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魚夢龍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古往今來,文學(xué)作品中對美女的詠頌就是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就像今天我們稱美女為“美眉”、“靚妹”一樣,在中國古代詩詞曲賦中,作者筆下的“美女”大多另有所代。這種借代手法的運用,既避免了詞語的直露和重復(fù),也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性、新奇性、凝練性,從而使女性形象更加鮮活生動、美麗多姿。 一、以服飾、化妝品代美女 “紅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馬上石榴裙?!鼻叭藢τ诿琅拇Q,首先是從服飾、化妝品著眼的。因此“紅袖”、“紅裙”、“金釵”、“紅粉”、“粉黛”、“紅顏”、“紅妝”等,在古代詩詞曲賦中都是女子的代稱?!扳O”是婦女固定頭發(fā)用的兩股簪,“黛”是古代女子用來畫眉的青黑色的顏料,類乎現(xiàn)在的眉筆,“紅粉”則是胭脂和鉛粉,這些都是女子的案頭必備之物品,用以代稱女子順理成章?!凹t妝”則是從“裙”、“釵”等具體的服飾到束妝完畢,以整體的盛妝代稱女子。 紅袖 “今夜還先醉,應(yīng)煩紅袖扶。”(唐·白居易《對酒吟》) “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倚江樓?!保ㄌ啤ざ拍痢赌狭甑乐小罚?/p> “紅袖擁門持燭炬,解勞今夜宴華堂?!保ㄌ啤ろn偓《邊上看獵贈元戎》) “綠衣捧硯催題卷,紅袖添香伴讀書。”(清·席佩蘭《壽簡齋先生》) 紅袂 即紅袖。 “清歌且罷唱,紅袂亦停舞?!保ò拙右住肚刂幸鳌の逑摇罚?/p> “臥思陳事暗消魂。羅衣濕,紅袂有啼痕?!保ㄇ笆瘛ろf莊《小重山》) “縞裙紅袂臨江影,青蓋驊騮踏石聲?!保ū彼巍ぬK轍《記歲首鄉(xiāng)俗寄子瞻·踏青》) 翠袖 “翠袖年年寒食淚。為伊牽惹愁無際。”(北宋·王采《蝶戀花》) “紅樓桂酒新開,曾攜翠袖同來?!保ū彼巍り處椎馈肚迤綐贰罚?/p>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南宋·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琵琶馬上再三彈,翠袖朝啼關(guān)塞寒?!保鳌ず尉懊鳌睹麇罚?/p> 紅翠 “紅翠”為“紅衣翠袖”或“紅巾翠袖”的省稱。 “且恁偎紅翠,風(fēng)流事、平生暢。”(北宋·柳永《鶴沖天》) “紅翠斗為長袖舞。香檀拍過驚鴻翥?!保ū彼巍埾取兜麘倩ā罚?/p> 紅裙 “眉黛奪得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保ㄌ啤とf楚《五日觀妓》) “長安眾富兒,盤饌羅膻葷;不解文字飲,惟能醉紅裙?!保ㄌ啤ろn愈《醉贈張秘書》) “歌喚紅裙,酒招青旆。”(南宋·高觀國《踏莎行》) 金釵 和一般指代女性的詞不同,它偏重于特指歌舞之妓,且常與“珠履”并稱。 “競斗草、金釵笑爭賭?!保馈兑拱霕贰罚?/p> “珠履金釵常滿座,問誰人、得似張公子?!保纤巍⒖饲f《賀新郎》) “珠履三千,金釵十二,朝承恩暮賜死。”(元·汪元亨[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歸田》) 紅粉 “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白成灰?!保ㄌ啤だ钌屉[《馬嵬》) “偶發(fā)狂言驚滿座,兩行紅粉一時稀?!保ǘ拍痢侗可袝献鳌罚?/p> “愁眉蹙損愁腸碎。紅粉佳人傷別袂?!保ū彼巍り愐u善《漁家傲》) 粉黛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白居易《長恨歌》) “綺繡張筵,粉黛爭妍?!保ū彼巍べR鑄《綺筵張》) “當(dāng)年粉黛,何處笙簫?”(清·孔尚任《桃花扇》) 紅顏 “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紅顏而弗明。”(東漢·班固《漢書·外戚傳》)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保ㄇ濉莻I(yè)《圓圓曲》)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重籠坐到明?!保ò拙右住逗髮m詞》) “比擬紅顏多薄命,更不如今還有?!保ㄇ濉ゎ欂懹^《賀新郎》) 紅妝 “正見當(dāng)壚女,紅妝二八年?!保ㄌ啤だ畎住督男小罚?/p> “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燒高燭照紅妝。”(北宋·蘇軾《海棠》)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紅妝照汗青?!保ㄇ濉莻I(yè)《圓圓曲》) 二、以玉代美女 “美者顏如玉?!痹讣讶嗣烂踩缬?,以后逐漸用來指代美人。以玉比作美女,一般說來,是取玉石的珍貴、晶瑩、雅潔之意。如“玉顏”、“玉人”、“玉奴”、“玉兒”、“玉姝”、“玉容”、“紅玉”等。 顏如玉 “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保铣骸な捊y(tǒng)《古詩十九首之十二》)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保ㄋ握孀凇秳駥W(xué)歌》) 玉顏 “貌豐盈以莊姝兮,苞溫潤之玉顏。”(戰(zhàn)國楚·宋玉《神女賦》) “曾共玉顏橋上別,不知消息到今朝?!保ò拙右住栋鍢蚵贰罚?/p> “咫尺玉顏,和淚鎖春閨?!保ū彼巍で赜^《江城子》) “早是君心難恃,恨不玉顏先悴?!保ㄇ濉む嵨撵獭吨]金門》) 玉人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保ǘ拍痢都膿P州韓綽判官》) “待月西廂下,迎風(fēng)戶半開,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保ㄌ啤ぴ 睹髟氯逡埂罚?/p> “玉兔玉人歌里出,白云誰似莫相和?!保ㄌ啤べZ島《登田中丞高亭》) “不信樓頭楊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保纤巍ぶx枋得《蠶婦吟》) 璧人 即玉人。 “公坊名場失意,也該有個鐘情的璧人,來彌補他的缺陷?!保ㄇ濉そ鹛祠?曾樸 《孽海花》第四回) 玉奴 “真態(tài)香生誰畫得?玉奴纖手嗅梅花?!保ū彼巍ぬK軾《四時詞》) “樓中子弟皆年少,玉奴行酒吹鸞笙?!保ㄔに_都剌《送友人之金陵》) “呼酒謾撥清愁,玉奴頻勸,兩臉添春色。”(明·陶宗儀《念奴嬌·九日有感次韻》) 玉兒 “喚起玉兒嬌睡覺,半山殘月南枝曉?!保ū彼巍っ琛兜麘倩āの煲锖阃び^梅》) “秋氣著人衣,斗帳玉兒生暈?!保纤巍な⒂选度鐗袅睢罚?/p> 玉娥 “玉娥重起添香印,回倚孤屏。不語含情。水調(diào)何人吹笛聲?!保咸啤ゑT延巳《采桑子》) 玉嬌 “載酒春情,吹簫夜約,猶憶玉嬌香臉?!保纤巍じ哂^國《齊天樂》) 玉姝 “名推顏柳題金塔,飲自燕秦索玉姝?!保ㄌ啤S滔《成名后呈同年》) “玉姝眉黛翠連娟,弄翰閑題小碧箋。”(南宋·陸游《十二月二十八日夜雞初鳴時夢與數(shù)女仙遇賦二絕句》之一) 玉容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白居易《長恨歌》) “遍請玉容歌白雪,高燒紅蠟照朱衣?!保ㄌ啤し礁伞杜憷罾芍幸寡纭罚?/p> 玉面 “織成屏風(fēng)金屈膝,朱唇玉面燈前出”(南朝梁·簡文帝《烏棲曲》) “玉面耶溪女,青蛾紅粉妝。”(李白《浣紗石上女》) “玉面珠珰坐錦車,蟠云作髻兩分梳。”(清·徐柯《過平原有見》) 紅玉 即紅色的玉石?!段骶╇s記》:“趙后體輕腰弱,善行步進退,女弟昭儀不能及也;但昭儀弱骨豐肌,尤工笑語,二人并色如紅玉。”“趙后”指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昭儀”指趙飛燕的妹妹趙合德?!吧缂t玉”是形容其膚色健康而溫潤。 “被郎嗔罰琉璃盞,酒入四肢紅玉軟?!薄#ㄌ啤な┘缥帷兑寡缜罚?/p> “涼簟鋪斑竹,鴛枕并紅玉?!保ㄎ宕ず湍尔溞銉舍罚?/p> “膩香紅玉茜羅輕,深院晚堂人靜,理銀箏?!保ê髸x·毛熙震《南歌子》) “鳴禽破夢,云偏目蹙。起來香腮褪紅玉?!保ㄐ翖壖病稏|坡引》) 三、以蛾代美女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蛾”、“娥”通用,本義指蠶蛾,因其觸角又長又細又彎,故用來形容女子的眉毛,后來成為美貌女子的代稱。又因為古代女子常用“黛”這種青黑色的顏料來畫眉,因而“翠娥”、“青蛾”也隨之成為美貌女子的代稱。以“蛾”作比的有“蛾眉”、“嬌娥”、“翠娥”、“青蛾、“黛蛾”、“雙蛾”等。 蛾眉 “初上鳳皇墀,此鏡照蛾眉。言照長相守,不照長相思。”(南朝梁·高爽《詠鏡》) “蕩子從軍事征戰(zhàn),蛾眉蟬娟守空閨?!保ㄌ啤じ哌m《塞下曲》) “漢使卻回憑寄語,黃金何日贖娥眉?!保ò拙右住锻跽丫罚?/p> “赤腳未安芳斛穩(wěn),娥眉早把橘枝來?!保ㄐ翖壖病短碜咒较场罚?/p> 嬌娥 即“嬌蛾”、“蛾眉”。 “幸因今日,得睹嬌娥。眉如初月,目引橫波?!保ā抖鼗颓釉~·云遙集雜曲集子》) “斜髻嬌娥夜臥遲,梨花風(fēng)靜鳥棲枝?!保鳌ぬ埔睹廊藢υ隆罚?/p> “繡戶珠簾,時露嬌娥半面?!保鳌ち铦鞒酢冻蹩膛陌阁@奇》卷十五) “我的兩個嬌兒呀,兩枝花,未嫁嬌娥,比不上賠錢貨?!保ㄇ濉なY士銓《桂林霜·烈殉》) 翠娥 “翠娥嬋娟初月暉,美人更唱舞羅衣。”(李白《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紅燭臺前出翠娥,海沙鋪局巧相和?!保ㄌ啤埣睹廊藢m棋》) “翠娥南陌簇簇,躡影紅陰,緩移嬌步?!保馈兑拱霕贰罚?/p> “金帶系袍回禁署,翠娥持燭侍吟窗。”(宋·梅堯臣《謝永叔答述舊之作和禹玉》) “多少游人看翠娥,船歸羞和采蓮歌?!保ㄇ濉O枝蔚《采蓮歌》) 青蛾 “紅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馬上石榴裙?!保ㄌ啤ざ艑徰浴稇蛸涄w使君美人》) “花前每被青蛾問,何事重來只一人?!保ǘ拍痢吨氐强啤罚?/p> “爐中百和添香獸,簾外青蛾回舞袖。”(北宋·晏殊《玉樓春》) 黛蛾 “黛蛾陳二八,珠履列三千。”(唐·溫庭筠《感舊陳情獻淮南李仆射》) 雙蛾 即女子的雙眉,也借指美女。 “三千雙蛾獻歌笑,撾鐘考鼓宮殿傾,萬姓聚舞歌太平?!保ɡ畎住洞喝招小罚?/p> “瑤臺傾巧笑。玉杯殞雙蛾。”(唐·陳子昂《感遇》詩之十二) “雙蛾解佩啼相送,五馬鳴珂笑卻回?!保ò拙右住冻陝⒑椭輵蛸洝罚?/p> 四、用表示“美好”的形容詞代美女 1、用含有“佳”“麗”“嬌”“淑”等的詞語代美女 “佳”即美好;“嬌”既有“柔嫩”意,更有“美好可愛”的內(nèi)涵;“麗”、“俠”、“冶”、“嬌”、 “佼”等都是美好之意;若它們連用或交叉使用,則進一步突出、加重了“美好”。 美人 “美人既醉,朱顏酡些。”(戰(zhàn)國楚·宋玉《招魂》) “厚賂珠玉,娛以美人。”(戰(zhàn)國《六韜·文伐》) “美人二八顏如花,泣向春風(fēng)畏花落。”(唐·顧況《悲歌》) “吳國若教丞相在,越王空送美人來!”(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三) 佳人 “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保ā豆旁娛攀住罚?/p>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保ǘ鸥Α都讶恕罚?/p> “佳人自鞚玉花驄,翩如驚燕踏飛龍?!保ㄌK軾《虢國夫人夜游圖》) “右壁箇佳人舉止輕盈,臉兒說不得的搶?!保ń稹ざ庠段鲙浿T宮調(diào)》卷一) 佳麗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保ò拙右住堕L恨歌》) “楊柳映春江,江南轉(zhuǎn)佳麗?!保ㄌ啤ご迖o《題豫章館》) “佳麗新妝罷,含笑折芳叢?!保骸U泉《詠嗇薇》) “寵佳麗,算九衢紅粉難比。”(柳永《尉遲杯》) 佳俠 即佳麗,美人。 “佳俠函光,隕朱榮兮?!保ò喙獭稘h書·外戚傳》) 麗人 “俯則末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于巖之畔?!保ㄈ龂骸げ苤病堵迳褓x》)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保ǘ鸥Α尔惾诵小罚?/p> “麗人綺閣情飄飖,頭上鴛釵雙翠翹。”(唐·韋應(yīng)物《橫吹曲辭·長安道》) 嬌艾 “艾”是美好的意思,“嬌艾”是指年輕美麗的女子。 “受千人笑罵,積了些金帛,娶了些嬌艾。”(孔尚任《桃花扇·逃難》) 嬌冶 原指艷麗、妖媚,后指美女。 “綠林此日逢嬌冶,紅粉如今遇險危。”(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八) 嬌姿 “展轉(zhuǎn)自尋思,定要娶嬌姿。”(元·無名氏《玉清庵錯送鴛鴦被》第二折) “三般兒寄語嬌姿。昏迷著無明無夜,凄涼得半生半死。團圓是何日何時?!保ㄔ健断驽び兴洝罚?/p> 嬌娃 既指美人又指少女。 “宮館貯嬌娃,當(dāng)時意太夸。”(唐·劉禹錫《館娃宮》) “上客長謠追楚些,嬌娃短舞看胡旋,崇桃積李自年年?!保纤巍だ畋凇朵较场罚?/p> “可憐我這沒照覷的嬌娃,早唬的來手兒腳兒軟剌答?!保ā队袂邂皱e送鴛鴦被》第二折) 嬌娘 “東家嬌娘求對值,濃笑書生作唐字?!保ㄌ啤だ钯R《唐兒歌》) “收拾草鞋行遠路,安排包裹送嬌娘”。(元·高明《琵琶記·尋夫》) “這嬌娘恰便似嫦離月殿,神女出巫峽?!保ㄔ碳督疱X記》第一折) 嬌姝 “娘子莫是東鄰幼女,北舍嬌姝,表情蕩漾,游戲於茲?!保鳌ぶ煊袩酢讹L(fēng)月牡丹仙》第一折) “這的是艷晶晶霓裳曲里嬌姝,裊亭亭翠盤掌上輕軀?!保ㄇ濉ず樯堕L生殿·神訴》) 嬌媚 “斗室中,莫暢襟懷;隨喜處,易親嬌媚。”(清·李漁《慎鸞交·訂游》) 嬌倩 “嬌”為嬌小可愛,“倩”為美麗。 “虛蠹春華,為誰容改芳徽,魂飛嬌倩?!保纤巍り愒势健哆^秦樓》) “想念西樓嬌倩,生死相期,一朝打散如浪萍?!保ㄇ濉ぴ诹睢段鳂怯洝ぶ巍罚?/p> 淑女 指賢良美好的女子。 “關(guān)關(guān)睢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睢》) “若能如執(zhí)盈,如臨深,則皆為端士淑女矣?!保ㄌ啤せ矢γ丁度げ斤w煙》) “年少書生,工容淑女,雙雙奇事堪夸?!保鳌o名氏《贈書記·家門始末》) “如今有個內(nèi)相人家,養(yǎng)著兩位淑女,都有傾城之色?!保ㄇ濉だ顫O《慎鸞交·卻媒》) 淑媛 淑,善也。媛,美女也?!笆珂隆眲t美善得兼。 “蓋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于淑媛?!保ú苤病杜c楊德祖書》) “秀才軒裳令胄,金玉奇標(biāo),既富春秋,又潔操履,斯實淑媛之賢夫也。”(唐·皇甫枚《三水小牘·王知古》) “我也曾向蘭房訪麗娟,我也曾倩蜂媒求淑媛?!保鳌と~憲祖《鸞鎞記·探婚》) 佚女、逸女 佚,美也?!耙菖蓖柏?,逸字兼“超絕”意。 “望瑤臺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之佚女?!保ā冻o·離騷》) “時卷瑤臺翠帳,乍動佚女輕衣?!保铣骸ど蚣s《擬風(fēng)賦》) “初累棄彼虙妃兮,更思瑤臺之逸女”。(班固《漢書·揚雄傳》) “惟玄媛之逸女,育明曜乎皇庭?!保ㄎ骸钚蕖渡衽x》) 嬋娟 形容姿態(tài)曼妙優(yōu)雅,后用來指美女,又可代指月。 “嬋娟二八正嬌羞,日暮相逢南陌頭?!保ㄌ啤?quán)德輿《玉臺體》之二) “羅綺叢中,偶認舊識嬋娟?!保馈队窈罚?/p> “青鎖畔,繡緯前,少個嬋娟,酬不了少年愿?!保ㄔゑR致遠《新水令·離別》) “一帶妝樓臨水蓋,家家分影照嬋娟?!保鳌た咨腥巍短一ㄉ取鞲琛罚?/p> 佼人 “佼”也還是“美好”,“佼人”一作“姣人”,亦指美女。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詩經(jīng)·月出》) 良人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詩經(jīng)·唐風(fēng)·綢繆》) 2、用含“妖”的詞語代美女 妖,古稱一切反常怪異的事物或現(xiàn)象,或指裝束、神態(tài)不正派。此處作媚、艷麗之意。以含“妖”的詞語代美女的有妖嬈、妖女、妖姬、妖艷、妖冶等。 妖嬈 亦作“妖饒”,形容嫵媚多姿,又指嬌媚的女子。 “他時未知意,重疊贈妖嬈?!保ㄌ啤だ钌屉[《碧瓦》) “珠箔金鉤對彩橋,昔年與于見妖嬈?!保ㄌ啤赝ン蕖稇颜渲橥ぁ罚?/p> “桂山留上客,蘭室命妖嬈。”(唐·法宣《和趙郡王觀妓應(yīng)教詩》) “主翁若也憐幽獨,帶取妖饒上玉宸?!保纤巍埿⑾椤耳p鴣天》) 妖女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保ㄈ龂骸げ苤病睹计罚?/p> “妖女褰帷去,躞蹀初下牀。”(南朝梁·何遜《嘲劉諮議》) 妖姬 多指妖艷的侍女、婢妾。 “念我平居時,郁然思妖姬。”(三國魏·阮籍《詠懷》之五一) “妖姬坐左右,柔指發(fā)哀彈。”(唐·韓愈《齷齪》) “妖姬臉?biāo)苹ê叮駱淞鞴庹蘸笸ァ!保铣り惡笾鳌队駱浜笸セā罚?/p> 妖艷 “京洛多妖艷,馀香愛物華?!保ㄋ濉けR思道《美女篇》) “惑妖艷以喪其命,因醇酎以亡其身?!保ㄋ巍ぱ诱取杜f五代史》) 妖冶 形容艷麗,也指艷而不正。 “鼙鼓協(xié)吹,竽籟應(yīng)律,金石合奏,妖冶邀會?!保h·張衡《七辯》) “京室多妖冶,粲粲都人子?!保〞x·陸云《為顧彥先贈婦》之二) “若夫王孫公子…陳妖冶以娛心,湎醽醁以沉醉?!保〞x·葛洪《抱樸子·崇教》) 3、用含“姝”的詞語代美女 “姝”,形容女子容貌美麗?!蹲至帧纷ⅲ骸版?,好貌也?!币院版钡脑~語代美女的有姝麗、名姝、明姝、姝好、姝子、妍姝等。 姝 “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陌上?!罚?/p> 姝麗 “取次梳妝,尋常言語,有得幾多姝麗?!保馈队衽畵u仙佩》) “鬢惹烏云,裙拖湘水,誰家姝麗。”(宋·萬俟詠《醉蓬萊》) “抵家,母睹姝麗,驚問為誰。生以姨女對?!保ㄇ濉て阉升g《聊齋志異·嬰寧》) 名姝 即著名的美女。 “載在相位多年……名妹異樂資貨,不可勝計?!保ㄎ宕髸x·劉昫《舊唐書·元載傳》) 明姝 “乃知漢地多明姝,胡中無花可方比?!保ɡ畎住队陉D采花》) 姝好 “時帝歲遣使采擇天下姝好,內(nèi)之后宮,號花鳥使?!保ū彼巍に纹?、歐陽修等《新唐書·文藝傳中·呂向》) 姝子 “茂陵姝子皆見求,文君歡愛從此畢。”(李白《白頭吟》) 妍姝 “爭得一人聞此怨,長門深夜有妍姝?!保ㄌ啤⒌萌省堕L門怨》) 五、用仙女、人名或植物名代美女 “有多少天仙玉女?!惫艜r常用仙女或貌美的女子名泛指美女?!盃幦缥医庹Z花?”古時常用植物尤其是用花代稱美女。如稱美女為“名花”,美女有了婆家或意中人曰“名花有主”。直到今天,我們還在稱社交場合中活躍美麗的女子為“交際花”,稱學(xué)校中最漂亮的姑娘為“校花”,稱以美貌作擺設(shè),沒有多少真才實學(xué)的女子為“花瓶”,都是取了“花”的相似點或引申義。 仙子 原指仙女,后比喻容顏姣好的女子。 “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保ò拙右住堕L恨歌》) “滿街芳草卓香車,仙子門前白日斜?!保ㄇ笆瘛ろf莊《春陌》) “物華空有舊池塘,不逢仙子,何處夢襄王?”(五代·閻選《臨江仙》) 虹女 據(jù)南宋曾慥在《類說》中記載:首陽山有晩虹,下飲溪水,化為女子。明帝召入宮,曰:“我仙女也,暫降人間?!钡塾菩遥须y色,忽有聲如雷,復(fù)化為虹而去。后人從此便用“虹女”代稱美人。 “水天虹女忽當(dāng)門,午光穿漏海霞裙?!保ㄔ罹S楨《花游曲》) 玉女 此代稱來自于蕭史弄玉的故事?!读邢蓚鳌ぞ砩稀な捠贰吩疲骸笆捠飞拼岛崳鼬P鳴。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鳳樓,教弄玉吹簫,感鳳來集,弄玉乘鳳、蕭史乘龍,夫婦同仙去?!薄坝衽庇谑浅蔀橄膳拇Q,再后來又逐漸成為年輕美女的代稱。 “到晚后乘龍車鳳輦,去三十六宮二十四苑閑游,有多少天仙玉女?!保ㄋ巍o名氏《大宋宣和遺事》) “樂奏簫韶花燭夜,風(fēng)流玉女才郎?!保ㄋ巍o名氏《臨江仙》) “看雙美,郎君俊秀,玉女更宜家。”(宋·無名氏《滿庭芳》) 巫娥 原指傳說中的巫山神女,后泛指美女。 “勸不醒癡迷楚子,直要娶薄幸巫蛾?!保ㄔ讹L(fēng)雨像生貨郎擔(dān)》) “傾城傾國 越 西子 梨梨棗棗,行云行雨 楚 巫娥 暮暮朝朝。”(元·張可久《折桂令·贈歌者秀英》) 玉真、玉妃 原指仙女或楊貴妃,后泛指美女。 “池塘水綠風(fēng)微暖,記得玉真初見面?!保ū彼巍り淌狻赌咎m花》) “玉真能唱朱簾靜,憶上雙蓮池上聽。”(北宋·晏幾道《木蘭花》) “鰲山燈月照人嬉,宣德門前萬玉妃?!保纤巍ね粼俊对街莞琛罚?/p> 西施 即“西子”,當(dāng)年越王勾踐敗于會稽,范蠡娶西施獻給吳王夫差,使其迷惑而忘政。越滅吳后,范蠡攜西施泛五湖,逃之夭夭。后來西施就泛指所有美女。 “西施且一笑,眾女安得妍?!保ㄌ啤ろf應(yīng)物《廣陵遇孟九云卿》)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保ㄌK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麗姬、麗娟 前者被莊子譽為“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的美女,后者因“玉膚柔軟,吹氣勝蘭”為漢武帝寵愛,后皆泛指美女。 “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先秦·莊周《莊子·齊物論》) “帝所幸宮人,名麗娟,年十四,玉膚柔軟,吹氣勝蘭?!保|漢·郭憲《漢武洞冥記》) “封矦志愿何時畢,多用黃金取麗娟?!保ㄇ濉O枝蔚《無題次彭駿孫王貽上韻》之四) 謝娥 謝家美女。亦泛指大戶人家的美女。 “商山驛路幾經(jīng)過,未到仙娥見謝娥。”(唐·韓琮《題商山店》) “西子去時遺笑靨,謝娥行處落金鈿?!保f莊《嘆落花》) “翡翠屏開繡幄紅,謝娥無力曉妝慵?!保咸啤埫凇朵较场罚?/p> 碧玉 原為人名,姓劉,《通典·樂典》稱,碧玉是晉宗室汝南王司馬義的姬妾,出身平常人家,汝南王寵愛過甚。后以“小家碧玉”稱小戶人家的美貌少女。 “西施漫道浣春紗,碧玉今日斗麗華?!保ㄌ啤とf楚《五日觀妓》) “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感郎千金意,慚無傾城色?!保ü弧稑犯娂で迳糖o·碧玉歌二》) “小家碧玉鏡慵施,趙娣停燈臂支粟?!保鳌し段娜簟而x鴦棒·慕鳳》) 嬌嬈 一作“嬌饒”,原為美人名,后代稱美女。 “細馬時鳴金騕褭,佳人屢出董嬌嬈?!保ǘ鸥Α洞喝諔蝾}惱郝使君兄》) “宋玉愁空斷,嬌嬈粉自紅?!保ㄌ啤だ钯R《惱公》) “一自遇嬌嬈,相思日夜熬?!保鳌ど蝣L《雙珠記·助惡除奸》) “那一隊嬌嬈,十車細軟,便是俺的薄薄宦囊?!保咨腥巍短一ㄉ取ぬ与y》) 窈娘 “窈娘”本為女子名,為唐武則天時左司郎中喬知之婢女。窈娘貌美,善歌。后為武承嗣所奪。喬知之憤痛成疾,作《綠珠篇》以諷。窈娘得詩,悲惋自殺。后借指美女。古來“窈窕”和“窈窕娘”均指美女。 “暫沾朝露領(lǐng)朝陽,鏡里朱顏似窈娘?!保ㄇ濉そ疝r(nóng)《兔垸之陰有野花色如退紅每迎朝陽而開惜未及日昃則飄謝矣因成》) “曲房有窈窕,空白事眉額?!保ㄋ巍っ穲虺肌峨[堂》) “霧鬢云環(huán)窈窕娘,繡球打中狀元郎?!保ㄔりP(guān)漢卿《裴度還帶》第四折) 花 “嬌花巧笑久寂寞,娃館苧蘿空處所?!保ò拙右住赌奚延鹨赂琛罚?/p> “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燒高燭照紅妝。” (北宋·蘇軾《海棠》) 海棠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fā)對紅妝。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保ㄌK軾嘲笑好友詞人張先的調(diào)侃之作,據(jù)說張先在80歲時娶了一個18歲的小妾?!袄婊ā敝傅氖前装l(fā)的丈夫,“海棠”指的是紅顏少婦) “二八佳人七九郎,蕭蕭白發(fā)伴紅妝。扶鳩笑入鴛幃里,一樹梨花壓海棠?!保ㄇ濉⑼^《在園雜志》) 解語花 據(jù)五代后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葉白蓮數(shù)枝盛開,帝與貴戚宴賞焉。左右皆嘆羨久之,帝指貴妃示于左右曰:“爭如我解語花?”自此,“解語花”成了善解人意的美女的代稱。 “清肌瑩骨能香玉,艷質(zhì)英姿解語花?!保纤巍ぺw彥端《鷓鴣天》) “他是一片生香玉,他是一枝解語花。”(元·喬孟符《金錢記》第一折) “嬌羞花解語,溫柔玉有香?!保ㄔね鯇嵏Α段鲙洝罚?/p> 國色天香 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形容儀態(tài)萬方的美麗女子。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保ㄌ啤だ钫狻赌档ぴ姟罚?/p> “你每凡胎肉眼,怎得見國色天香。你看那女子,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明·汪道昆《洛水悲》) “值十娘梳洗方畢,纖纖玉手......果是國色天香。”(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雖非國色天香艷,秀目修眉櫻口鮮?!保ㄇ濉で镨毒l(wèi)石》彈詞) 六、用“夸張”的手法稱極品美女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極品美女的殺傷力可見一斑。古時極言美女俏麗的近于“夸張”修辭格的別稱有“花魁”、“尤物”、“上色”、“殊色”、“絕色”、 “國色”、“驚鴻”、“絕代佳人”、“傾國”、“傾城”等。 花魁 原意為百花的魁首,喻指絕色佳人。 “這些富豪公子,慕其容貌,都備著厚禮求見,……弄出大的名聲來,不叫她美娘,叫她做‘花魁娘子”’。(明·馮夢龍《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 “小道該死,冒犯花魁,可憐見小道則個?!保铦鞒酢冻蹩膛陌阁@奇》卷三一) 尤物 尤,異也,“突出”的意思。尤物,是指“容貌艷麗的女子、特別漂亮的女人”或“珍貴的物品”。 “脂膚荑手不牢固,世間尤物難留連。”(白居易《真娘墓》) “但是好花皆易落,從來尤物不長生?!保ㄌ啤⒂礤a《和楊師皋給事傷小姬英英》) 上色 “上”即上等、上品。“上色”即美女。 “舞燕趙之上色,激河淇之名謳。”(南朝梁·江淹《山中楚辭》) 殊色 “殊”即出眾。“殊色”指特別美麗的女子。 “見有婦人,牧羊于道畔。毅怪觀之,乃殊色也”。(唐·李朝威《柳毅傳》) “珠市者,間有殊色?!保ㄇ濉び鄳选栋鍢螂s記》序) 絕色 “絕”為極度和獨特意,“絕色”亦指極美的女子。 “常與愛姬四人,皆振古絕色:一名朝姝,二名麗居,三名洛珍,四名潔華?!保|晉·王嘉《拾遺記》) “(王嬙)生得光彩射人,十分艷麗,真乃天下絕色?!保ㄔゑR致遠《漢宮秋》第一折) 國色 指有絕頂出眾的美貌、冠絕一國的女子。 “驪姬者,國色也。”(戰(zhàn)國齊·公羊高《公羊傳·僖公十年》) “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保ㄎ鲿x·陳壽《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驚鴻 原指驚飛的鴻雁,比喻美人體態(tài)輕盈,后作美女的代稱。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保纤巍り懹巍渡驁@》) 絕代佳人 絕代,當(dāng)代獨一無二;佳人,美人。即當(dāng)世無雙的美女。 “絕代佳人,曾一笑、傾國傾城?!保ㄋ巍ば翖壖病稘M江紅》) “絕代佳人淑且真。雪為肌骨月為神。”(南宋·張孝祥《浣溪沙》) 傾國傾城 “傾國”原意是極言美女之害足以傾覆國家,后多用“傾城傾國”稱絕世美女。 “傾國傾城恨有余,幾多紅淚泣姑蘇。”(唐·薛昭蘊《浣溪沙》) “傾國傾城恨無語,彩鸞祥鳳來還去?!保◤埿⑾椤兜麘倩ā罚?/p> 傾國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班固《漢書·外戚傳》)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長恨歌》)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保ɡ畎住肚迤秸{(diào)》) 傾城: “巧笑知堪敵萬幾,傾城最在著戎衣。”(唐·李商隱《北齊》) “繡簾高卷傾城出,燈前瀲滟橫波溢?!保ㄌK軾《菩薩蠻》) “傾城迷下蔡,容好結(jié)中腸?!保ㄈ龂骸と罴对亼言姟罚?/p> “三載羈囚,歸把傾城相借,得報吳讎。”(明·梁辰魚《浣紗記·家門》) 這些借代,使用了與女性相關(guān)的事物來描述和稱呼美女,使語言更加形象凝練、委婉含蓄,使女性形象更加鮮活生動、妖嬈嫵媚,使讀者更加印象深刻、浮想聯(lián)翩。 |
|
|
來自: 創(chuàng)意大白菜 > 《雜七雜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