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只是西漢南郡的一百姓;她,才華橫溢,貌美如花;她, 勇敢大義,遠離故土和親人,用她嬌弱的身軀肩負起國家興亡 的重擔;她,一個奇女子,演繹著不朽的傳奇;她,就是王昭君. 公元前36年,西漢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王昭君 為南郡首選,迫于無奈,只能淚別親人,進了皇宮.入宮后,畫 師毛延壽奉命為秀女們畫像.當時,若秀女們賄賂他,就有可能 被皇帝選中當妃.如若不然,那秀女即使再美再賢惠,見到皇帝 的概率也不高.面對著,許多秀女紛紛帶著首飾,銀兩去送他, 而昭君性格耿直,不愿這樣做.毛延壽生氣之下,把她的畫像改 丑了.于是,昭君被貶入冷宮,無顏面君. 命運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就看自己如何選擇. 3年后,北方匈奴的首領呼韓邪單于主動來漢朝,對漢稱 臣,并請求和親.漢元帝盡召后宮嬪妃,尋找人選,可,又有多少人 愿意把自己的青春耗費在那荒漠中呀!為此,漢元帝深感焦慮.就 在這時,昭君環(huán)抱著琵琶上前,自告奮勇做和親新娘.漢元帝見她 那嬌美的面容,為之心動,心里不愿,便勸她留下,他會給她享不 盡的榮華富貴,人選另有安排.但昭君一意孤行,皇帝以國家利益 著想,也不得不同意. 離別前,昭君淚灑長安,手握她的知己----琵琶,彈奏一 曲"貴妃淚".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她離開了,千里迢迢, 只為奔赴匈奴處.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遠離故鄉(xiāng)的昭君,思 鄉(xiāng)情懷愈為濃厚,滿腔的情感傾訴給她的知己聽,琴聲凄涼苦澀, 正如昭君的心情.但她畢竟是是非分明,重大義的女子,她把背井離 鄉(xiāng)的苦痛深深埋藏好,不被人察覺,把美麗的青春年華留給那個人 煙稀少的大漠.她把中原的知識文化傳予匈奴們,為漢匈人民的友 好做了許多力所能及的實事. 昭君的出塞,換來了邊塞的烽煙熄滅了50余年,漢匈兩族團 結和睦,展現(xiàn)出"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干戈之役” 的和平景象.所以,對于自己當年的選擇,王昭君無悔,也沒有錯! 33歲的昭君逝世,墓依青山,被后人稱為"青冢".墓碑上刻 有一句話:一身歸朔漠,數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論,幾與衛(wèi)霍同."這 是多么高的評價呀! 雖為王昭君感到不平,但她的選擇,很偉大! |
|
|
來自: 昵稱12156531 > 《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