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樸學醫(yī)筆記:羅大倫《這才是中醫(yī)》之薛立齋之四 十一、天胞瘡===荊防敗毒散加黃芩黃連 毛紀,毛閣老,《聊齋志異》之《姐妹易嫁》之原型。其孫病,天胞瘡(兒童傳染病,身上起大水泡,也叫膿包瘡,傳染性強)。 薛立齋:“發(fā)熱脈數(shù)”,熱證。 處方:荊防敗毒散加黃芩黃連。 荊防敗毒散===敗毒散加荊芥、防風,外用黃金散(滑石、甘草)。 敗毒散===錢已所創(chuàng)。 組成:柴胡、前胡、川芎、枳殼、羌活、獨活、茯苓、桔梗、人參、甘草。 主治:外感風寒毒邪,體內水濕。 羌活獨活==祛風散寒,羌活偏于上,獨活偏于下。 川芎==血中氣藥,直入血分,清除風邪。 前胡柴胡==散風寒。 桔梗==上行。 枳殼==下行。 枳殼桔梗===“枳桔散”,疏散胸中氣機,清氣上升,濁氣下降。 荊芥防風==荊芥發(fā)汗,清血中之外邪,配合溫藥,散寒解表;配合涼藥,辛涼解表。防風解表,散骨肉之風邪。 喻嘉言擅用敗毒散,治療痢疾,稱為“逆流挽舟”法。 十二、玉莖腫痛===小柴胡湯送服蘆薈丸 閣老靳貴之子,玉莖腫痛。 御醫(yī):下焦有熱,水熱互結,服五苓散等藥不效。 薛立齋:“左關弦數(shù)”,病自肝經,肝經積熱而成,需源頭治療。 處方:小柴胡湯送服蘆薈丸(青黛、蘆薈)。 一服勢去三四。 再服頓愈。 十三、小便自遺===犀角散、逍遙散 閣老靳貴之妻,胸脅脹痛,繼而四肢不聽使喚,自汗,稍動大汗出,如同水澆,且“小便自遺”、 薛立齋:左手三部脈洪數(shù)。肝脈尤重。臉色、眼睛紅色,臉時發(fā)青,肝經有病。 胸乳脹痛==肝經血虛,肝氣郁結。 四肢不聽使喚==肝經血虛,不能濡養(yǎng)經脈。 自汗==肝經有熱,津液妄行。 小便自遺==肝經熱,陰挺失職。 處方:犀角散。 四副,病愈。 加味逍遙散調理。 后再生氣,復病。加味逍遙散合歸脾丸。 歡迎師友指點:qq:2524630552 群:203490642 2013053121:13于隨緣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