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聲明,原方在某地賣三千多元,方不是我創(chuàng)的,但這里我公布的方子里邊加入了我的經(jīng)驗: 其實這些藥相當于西醫(yī)的麻醉劑用法:將下藥按比例配好份量,研細粉,以溫水調(diào)勻成泥狀,先在患處用豬油涂抹薄一層滋潤皮膚,再將藥泥敷于患處,外面用保鮮膜包好,過2分鐘即開始發(fā)熱,并逐漸上升會感覺越來越燙,敷30~60分鐘即取除,切不可久敷,易過敏,每3~7天外敷一次(視患者皮膚而行事,個別人皮膚過敏明顯者隔10天用一次)。 主治:風濕、骨質(zhì)增生等 配方: 雪上一枝蒿2 三分三1 生馬錢子2 生草烏2 生南星1 白花菜子12 冰片1 雪上一枝蒿:【性味歸經(jīng)】《云南中草藥選》: “苦麻,溫,大毒。” 【功效分類】外用及其它藥 【功效主治】消炎止痛,祛風除濕。治跌打損傷,骨折,風濕骨痛,牙痛,瘡瘍腫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研末,2~4厘:或浸灑。外用:酒磨敷。 【用藥忌宜】有劇毒,未經(jīng)炮制,不宜內(nèi)服。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豆類、牛羊肉。 三分三:【功 效】 麻醉鎮(zhèn)痛。 【性味歸經(jīng)】《云南中草藥》:“苦澀麻,溫,劇毒?!?/span>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分,或研末服。外用:研末酒調(diào)敷。 生馬錢子:【性味歸經(jīng)】苦,溫;有大毒。歸肝、脾經(jīng)。 【功能主治】通絡止痛,散結(jié)消腫。用于風濕頑痹,麻木癱瘓, 跌撲 損傷,癰疽腫痛;小兒麻痹后遺癥,類風濕性關節(jié)痛。 【用法用量】 0.3~0.6g,炮制后入丸散用。 【注意】不宜生用、多服久服;孕婦禁用。 生草烏: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溫經(jīng)止痛。用于風寒濕痹、關節(jié)疼痛、心腹冷 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一般炮制后用。 [用法用量] 外用:調(diào)敷。 [注意事項]1, 該品有大毒,尤其對神經(jīng)官能有一定影響,其鎮(zhèn)痛效果主要是通過對局部神經(jīng)的麻痹作用而實現(xiàn)。慎用! 2,為醫(yī)療用毒性藥品,不可內(nèi)服。 生南星:【性味】苦辛,溫,有毒。 【功能主治】 燥濕化痰,祛風定驚,消腫散結(jié)。治中風痰塑,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風痰眩暈,喉痹,瘰疬,癰腫,跌撲折傷,蛇蟲咬傷。 生用外治癰腫、蛇蟲咬傷。祛風痰,解痙癇:用于風痰壅盛之中風眩暈、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驚癇,常配半夏、天麻。也可用于破傷風。 白花菜子:【性味歸經(jīng)】苦、辛,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活血止痛。用于風濕疼痛,腰痛,跌打損傷,痔瘡。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爛外敷或煎水洗患處。 冰片:【性味歸經(jīng)】 辛、苦,微寒。歸心、脾,肺烴。 【功效】 開竅醒神,清熱止痛。 白花菜子可以用白芥子替用 雖然我不知道真正的原方是什么,但從我所研究的藥看,用川烏比用草烏安全一些,因為本方可能產(chǎn)生大泡,為防止吸收中毒,可以改一下的,冰片為什么不用,那可是好藥,通過他的揮發(fā)作用,局部降溫,而止痛,同時還是一味很好的透皮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