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副鼻竇粘膜受到細菌感染產生膿汁流入鼻腔內引起。癥狀為:黃鼻涕、前額部腫痛、不舒適感、昏沉感、鼻塞。 【治法】疏風清熱,解毒通竅 【疾病】主治副鼻竇炎,鼻流濁涕,鼻塞不聞香臭,頭痛頭暈,發(fā)熱惡寒,舌紅苔黃干,脈滑數等。 【組成】蒼耳子、白芷、蜂房、牛蒡子、薄荷、細辛、升麻、藿香、蛇床子、制川烏各10克。 【制用】以沙鍋煎藥,待水沸后10分鐘,將藥離火,用一塊布連藥把頭罩住,盡量多用口鼻呼吸藥氣,待藥液稍涼后,用紗布蘸藥液洗額頭及鼻部,每劑藥可用4次,每日2次。熱象明顯,加黃芩、柴胡各10克,鼻癢多涕加僵蠶、蟬蛻各10克,鼻塞嚴重者加麻黃10克。 【辨證】本病相當于中醫(yī)學“鼻淵”等范疇。其病是因外感風寒、肺經風熱,膽腑郁熱、脾經濕熱、肺脾氣虛等所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