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雕大師王平
王平,出生于1967年12月27日,從小喜歡繪畫。于1984年畢業(yè)于上海玉石雕刻廠工業(yè)中學,同年進廠人件車間專攻人物雕刻。在此其間,不僅在玉石雕刻技法上打下了扎實的基礎,而且對繪畫方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逐步了解玉器本身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產物。它滲透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并且同其它藝術門類息息相關。又于1988年辭職,先后在蘇州,云南,深圳等地從事翡翠,瑪瑙,岫玉等各類材質的加工制作,因此對各種材質應采用不同的雕刻技法有著深刻的領悟。于1994年回到上海,進入雅園工藝品有限公司進行白玉制作,吸收了各方面玉雕設計理念,在此其間,認定自己玉器制作的發(fā)展方向,新與舊,古典和現(xiàn)代的巧妙結合。2001年在浦東成立個人玉雕工作室。2003年遷址豫園,開辦“玉藝軒”工藝品公司。2003年10月被受于“中國玉石雕刻大師”榮譽稱號。2004年10月更名“厚積堂”工藝品公司。11月被聘請為第五屆中國玉雕,石雕作品“天工獎”評選委員會委員。
下面欣賞一組王平的玉雕作品
【白玉—蕙性蘭心】春蘭之香清新幽遠,夏蘭之香芬芳宜人,秋蘭之香濃烈又不失典雅,寒蘭之香馥郁溫馨。蘭花能給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和寄托,是王者之香。古人常以蕙性蘭心形容女子幽靜高雅的氣質,此掛件中素蘭構圖簡潔,但卻予觀者幽風拂蘭,芳馥陶然之感,實為小品中精品。

【白玉—凈瓶觀音】作者依料就勢,在保持原料外形的前提下通過簡潔流暢的線條,來表達寫意的身形。觀音手持凈瓶,大度雍容,曲腿而坐,形態(tài)飽滿豐腴,法相端莊,神態(tài)祥和靜謐。玉雕觀音的造型、線條講究一個“松”字,“松”是一種寧靜祥和的氣息,是一份慈航濟世的胸懷,更是一份可貴的生活態(tài)度。王平所制觀音與其為人相仿,都是淡淡地定格在一種松弛的狀態(tài),作品中那柔美的人物造型正成為一種風格的標識,簡潔流暢的手法,弧面寫意的留白,總是能把觀音這樣一個傳統(tǒng)題材表現(xiàn)的讓人心動。

【白玉—劉阮入天臺】該作品為中國玉雕大師王平與易少勇的攜手之作。白玉籽料,質地細膩,顏色潔白,以劉阮入天臺的神話故事為題材,整件作品布局合理,線條流暢,工藝精湛,背后題詩“玉沙瑤草連溪碧,流水桃花滿澗香”。
【白玉—虛心高節(jié)】王平琢竹往往不以欹側取勝,而是注重自然形態(tài)的把握,反映物理本性。玉牌之上竹僅兩竿,一高一低,一正一斜,有微風徐吹。琢磨之間,竹葉的濃淡、虛實、陰陽皆在白如傲雪的玉質上輕輕搖曳而出。背面有題詩:“柴門深掩古城秋,背郭緣溪一徑幽。不有小園新竹色,君來哪肯暫淹留。”陰刻刀鋒縱橫灑脫,回轉有力,詩畫配合相得益彰,允為佳構。
【財神】本作品是由新疆白玉籽料雕琢而成,玉質溫潤細膩。財神主司智慧、功德及財富,雙手交疊,動感強烈。面相飽滿喜人,衣袂飄然,線條流暢。雕工精細,寓意吉祥,是一款難得的精品佳作。
【鐘馗】該作品雕工細膩、柔和,線條簡潔、流暢,人物造型豐潤飽滿,表情惟妙惟肖,表達栩栩如生,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作者在雕刻時的一種心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