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自1997年以來,采取口服補腎化淤止痛湯、外敷祛風通絡止痛散治療腰椎骨質(zhì)增生癥53例,取得較好療效,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53例均為門診病人。其中男35例,女18例;年齡最大72歲,最小35歲;病程最長21年,最短1個月;并發(fā)坐骨神經(jīng)痛21例。均具有腰椎骨質(zhì)增生的典型癥狀,并經(jīng)腰椎X線攝片確診,同時除外內(nèi)臟及腰椎其它疾病引起的腰痛 治療方法 補腎化淤止痛湯:杜仲20g,川斷、懷牛膝、雞血藤各30g,木瓜、葛根、元胡、金毛狗脊、威靈仙、透骨草各15g,全蝎3g,蜈蚣2條,三七粉、甘草3g。文火久煎,每日1劑,分2次口服,15天為一療程,2個療程后判定療效。祛風通絡止痛散:制川烏、制草烏、細辛、甘草各10g,伸筋草、透骨草、松節(jié)、艾葉、追地風、川椒各30g。研成粗末,用食醋適量浸透,上鍋炒熱,以不滴醋為宜。盛布袋,扎緊,外敷腰椎部,外用塑料薄膜裹緊,1h后取下,1劑藥敷4次,每日早晚各1次,15天為一療程。 3 療效標準 顯效;腰骶部疼痛消失,活動功能完全恢復正常,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好轉:腰骶部疼痛減輕,活動功能好轉;無效:腰骶部疼痛無變化,活動功能無好轉。 4 治療結果 臨床治愈35例,占66.0%;好轉15例,占28.3%;無效3例,占5.7%;總有效率94.3%。 5 典型病例 哈某,男,63歲,1999年7月2日初診。反復發(fā)作腰痛6年,伴右下肢疼痛1年。6年前,患者無明顯原因感腰痛,活動不利,攝片示:腰3~5椎體骨質(zhì)增生,呈唇樣改變。經(jīng)封閉、推拿、按摩、針灸治療,癥狀有所減輕。但6年來,經(jīng)常反復發(fā)作,且逐年加重,1年前,感腰痛時引及右下肢疼痛,行走不便,又經(jīng)封閉、推拿及服藥治療,療效欠佳,現(xiàn)時感腰部冷痛,活動不利,行走困難,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弦。腰椎平片示:腰椎3~5椎體骨質(zhì)增生。用補腎化淤止痛湯,1日1劑,分2次服,6劑。用祛風通絡止痛散外敷,3劑。治療后,癥狀明顯減輕,繼續(xù)用藥半月,疼痛消失,活動自如,恢復正常工作與生活,隨訪3年未復發(fā)。 6 體 會 腰椎骨質(zhì)增生屬中醫(yī)“腰痛”范疇。多因老年腎氣漸虧,腎主骨功能失常,復因長期勞作,耗氣傷筋,正氣不足,腎精虧虛,骨失所養(yǎng),風寒濕邪乘虛入侵腰府;或有跌仆閃挫,損傷骨絡以致氣血淤滯,運行不暢所致。故治以補腎活血化淤,祛風通絡,內(nèi)服外用,標本兼治,療效滿意。 資料來源 :醫(yī) 學 教 育網(wǎng)。 |
|
|
來自: 山東中醫(yī)竹林 > 《佛天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