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課堂】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zé)
![]() 美好的假日早晨,陽光從窗外灑落,帶來一地的明亮。趁著小蘇姑娘坐在桌前,拿著她心愛的彩色蠟筆開心創(chuàng)作時,我們大人趕緊把握這段空檔時間,進行年前最后的大掃除。約莫有一世紀(jì)那么安靜,我們突然發(fā)覺大事不妙。還未滿三歲的小蘇姑娘,像只大肆破壞的酷斯拉,拿著鉛筆沿著她玩耍的路徑,一路從樓下作畫到樓上了。 其實小蘇姑娘一向很乖,她總是安分地畫在該畫的地方,很少超過一張紙以外的范圍。對于這次“意外”,我們并不太生氣,畢竟我們能理解她其實是想引起我們的注意。但是我們也想利用這次機會,讓她知道這樣的行為并不好。 教孩子彌補不好的行為 ■ 嚴(yán)正表達大人的立場 “小蘇姑娘,你為什么拿筆亂畫家里?”她慈愛的媽咪故作嚴(yán)肅的說著。小蘇姑娘不講話,她知道闖禍了。“這是什么時候畫的?”媽咪繼續(xù)問。小蘇姑娘還是不愿意說話,嘴巴翹得高高。接著她轉(zhuǎn)身就想逃走,因為她的手上還握著“犯案”的鉛筆和原子筆?!澳囊恢皇之嫷模课襾泶蛞幌??!眿屵湓谛√K姑娘的右手上,作勢輕輕的打了一下?!斑@樣亂畫可以嗎?”媽咪又問?!安弧伞浴敝雷约宏J禍了的小蘇姑娘,不情愿的吐出這幾個字。 ■ 立場一致不偏頗 我也加入戰(zhàn)局:“以前你都很乖,只會畫在自己的紙上,這次為什么會畫在墻上呢?你看,這樣墻壁變得很丑耶!”我?guī)剿齽偛艁y畫的地方,看著自己的杰作。小蘇姑娘癟著嘴,一臉委屈的模樣。
■ 教孩子面對自己的錯誤 “現(xiàn)在應(yīng)該要說什么?”媽咪問?!皩Α弧稹毙√K姑娘小聲地說著。我也問:“要跟誰‘對不起’?”“爸……爸……對……不……起……”“不對,應(yīng)該跟墻壁說‘對不起’,你看它變得好丑哦!”我說。“墻……壁……對……不……起……”小蘇姑娘一邊啜泣一邊說著。我再補上一槍:“還有門也被畫了,也要跟它說‘對不起’。”小蘇姑娘又走到門旁邊,語帶哽咽的說了聲:“門……對……不……起……”眼眶邊還掛著一滴淚。 ■ 來一個愛的呼呼 媽咪對著小蘇姑娘溫柔的說:“對,這樣才對,做錯事要勇于認錯,才是我們的乖女兒?!薄皝?,給媽咪抱一下吧!”于是這對母女,在被畫得亂七八糟的樓梯旁邊相擁,上演一出比宮廷大戲還更加灑狗血的親情倫理大悲劇。 ■ 為孩子做正確的示范 “不過你要對自己的錯誤負責(zé),拿橡皮擦把這些亂畫的地方擦干凈才行,”媽咪堅持說。于是媽咪拿著橡皮擦,在小蘇姑娘的面前示范一次該如何把墻上的筆跡擦掉。也拉著小蘇姑娘的小手,親自帶著她擦過一遍。 ■ 對自己的錯誤進行彌補 未滿三歲的小蘇姑娘,還真的拿著橡皮擦,開始擦著她剛才亂畫的地方。小手笨拙的握著橡皮擦奮力地擦拭,直到樓梯的左邊墻壁被擦干凈了為止。“哇,你好棒哦,擦得真干凈。還有右邊的墻壁也要擦干凈哦!”做事就要把事情整套做完,這是我們夫妻倆對孩子很溫柔的堅持。小蘇姑娘也很努力的擦拭著右邊的墻壁,右邊的墻壁被畫的范圍較大,但她不含糊,不斷的起立、蹲下,由上而下很細心的擦拭著墻壁。沒擦干凈的地方,媽咪也牽著小蘇姑娘的小手,一起再把細微處仔細處理完。 ■ 真誠的贊美與鼓勵 最后,所有地方全都擦干凈了,媽咪擁抱著小蘇姑娘,親吻說:“我的乖女兒,你把所有地方都擦干凈了,你真的好棒,我好愛你哦!”小蘇姑娘此時終于破涕為笑,在她媽咪懷里露出一抹燦爛的笑容。眼前這一幕實在是太感人,嗚嗚嗚,當(dāng)爸的我在一旁看得都快要噴淚了……事情有了圓滿的結(jié)果,真好!
處理善后,大人絕不代勞 這件事讓我想起,前幾天在云林老家也發(fā)生類似的事情。就讀幼兒園中班的小侄子,為了要拿東西打翻了桌上的飲料,整個地上被潑灑得又濕又黏。每位大人都忙著善后,桌上、身上、地上……擦個不停。但是,小侄子人呢?我起身去找他,發(fā)現(xiàn)他一個人躲在角落里,一臉做錯事、都快哭了的表情。 我說:“做錯事后,怎么可以自己躲起來哭呢?大家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趕快把事情處理好,就不會有人再罵你了??斐鰜恚黄鸢训厣贤细蓛舭?!”小侄子跟著我出來,我去找了一支拖把,幫他弄濕、擰干,接著交給他。小侄子從來沒有拿過拖把拖地,不過他還是很認真的把地上都拖過一遍。我一邊教他,也一邊示范給他看,而小侄子也很配合的照著做。我稱贊的說:“很棒,你好認真,這樣很好!你看這樣把錯誤彌補好,才是好孩子!” 這時老媽走出廚房,問清楚發(fā)生什么事后,馬上把小侄子數(shù)落一頓:“你哦,每次拿東西都不小心一點……”接著又說:“唉喲,這拖把這么大他根本拿不動,我來拖啦!”老媽作勢將拖把拿走,我阻止她說:“不可以!不可以把孩子該做的事情全搶去做,要讓他有學(xué)習(xí)處理犯錯的機會?!?/strong>所以全家人就這么看著身材矮小的小侄子,拿著比他還高的拖把,來來回回、一次又一次的把地上拖干了。 怒罵與體罰,加深逃避心態(tài) 每一次帶班,遇上新一屆的高年級孩子時,總會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孩子在犯錯的當(dāng)下,常以避重就輕、說謊……來逃避自己犯的錯誤;而我得花上好大的力氣,才能讓他們愿意放下固執(zhí)的自我,老老實實的面對錯誤、誠誠懇懇的負起該彌補的責(zé)任。 班上也有家長時常向我求救:“老師,我實在是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我的孩子明明知道我已經(jīng)清楚事情的經(jīng)過了,但還是會當(dāng)著我的面說謊,我真是灰心極了?!钡乙仓?,當(dāng)這孩子犯錯時,她的媽媽會惡狠狠的怒罵孩子,或拿起藤條毒打孩子;卻始終沒留機會,讓孩子自己對所犯下的錯誤進行補救。所以這孩子每回在學(xué)校發(fā)生事情,還是只會用歇斯底里的嚎啕大哭,來逃避自己的責(zé)罰;作弊、說謊、湮滅證據(jù)……這些明知故犯的錯事,仍然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xiàn)。 孩子面對錯誤的逃避心態(tài),不是一天就會養(yǎng)成;這是長久以來,因為大人所看不清楚的盲點所造成的。于是當(dāng)我成為新手父母時,我們夫妻有著共同的默契:我們會更留意這些和孩子相處的細節(jié);并且善用每一次事件的機緣,讓它成為我們親子之間最好的教材。當(dāng)孩子還小時,好習(xí)慣與態(tài)度容易養(yǎng)成;一旦孩子年紀(jì)愈長,而逃避犯錯成為一種習(xí)性后,要改變就愈顯困難。教養(yǎng)孩子有所謂“黃金教養(yǎng)期”,錯過就十分可惜了。(文/蘇明進) 編后語: 當(dāng)孩子犯錯時,先別急著生氣,這正代表孩子有不懂的地方需要我們教導(dǎo);也別急著出手幫他們收拾善后。請先把自己的智慧呼喚回來,此時我們的心里,應(yīng)該要有滿滿的“想要教懂孩子正確處理事情”的心意才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