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腎那點事!
文章來源:網(wǎng)絡 編輯:慕凌佛畫堂
有個朋友托我和家里的老人聊聊健康方面的問題,而我正好最近事多,走不開,好不容易湊了個大家都方便的時間,把他的母親請到了我的辦公室。 阿姨一進門,辦公室就彌漫開新年的氣氛——一個語速很快的老人,聲音又脆,就象一掛掛鞭炮在耳邊炸響,好過癮!有時候,一個開朗的人真的很有感染力。大家歡聲笑語,樂開了懷。 正巧另一個朋友打電話來,說前一天有位鄰居,深受“丹毒”(南京人叫:連瘡腿)之苦,向我求救,我當時讓這個朋友轉告患者,先按“太溪”和“復溜”,才按了兩天,開始消腫了,朋友特地打電話來道謝的。 接完電話,禮貌性地把事情略說了一遍,沒想到引起阿姨強烈的共鳴:“是的呀,我也剛剛得了‘連瘡腿’,才好?!?span> 說著,阿姨快速地卷起褲腿,給我們看小腿上還沒好全的樣子:“這鬼東西可害死人了,看了好多醫(yī)生,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都不容易好,前前后后化了幾個月的時間,上個月,正好我們老年舞蹈團請的外地老師來,我去接……” 阿姨的連珠炮讓我們都接不上嘴。 “一瘸一拐就去接人,和團里的其他幾個人……后來好不容易把人送走了,腿上反而犯得更嚴重了。這可怎么辦呢?后來,人家介紹我用了一種膏藥,還真不錯,叫什么來著?……不過還是沒好利索。” “再后來,聽別人講,另外一種膏藥特別不錯,我就換了這種來用,結果一用,就好了,你們看……” “阿姨,那你用的那個膏藥到底是什么呀?”好不容易插上一句。同事特有成就感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 “什么名字我不記得了。不過它上面有磁石,一貼就好了?!?span> “那您貼哪兒的呢?”…… 我一看,阿姨歪打正著,正好貼的就是“太溪”和“復溜”!磁石貼在上面,作用和用手直接按摩相當。而“連瘡腿”的發(fā)病區(qū)就在腎經(jīng)的區(qū)域,按摩腎經(jīng)的這兩個重要穴位,補了腎,自然就使“連瘡腿”的癥狀緩解了。 這才把話題轉到補腎上來。 老百姓都知道:腎為先天之本。就譬如一棟建筑物,地基扎實肯定是很重要的。 就拿北方人的體質(zhì)和南方人的體質(zhì)來說:腎在北方,主水,主骨,主髓,黑色,其谷為豆……所以北方才有黑土地,盛產(chǎn)豆類,北方人的體格也要健壯得多。南方人(尤以西南為甚)則以大米為主食,米從稻來,稻為肺谷,肺主皮毛,所以南方人的皮膚普遍好于北方。 腎氣足,身體棒。從某些方面來說,腎確實對身體的重要性不容小覷。說它是身體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不算過分吧?!寫完這句話,自己猶豫了半天,心為君主之官,好象還要重要些,就不連心在內(nèi),脾胃、肝膽、肺……又有哪個不是最重要的呢?應該是缺一不可的關系吧?!心肝脾肺腎,缺一不可。 當一個人腰膝酸軟、乏力、盜汗、耳鳴、脫發(fā)等癥狀出現(xiàn)的時候,我們就認為這個人該補腎了。其實,腎的問題遠沒有這么簡單。 在云南,有些人被蛇咬了以后,會有當?shù)氐睦芍杏盟幇焉叨究刂谱?。但是,很多人雖無性命之虞,卻老是傷口化膿,總也除不了根。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這些郎中在養(yǎng)病人呢,只要不除根,病人就老得來換藥,自然就有額外的收入了。了解了腎的問題,很好辦:忌鹽!傷口很快就愈合了。腎者,其味咸,其嗅腐…… 還有就是骨頭的問題,每每有人和我談到補鈣和骨頭的問題,我都要提醒他:腎主骨、腎主髓……與骨頭最有關聯(lián)的一定是腎。 大概十年前,在成都,幫一個朋友做了個關于糖尿病的電臺講座,重點講糖尿病的防治和朋友代理的當時國內(nèi)唯一藥準字號的蜂膠對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就是那種被很多人不齒的電臺里賣產(chǎn)品的講座。因為對朋友的為人和對產(chǎn)品的了解,整整講了好幾個月才回來。期間,有位老人不停地打電話來,詢問相關問題,并說要來買產(chǎn)品,還要求我一定要在。 后來的一天下午,來了一位年輕人,進門就自報家門,說是老人的“兒”(后來才弄清楚,其實是女婿),并且很不以為然地告訴我:他是成都某大醫(yī)院的主治醫(yī)生,對我說的并不信任,只是老人逼著才來的。 然后,以更加輕蔑地口氣說:其實,不管說得真假都沒關系了,老人根本就是骨癌晚期,醫(yī)院已經(jīng)下了通知了,還有一個星期。只是老人自己不知道,一直以為自己僅僅是糖尿病罷了(原先就有糖尿?。?。所以,就買一個星期的‘安慰劑’吧。 我被他的態(tài)度著實刺激了一把。加上當時也許是年輕氣盛,還真有點炫技和挑戰(zhàn)其態(tài)度的意思在里面,也可能深層里,更想證明我不是個道德敗壞、弄虛作假的人。就堅持讓他買一個月用量的蜂膠(蜂膠不僅有調(diào)節(jié)血脂、血糖的作用,還有廣譜抗菌和抗腫瘤的作用,并且當時在江蘇省中醫(yī)院正臨床用于肝癌的治療。),要求一個星期吃完。當時也有點有恃無恐,因為老人是指定他來買產(chǎn)品的,不怕他急。 同時,和朋友商量,贈送一個月量的藥準字號的花粉片,也是要求他給老人一個星期吃完。朋友倒是很樂意,畢竟人家來買一個星期的產(chǎn)品,變成了一個月的量,多賣了不少,送點不太值錢的花粉也可以。年輕人是真被我給逼急了:“花粉不是給女同志吃了美容的嗎?干嘛讓‘老頭’吃這個呀?”(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我一直沒弄懂為了安慰老人肯花這么多時間、精力和金錢的這么孝順的年輕人,怎么總是稱呼老人為‘老頭’,包括后來和我聯(lián)系,也沒好意思問。) 我找出《本草綱目》的譯本,給他看:花粉,溫補腎虛…… 然后解釋給他聽:很多人知道花粉是可以吃的化妝品。確實是這樣,花粉含美容的成分,會使人面色紅潤。而且,花粉是自然界營養(yǎng)最豐富的物質(zhì),能改善體質(zhì)。如果從蜜蜂的角度來說,就不是這么簡單了。蜂蜜和蜂王漿是給雌性蜜蜂吃的食物,而吃花粉長大的非受精卵,長大后就成為雄蜂,且一生以花粉為食,其唯一的社會功能就是與蜂王交配。從“相應”(中醫(yī)最樸素的理論基礎之一)的角度來說,花粉同樣適合男人。前列腺用藥最著名的品種“普樂安”(前列康的藥品名),就是純的花粉片。而且,對老人來說,溫補腎虛才是最安全的…… 年輕人一頭霧水(在西醫(yī)里,沒人會認為骨疾病與腎有任何關聯(lián)。):“那和‘老頭’有什么關系???” 腎主骨、腎主髓……我又給他講了骨頭和腎的關系。 最后,年輕人在疑疑惑惑地回去之前還不甘心:這些東西對‘老頭’真的會有用?我笑了笑,只是堅定地告訴他:“下個星期看吧。” …… 一個星期后的一天,好象還是下午,可能正好他下了班吧,年輕人滿面春風地來找我:程先生,真想不到,‘老頭’自己能坐起來了,也沒原來那么疼了。然后又在朋友那買了一個月的產(chǎn)品。就這樣給老人一直服用了下去…… 直到我回了南京,年輕人還打電話來告訴我:過年的時候(距我從成都回來,不過一個多月),‘老頭’能自己從臥室走到廚房了。太好了!可能恢復正常的生活只是遲早的事了。 再后來,因為忙,我也沒再多過問。不過對老人來說,補腎確實在其骨腫瘤的恢復中起了關鍵的作用。當然,幸運地是有了老人的“兒”,真為老人有個這么孝順的“兒”而高興。 回到腎主骨、腎主髓……來說,髓與腦相通,腎虛對思維能力的影響也很大,有些年輕人有自慰的習慣,常常引起的后果就是身體虛弱和思維能力的下降。有的青春期的孩子甚至因此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真的值得家長們注意。反過來說,補好了腎,對學習能力的改善和強壯身體都有莫大的幫助。 還有,女孩子十之八九愛看恐怖片、恐怖小說,不好,傷腎。中醫(yī)和西醫(yī)最大的區(qū)別就在這,西醫(yī)只研究生理改變,而中醫(yī)就情志對人的影響有深刻的理解,要不也不會象前面說的,把“心”列為君主之官了(詳見《“病”釋》一文)。‘東方怒、南方喜、中央思、西方憂、北方恐’。我們就要想一想,怒傷肝,肝為木,木在東方,肝火旺的人脾氣大漲、急躁。這些都是我們知道的并能感受到它們是互相影響的。腎為水,在北方。恐懼過多對身體會不會造成負面的影響?尤其是腎?! 從中醫(yī)或者很多自然醫(yī)學的角度,養(yǎng)性就是修身。對自身德行的培養(yǎng)是保證身體狀態(tài)平衡的基礎。身和心是一個人的一體兩面,身體健康心也就平和了,心寬廣、德行高尚,身體自然會綻放出耀人的光輝。 好了,來簡單地說說補腎吧。 不論怎樣,大道至簡。補腎也沒有很多人想的那么復雜。只要掌握了一條:補的概念不是單純的加法,絕不是越多越好,平衡最重要。就象很多人知道的,微咸入腎,過了就傷腎了。一樣,豆制品補腎,而當腎出現(xiàn)了器質(zhì)性病變的時候,豆制品就是毒藥了。 “ 豆為腎谷?!睘槭裁茨兀烤褪且驗槎棺娱L得象腎,長的象個縮小的“腰子”。(相應)很多人有喝牛奶的習慣,我都會建議換成豆?jié){,補腎即是補鈣(腎主骨、腎主髓),如果不習慣它的味道,也可以一半牛奶一半豆?jié){,就很好了。 有人會選用枸杞來做補腎之用,也有一定作用。畢竟,很多時候我們稱枸杞為枸杞蛋嘛。 腎為水,為黑色……所以,黑色食品都入腎。
民間有用黑芝麻拌鹽來做補腎之用,效果很好。就是外面賣的黑芝麻,可以炒熟,稍加一點點鹽,每天吃一點(可碾成末,當鹽撒在飯上吃,每天一兩左右足矣)。比之豆類效果要來得明顯。 還有前面提到過的花粉(無論什么花粉都行),和黑芝麻一樣,溫補腎虛。很好很安全。
《中藏經(jīng)》曰:“腎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外通于耳?!?span> 腎開竅于耳。所以不少腎虛的人有耳鳴、耳聾的癥狀。在古代,有人認為耳朵可以對應人的全身,后來發(fā)展出專門的“耳診”。民間更有“扎個耳環(huán)等于掛個藥壇”的說法,就是把耳看作倒置的胎兒(胎兒在母體內(nèi)的樣子),而扎耳環(huán)的地方就對應于人的眼睛。 中醫(yī)認為,醫(yī)治腎臟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經(jīng)常關注雙耳,揉捏搓彈,可起到健腎壯腰、養(yǎng)身延年的作用。 可以雙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推摩,直至耳輪充血發(fā)熱。然后,兩手分別輕捏雙耳的耳垂,再搓摩至發(fā)紅發(fā)熱。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讓耳垂彈回。 每天做個兩三次,每次三分鐘就可以有明顯的補腎之效。 “鳴天鼓”也是傳統(tǒng)的強腎健腦的方法,就是用兩手掌掩兩耳廓,手指托后腦殼,用食指壓中指彈擊24下,可聽到“隆隆”之聲。
“叩齒吞津保健法”是傳統(tǒng)中醫(yī)重要養(yǎng)生術之一。在任何重要的養(yǎng)生典籍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古人認為齒健則身健,身健則長壽。據(jù)文獻記載,一千四百年前梁武帝時的醫(yī)家陶弘景 ,年過八旬,身體健壯,他的主要健身方法就是叩齒法,他認為“齒為筋骨之余” ,叩齒則會筋骨健壯 ,精神爽快。唐代名醫(yī)孫思邈主張“清晨叩齒三百下”。明朝有位長壽者叫冷謙 ,史載活了一百五十歲,他的長壽經(jīng)驗就是 “每晨睡醒時 ,叩齒三十六遍。”宋朝大詩人蘇東坡也有叩齒健身的習慣 ,他曾說:“一過半夜 ,披上上衣面朝東南 ,盤腿而坐 ,叩齒三十六下 ,當會神清氣爽。”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最久、壽命最長的皇帝,他的長壽秘訣之一也是“齒宜常叩”。 叩齒:早晨醒來后,先不說活,心靜神凝,摒棄雜念。全身放松。口唇徽閉,心神合一,閉目,然后使上下牙齒有節(jié)奏的互相叩擊,鏗鏘有聲。一般以36次為佳。力度可根據(jù)牙齒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 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叩齒健腎的機理有二:一是“齒者,腎之標”(《雜病源流犀燭·口齒唇舌病源流》),由腎中精氣所充養(yǎng),腎中精氣充沛,則牙齒堅固而不易脫落;腎中精氣不足,則牙齒易于松動,甚至早期脫落。牙齒是否健康是腎健康與否的標志之一,叩齒能健齒、充腎精,故可健腎。二是腎“在液為唾”,唾為口津,是唾液中較稠厚的部分,叩齒催生唾液,是謂“金律”,又稱“玉液”?!敖颉蓖ㄓ凇熬保瑸槟I精所化,咽而不吐,有滋養(yǎng)腎中精氣的作用,故可健腎。
從理論上來說,冬天是補腎最重要的季節(jié)。腎在北方,在季節(jié)上屬冬天,當然冬天補腎效果最好。不過,從腎為先天之本來說,又有哪個季節(jié)不適合補腎呢?又有哪天不是艷陽天? 很多人提到補腎就想到六味地黃丸,就象提到中醫(yī)就一定和中藥聯(lián)系上似的。其實,中醫(yī)最主要的手段有:砭、針、灸、藥、導引,中藥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就象我前面舉的鄭板橋評論自己畫竹的過程一樣,在中醫(yī)的發(fā)展過程中,砭石治療疾病是最先被先民用在疾病的治療上,類似于今天的刮痧;隨著內(nèi)證實驗(以內(nèi)觀為代表)的完善,經(jīng)絡理論的成熟,針和灸法在中醫(yī)中開始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幾乎同時,藥物歸經(jīng)也因為內(nèi)證實驗的成熟而被理論化,中藥開始變成了主要的治療手段;中醫(yī)理論隨之變的越來越繁雜,象數(shù)、五行、子午流注……等等在中醫(yī)中逐漸變成舉足輕重的理論體系,有少數(shù)特別了不起的大醫(yī)家開始進入“繁簡由心”的境界,重新提出“病由心生,當由心解”的觀念,發(fā)展出以意念遠動為主,呼吸運動為輔的導引術……遺憾的是,雖然中藥的使用有其了不起的地方,但正因為其依據(jù)的理論過于超前、過于成熟,在實際的應用中反而沒辦法象西藥那樣千人一面,所有人用同樣的藥治同樣的?。òY狀相同或接近)。有人羨慕日本等國大規(guī)模標準化生產(chǎn)漢方藥,其實除了其經(jīng)濟上的優(yōu)勢外,根本就沒搞清楚中藥是對癥下藥,一人一方的。 就象有人說:是藥三分毒。用來形容西藥一點都沒錯。那中藥又是怎樣的呢?中藥用得不好也是毒藥。中醫(yī)院用西醫(yī)的檢測手段是很滑稽的。在中醫(yī)理論里,根據(jù)脈診和時間、空間和情志等綜合因素,把人分為六大狀態(tài)(三陰三陽):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然后依據(jù)中藥歸經(jīng)的理論,用中藥來模擬平衡身體陰陽偏向的狀態(tài),兩相平衡,身體自然就回復到健康的狀態(tài)了。簡單地說就是“陰者陽之,陽者陰之”。 回過頭來說六味地黃丸。好象前幾年,因為廣告的原因吧,人人都要吃六味地黃丸了,腎虛嘛。從這個藥本身來說,是宋代錢仲陽為小兒五遲癥開的藥,就是用在小朋友先天發(fā)育不良的藥,專治站立、行走、說話、頭發(fā)和牙齒生長滯后的。后來,有人把它用在腎陰虛的治療上,療效也不錯。但是,我們想一想,是不是腎虛就一定是腎陰虛呢?陽虛的人吃了六味是更好還是更壞了?人人都來吃六味地黃丸就要出大事了! 所以,從安全的角度來說,除非你能找到很好的真正的中醫(yī)給你做出準確的判斷,中藥也不能亂吃。所謂的中藥標準化、產(chǎn)業(yè)化更是海市蜃樓,相當?shù)夭豢孔V。 還是回到鄭板橋說的“能簡不能繁”的角度來看吧,先不用了解繁雜的診斷和藥性,用穴位按摩的方式補腎,安全又實效,最主要的是很簡單,隨時隨地都能做。 談到補腎的穴位,最先應該從腳底的“涌泉”開始。古有臨睡搓腳心百下延年益壽之說。但是,“涌泉”最大的作用是引血氣下行,臨床上常用于敷藥,治流鼻血、高血壓、哮喘等癥。有醫(yī)家認為,此穴有瀉腎氣的可能,不可用大力按摩和艾灸。 我就曾經(jīng)見過這樣一位老人,滿頭白發(fā),皮膚晦暗。老人和我聊起來,自信滿滿:“小程,我可注重健康了,看了很多健康書,也照著按摩照著做,真不錯!”我就問她:“阿姨,那您覺得您的身體怎么樣呢?” “真的很好,除了有點口干癥(我也不知道這是個什么癥),天天要喝很多很多水,喝再多還是渴?!?span> …… 我就很疑惑了“那您每天到底做什么呢?您說您每天都要按摩穴位啊什么的?!?span> “涌泉!天天先補腎啊……” 我一聽,就知道麻煩了,難怪老人頭發(fā)白、皮膚差,口干呢。瀉了腎氣了。 所以,這個穴位還是以搓揉為主吧。 在腳踝(內(nèi)側)有個窩,腎經(jīng)的原穴“太溪”就躲在里面偏上點的地方。原穴的意思就是根本的意思,補腎一定不要忘了它,而且是陰陽雙補,就是無論陰虛還是陽虛,通通都補。 加上“太溪”向上兩指處的“復溜”,補腎就可以初見成效了,“復溜”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為“讓不動的液體重新流動起來”的意思。與“太溪”相對應,兩個穴位每天都能按上三五分鐘,比吃多少味地黃丸都管用。 當然,有些小事你也不能忽視。 有一次和一位網(wǎng)友聊天,她介紹她媽媽是一位自學成才的中醫(yī),就是那種狂背偏方,靠偏方治病的醫(yī)生。遇到的很多事非常有意思。在很多事例里有這么一件,有個痛經(jīng)的女孩,每到月事那幾天都痛不欲生,輾轉找到這位網(wǎng)友的媽媽,媽媽給了一條建議:用熱水泡腳。結果,堅持了一段時間,居然把痛經(jīng)給治好了。 其實一點都不奇怪,我對我見過的每個人都說,晚上臨睡前要用熱水泡腳,60度左右的水溫,里面稍稍放點鹽,最好是那種腌菜用的大鹽。泡腳的時間以身體泡得微微出汗為度。既能增加自身免疫(見《一堂健康課,多讀十年書》),又有補腎之效(微咸入腎),何樂不為呢? 要是在泡腳的時候,兩手握成空心拳,一邊泡,一邊在身后劃圈揉腰眼,也就是膀胱經(jīng)的“腎俞”穴,有事半功倍之效! |
|
|
來自: 蔡灸哥 > 《補腎養(yǎng)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