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灸針刺貼敷的靈驗穴位
發(fā)表者:賀亞輝 (訪問人次:1355)
穴位名稱:復溜穴
“復溜”就是讓血液重新流動起來的意思。 穴位位置:在太溪穴直上二厘米處。 主治疾病:治療瘀血和炎癥效果最好,膀胱炎,陰道炎,前列腺炎,流產(chǎn)留下的后遺癥等使用此穴均可收到最好的效果。 穴位名稱:太溪穴
[ 腎經(jīng)的原穴,也就是腎臟的原氣居住的地方 ] 穴位功能:太溪穴是一個大補穴,具有“滋腎陰、補腎氣、壯腎陽、理胞宮的功能。生殖系統(tǒng)、腎陰不足諸證、腰痛和下肢功能不利的疾病太溪穴都能治療??傊彩怯赡I虛引起的各種癥狀,如腰痛、腰酸、頭暈、耳鳴、脫發(fā)、牙齒松動、哮喘、男性性功能減退、婦女習慣性流產(chǎn)等刺激該穴均可達到意想不到的療效。 穴位位置:位于腳內(nèi)踝后三厘米凹陷中, 主治疾?。?nbsp;
1、對各種咽炎都有效,特別是那種常覺得咽喉干燥、腫痛,屬于中醫(yī)上講“腎陰不足”原因引起的咽癥。方法:可一邊按揉一邊做吞咽動作。因為腎經(jīng)的循行經(jīng)過喉嚨“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
2、對生殖系統(tǒng)的諸多疾病相當有效:如女性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陰冷,男性的陽瘺、舉而不堅等。
穴位名稱:涌泉穴 穴位位置:在足底,正坐或者仰臥,翹足,在足底部,當足趾向下卷時足前部的凹陷處,約相當于足底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后2/2交界處。 治療原理:此穴能引氣血下行,因此對高血壓、鼻出血、頭止脹痛、哮喘等氣血上逆之癥有特別療效。此穴敷藥的效果最好。 主治疾病: 一、口腔潰瘍:用吳茱萸粉碎以后用醋調(diào)成糊狀,貼在涌泉穴上,外面再用膠布固定,效果會很好。 按摩禁忌:稍用力此穴好痛感明顯者適宜,若使很大力而痛感不顯,或此穴處皮膚無彈性,一按便深陷不起的,不可用按摩法(會使腎氣更加虛弱),可選用敷藥法
穴位名稱:期門穴 穴位位置:找出巨闕穴,在心窩上端,從左右肋骨相交之處起,往下二指寬處即是巨闕穴。然后,從乳頭往下畫一條平行線,在此線所經(jīng)過的肋骨和肋骨之間,與巨闕穴同樣高度上的,就是期門穴。 穴位名稱:曲泉(合水穴)
穴位位置:屈膝,在膝內(nèi)側(cè)橫紋上方凹陷中。 穴位詳解:曲指肝木(木曰曲直),泉指腎水。肝屬木,腎屬水,水能生木,腎為肝之母,根據(jù)“虛則補其母”的原則,肝之虛癥,可用曲泉補之。 肝虛癥狀:肝虛則易倦乏力,肝虛則陽瘺早泄,肝虛則心恐善驚,肝虛則血虧不孕,肝虛則頭脹眩暈,肝虛則眼花目澀。 主治疾?。鹤钌浦蜗リP節(jié)疼痛,也是降血壓的要穴,還能治療各種溫癥,不論溫寒、溫熱、風溫、溫毒均可選用此穴。 肝主筋,膝為筋之府,曲泉正位于膝關節(jié)部位,所以善治。膝痛曲泉穴必痛,此穴為護膝要穴
穴位名稱:中封穴(經(jīng)金穴) 穴位功能:“中封”是保養(yǎng)人體精血之要穴,為肝經(jīng)金穴,金能克木(克在此處為約束),所以此穴能夠抑制肝火過旺。金有肅降之性,故此穴可能利小便?!澳绺[開則精竅閉”,正是固精之妙法。 穴位位置:在足內(nèi)踝前一寸。 主治疾?。盒垢位稹⒐叹r善治腳軟無力,步履艱難之癥,配合足三里,效果更佳?!夺t(yī)宗金鑒》“中封主治遺精病,三里合炙步履艱?!?/FONT>
穴位名稱:太沖(俞木穴) 穴位位置:在行間上二寸,第一二趾骨結(jié)合部的凹陷中。 獨特功能:肝為人體異常重要的器官,而太沖官尤如保肝護肝的將軍,時時保護著我們的身體,而且是有求必應。當我們感到頭暈腦脹(如高血壓),太沖穴會讓我們神清氣爽﹔當我們感到有氣無力時(心臟供血不足),太沖穴會給我們補充氣血﹔當我們心慌意亂時,太沖穴會讓我們志定神安﹔當我們怒氣沖天時,太沖穴會讓我們心平氣和。它不怒而威,能量無窮。 主治疾?。褐委熓叩淖罴蜒ㄎ弧?/FONT> 陽瘺遺精,太沖能改善。 慢性肝病的調(diào)理,太沖也是首選,同時還治咳喘、感冒和各種炎癥 諸病尋它皆有效,沒事常揉體自安 特效人群:最適合那些愛生悶氣、有淚往肚子里咽的人,還有那些郁悶、焦慮、憂愁難解的人。 使用體會:揉太沖穴,從太沖穴揉到行間,將痛點從太沖轉(zhuǎn)到行間,效果會更好一些。 案例集錦:見上文對失眼“魂不守神”的解釋。
穴位名稱:行間(滎火穴) 穴位位置:在腳的大拇趾和第二趾根部之間的中央起,稍靠近大指趾側(cè)之處,在腳的表面交接處上就是行間穴。 主治疾?。骸皽钪魃頍帷?,行間屬火,為肝經(jīng)的子穴,最善治頭面之火,如目赤腫痛、面熱鼻血等, 最佳方法: 使用體會:施壓,會強痛。肝硬化、脂肪肝和酒精肝則用香煙或艾柱每天炙20欠
穴位中稱:大敦(井木穴) 穴位位置:在足大趾外側(cè)趾甲角旁一分。 主治疾?。褐委燄逇獾奶匦аㄎ??!队颀埜琛贰捌甙沭逇馊〈蠖亍!薄秳儆窀琛贰爸肆T大敦除疝氣?!?/FONT> 最佳方法:此穴用艾灸效果最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