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jīng)》的“習(xí)禮儀”2009-09-06 07:42:43| 分類: 經(jīng)文幼學(xué) |字號 訂閱
禮儀這個事情,實際上絕對不是咱們中國人的專利。全世界每一個國家都有他們自己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禮儀。 就拿咱們中國人來說,自古以來就有自己的民族表達(dá)方式。但是我們國家早期講求的禮儀,是具有一定的封建色彩。因為我們國家?guī)浊暌詠硎冀K是奉行封建制度。由來已久,很難更改過來。這主要是由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識決定的。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改得過來的。 解放以后在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的倡導(dǎo)下,經(jīng)過了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逐漸予以改變。改是改了。變也似乎變了一些。但是始終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文革期間一切都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氣勢,鋪天蓋地而來。一夜之間似乎什么都變了。以禮義廉恥為主的的封建模式的道德觀念,掃得個一干二凈。 打倒一切,大破四舊的革命運動,驚天動地地鋪天蓋地而來。一下子一切都變了,變得咱中國人快不認(rèn)得中國人了。 接連著十年動亂,封建制度意識好像是打破了。但是咱們這個東方古國的固有禮儀也就破壞殆盡了。 1976年打倒了四人幫,一切的一切要想徹底改變回來,談何容易。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領(lǐng)導(dǎo)了一場撥亂反正的行動,但是十年動亂的后果,要想改變回來,就是費了九牛二虎的力氣也是很難改變的。 今天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已經(jīng)進(jìn)入了一的新階段。祖代的文明禮儀似乎也有了應(yīng)有程度的改變和恢復(fù)。但是新的似乎正常又不太正常的新的現(xiàn)象又發(fā)生了。禮儀的實際意義又出現(xiàn)了新的解釋。 一下子禮尚往來又成了一種新的風(fēng)尚。送禮之風(fēng)惡性膨脹。造成了腐敗之風(fēng)猛漲。這禮字又有了更加時髦的解釋。所謂禮字就成了送禮的代名詞。那么這個義字。就又成了江湖義氣的代名詞了。禮儀一下子變成了禮義了。你們說說,這是不是又成了一次更新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像孔丘老夫子在《論語·陽貨》里面說的“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玉帛這東西,在古代是一件十分珍貴的物件。作為貴重禮物來送的??鬃釉谶@里就對他的學(xué)生以感嘆的態(tài)度來告誡他們:千萬不能把這個禮字庸俗化呀! 談到這里,咱們不妨拿今天的世道來對比對比。做生意的給當(dāng)官的送禮。下級給上級送禮,家長們給老師們送禮。比比皆是,不勝枚舉。久而久之,咱們這個社會又會變成一副什么樣子?誰能預(yù)料得到嗎? 談到這里我還想向那些為人父母者,似乎應(yīng)該想一想如何來教導(dǎo)你們的下一代了。讓他們真正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禮儀。 |
|
|
來自: 興安書館 > 《三字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