膚、消除斑塊,使皮膚潔白、細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故絲瓜汁“美人水”之稱。 攻效 抗壞血病:絲瓜中維生素C含量較高,可用于抗壞血病及預防各種維生素C缺乏癥。 健腦美容:由于絲瓜中維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于小兒大腦發(fā)育及中老年人大腦健康;絲瓜藤莖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膚彈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皺。 抗病毒、抗過敏:絲瓜提取物對乙型腦炎病毒有明顯預防作用,在絲瓜組織培養(yǎng)液中還提取到一種具抗過敏性物質(zhì)瀉根醇酸,其有很強的抗過敏作用。 藥用價值 絲瓜全身可入藥,包括絲瓜子、絲瓜葉、絲瓜皮、絲瓜花、絲瓜絡(luò)、絲瓜根、絲瓜蒂和絲瓜藤等。中醫(yī)認為,絲瓜清涼、味甘、無毒,入肝、胃二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凉血止血、通經(jīng)絡(luò)、行血脈、美容、抗癌等功效。根(絲瓜根):甘,平?;钛?,通絡(luò),消腫。用于鼻塞流涕。 藤(絲瓜藤):甘,平。通經(jīng)絡(luò),止咳化痰。用于腰痛,咳嗽,鼻塞流涕,咳嗽。 葉(絲瓜葉):苦、酸,涼。止血,化痰止咳,清熱解毒。用于頓咳,咳嗽,暑熱口渴,創(chuàng)傷出血,疥癬,天皰瘡,痱子。 果實維管束(絲瓜絡(luò)):甘,平。清熱解毒,活血通絡(luò),利尿消腫。用于筋骨痛,胸脅痛,經(jīng)閉,乳汁不通,乳癰,水腫。 果柄:用于小兒痘疹,咽喉腫痛。 果皮:用于金瘡,疔瘡,臀瘡。 種子(絲瓜子):微甘,平。清熱化痰,潤燥,驅(qū)蟲。用于咳嗽痰多,驅(qū)蟲,便秘。 瓜肉:清腎火,陰虛火旺的人,適合吃絲瓜。絲瓜還 有利腸通便、預防痔瘡。(絲瓜是寒性的,所以炒時應(yīng)加大蒜綜合它的寒性) 瓜皮:清熱解毒,與辣椒和姜蒜炒酸豆角既下飯又解暑濕,容易長豆豆的人,可直接煮水喝,也可外敷。(絲瓜頭里面的汁液檫臉有美白皮膚的好處) 瓜葉:皮膚過敏有幫助,當皮膚過敏感覺很癢的時候,用絲瓜葉搗爛敷在過敏的地方,就能止癢。 絲瓜花:清肺熱,有肺熱咳嗽或鼻子發(fā)炎的人,都可以用它來調(diào)理。( 可煮湯,炒、炸著吃) 瓜藤和根也是清肺熱的,消炎作用更強。有慢性支氣管炎的人,可用藤來煮水喝,鼻竇炎的人,可用根來煮水喝。(瓜蒂曬干,煮水喝能調(diào)理咽喉腫痛) 瓜絡(luò):通絡(luò)脈,清除絡(luò)脈中的風濕,有關(guān)節(jié)炎的人可用來煮水調(diào)理。 瓜子:它是一味強力的通便藥,也可驅(qū)蛔蟲,小孩、孕婦慎用! 關(guān)于絲瓜的小偏方 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痛 絲瓜絡(luò)15克,忍冬藤24克,威靈仙12克,雞血藤15克。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手臂痛 絲瓜絡(luò)10克,秦艽6克,羌活3克,紅花4.5克,水煎服。(中醫(yī)研究院《常見病驗方選編》) 咳嗽多痰、胸脅痛 老絲瓜絡(luò)燒存性,研細。白糖拌服,每次2克,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中風后半身不遂 絲瓜絡(luò)、懷牛膝各10克,桑枝、黃芪各30克。水煎服。(《四川中藥志》) 濕疹 絲瓜絡(luò)60克。水煎,熏洗患處。(《山東中草藥手冊》) 以上偏方均為建議方,需在咨詢醫(yī)生后使用 絲瓜養(yǎng)生菜肴 絲瓜蛤蜊湯 將蛤蜊洗凈,放入鹽水中浸泡兩個小時,使其吐出泥沙洗凈。絲瓜去皮切滾刀塊,豆腐切塊備用。鍋中加入清水,放姜片、料酒,投入焯水,至蛤蜊開口立刻撈出。鍋置火上適量油燒熱,爆香姜片。下入絲瓜塊大火快速翻炒斷生,盛出。鍋留底油,加入蛤蜊、高湯,大火燒沸,加入豆腐改至小火慢燉10分鐘。加少許鹽調(diào)味,倒入絲瓜繼續(xù)燉5分鐘即可。食后具有清熱滋陰功能。 絲瓜番茄豆腐羹 用絲瓜150克,嫩豆腐400克,番茄100克,調(diào)味適量,絲瓜去皮,切成斜塊,油燒熟略降溫后,放生姜絲爆香,放入絲瓜塊炒透,加少許水,推入豆腐,邊用勺劃散,加鹽、白糖調(diào)味煮沸,下番茄片再煮2分鐘,勾淀粉,淋上麻油食用,有淸熱解毒功效,適用于咳嗽咽痛等癥。 絲瓜炒香菇 絲瓜、香菇洗凈切片,豬肉切小片;鍋內(nèi)倒油,下肉炒香,加蔥花、花椒粉;放香菇翻炒出味后,放泡辣椒煸炒,放絲瓜,加鹽調(diào)味;大火翻炒,點香油,放雞精出鍋即可。這道菜鮮味營養(yǎng)俱佳,吃后清熱解暑,美白抗皺。 關(guān)注養(yǎng)生!關(guān)注健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