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人,通常的定義是“做事做人不守正道,以邪惡的手段來達到目的的人”,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釋義為“指人格卑鄙的人”,也就是那些品德不良、心術不正的人,那些溜須拍馬、阿諛奉承、見風使舵、暗箭傷人的人。盡管人們都知道小人心術不正,提起來就恨得牙根癢癢,“人人得而誅之”,但現(xiàn)實生活中總有些小人頗有市場,總有些領導者離不開小人,甚至重用小人。何其故也?據(jù)筆者探究,原因不外乎如下幾點: 有些領導喜歡奴才,而小人天生就是做奴才的料。小人喜歡向領導諂媚,眼睛向上,在權貴面前一副奴才相,阿諛逢迎、溜須拍馬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為投上司所好,敢弄凡人不敢弄的假,敢吹凡人不敢吹的牛,敢為凡人不敢為的事,歷史上不就有所謂烹子、殺女、獻妻的“故事”嗎? 有些領導喜歡順著自己的人,而小人的腦袋天生就是為領導長的。清乾隆繼位后,曾詔示天下:“人臣事君,一存揣摩迎合之見,便是私心?!笨删褪沁@位把忖度迎合之徒看了個透的乾隆,身邊卻出了個人精和 ,每天都想著法兒讓皇上吃好玩好,順著皇上的意思讓其高興?;噬舷腈?,他便拉皮條做探子;皇上寵犬,他便同犬一同跳躍、嗲吠……弄得乾隆皇帝不亦樂乎,知其用心也罷他不得,因此“深得上心”,由校尉升侍衛(wèi),擢副都統(tǒng),遷侍郎,再尚書而授大學士,權傾朝野,官運亨通,進而巧取豪奪,財可敵國。 有些領導喜歡圍著自己轉的人,而小人最有功夫、最有本事隨時陪伴在領導周圍。小人們大都善于察言觀色、見機行事、見風使舵、見縫插針,加上一般不會太低的智商,很少做讓人一眼就看得穿的蠢事,而且很善于做情感游戲,能相當準確地揣摩領導意圖,把話說到領導心里頭,把事辦到領導指示前,使之深以為知己。 有些領導喜歡知道下屬在“想些什么”,而小人最善擅長的就是搞小動作、打小報告。有些單位的領導為了“心中有數(shù)”,常常會找些人來了解單位內部的情況,這就給小人提供了很多的“取寵”機會,一個“小動作”、一個“小報告”,往往就會把一個好人撂倒在地。 有些領導喜歡被捧著、擁著,而小人多是阿諛奉承的“專家”。善于捧人者,古之謂“弄臣”,即官員身邊的“趨附小人”,“因其喜怒而吮舔之,以財而趨奉之,以色動之,以戲悅之”,怎么能讓上司高興就怎么來。上說是,亦說是,不是亦是;上說不是,亦說不是,是亦不是。從領導所愛,隨領導所憎,投領導所好,博領導所喜。領導嘴饞弄吃,想錢勤撈,想玩找樂子,色欲來了找美人。明明領導臉上有麻子,愣說是酒窩;明明是領導包庇罪犯,硬說是保護能人……可謂既“體貼入微”,又“周到妥當”。 古語說得好:“門內有君子,門外君子至;門內有小人,門外小人至?!闭涡∪?扶正祛邪,關鍵在領導。領導選人用人和交友的層次,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領導本人的層次。要成為一個好的領導,做出一番好的事業(yè),留下一個好的名聲,必須近君子、遠小人,努力營造使小人沒有立錐之地、沒有兜售市場的氛圍,最起碼也要識得破、躲得過小人,千萬不能“情人眼里出西施”,把那些足斤足兩的小人當成“大大的好人”而寵之、愛之、親之、信之。 |
|
|
來自: 太陽下的森林 > 《發(fā)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