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線是金”、“短線是銀”的爭論似乎永無休止?!罢劧躺儭币渤涑庥诟鞔缶W(wǎng)站。每每新菜們談及短線二字,就會有很多老鳥群起而警示之。大師巴菲特“長期持有”,股神林園“一直滿倉”.......等等。然而,被譽為“短線投機者典范”的華爾街交易員馬丁·舒華茲,他的交易生涯卻告訴我們:短線也是可以成功的,存在即是合理,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日內(nèi)短線交易,盛行于華爾街最初是為了規(guī)避市場第二天開盤跳空的風險讓很多交易者選擇了日內(nèi)交易,從道氏理論看它只是一種波動交易,很多投機名家(如巴菲特、威廉·江恩、杰西·利物莫等)都不贊同頻繁的交易,尤其是日內(nèi)交易,他們的理由通常有兩個:第一,頻繁的交易增加了交易成本;第二,短線波動幾乎無法捕捉到。但華爾街個人投資者馬丁·舒華茲始終在短線交易上很成功,他擅長日內(nèi)交易,他的頭寸持有時間通常以分鐘計,只是偶爾才有隔夜交易。他也犯過嚴重的錯誤,曾經(jīng)重倉不設止損逆勢加碼做空SP500,一天虧損80萬美元,最后接受老友的勸告斷然止損,才避免了更大災難的發(fā)生。這“最昏暗的一天”讓他終生難忘。馬丁·舒華茲28歲時窘迫到靠救濟生活,后來幾經(jīng)沉浮,從4萬美元開始,最終做到2000多萬美元,48歲便退休離開喧囂的華爾街,舉家遷往佛羅里達,享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生活。 馬丁·舒華茲不斷完善了自己的交易理論和交易系統(tǒng),加上他的天賦和勤奮,短線交易技術爐火純青,在全美交易比賽中拿到9次冠軍1次亞軍,用他的交易生涯向世人證明了短線投機的價值。 馬丁·舒華茲的交易風格涉及到金融市場上三個頗具爭議的話題: 第一,投資,還是投機? 第二,基本面分析,還是技術分析? 第三,長線,還是短線? 而馬丁·舒華茲的交易風格都站在了主流輿論的對立面,但是他成功了。不需要解釋為什么,每種風格都有成功者和失敗者,而失敗者更多的是那些不思學習,懶于研究,疏于自省,只知道怨天尤人,等著天上掉餡餅的人。 “老鳥”皆從“新菜”來。對于新手+小資金,個人感覺更適合從短線做起,或者說從短線學起。長線固然有著許多優(yōu)勢:倉位輕、趨勢性強、節(jié)省交易成本,與市場保持一定的時空距離,更容易做好心態(tài)掌控、計劃交易和資金頭寸管理。但是市場80%的時間在盤整波動?!敖財嗵潛p,讓利潤奔跑”是備受推崇的一種交易理念,但是在“奔跑”之前要多少次的去“截”虧損,這需要很好的耐心、技術和充裕的資金。 所以對于短線來說,贏利并不難,難在穩(wěn)定贏利;對于長線來說,穩(wěn)定并不難,難在持續(xù)贏利。 相比之下,日內(nèi)短線交易時間跨越短,更容易控制風險;同時放大了市場的波動,也更有利于交易技術的快速訓練和提高。說到這里還得再重點探討一下技術問題。現(xiàn)在很多人對技術分析嗤之以鼻,視其為機械與僵化的化身,是刻舟求劍,緣木求魚。但這卻是普通投資者贏得市場機會的最可靠的方法。交易技術是基礎,拋開技術這個基礎去談心態(tài)控制、資金管理等等,無異于紙上談兵。你可以試想讓一個不懂駕駛的人去開車——無論速度再慢心態(tài)再好也是很危險的。 做中長線不需要技術嗎?擲硬幣,理論上50%的贏率,然后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 這些天花了很多時間,研究了自己過去的交易和網(wǎng)上發(fā)的一些交易過程,才感覺到交易技術的基礎性不可替代。很多交易下單者沒有適合自己的成熟的系統(tǒng),入場就是錯誤怎能不虧?靠僥幸能長久嗎?看資金曲線長時間向下走,無法向上突破,連創(chuàng)新低,明顯的技術不過關,是首要因素,心態(tài)等只是次發(fā)因素。這時候就應該停止交易了,不如先多一些時間看看書泡泡壇子,慢慢悟出些東西,等形成了自己的技術交易系統(tǒng)再上陣不遲;另一種入場大多合理,能連續(xù)贏利,有虧損能穩(wěn)步扭轉局面,體現(xiàn)在資金曲線上就是向上多于向下,虧損時能筑底不破,向上能不斷創(chuàng)新高,呈現(xiàn)多頭走勢,遺憾的是最后一個或幾個“高臺跳水”,將多頭徹底終結。這種情況和上面的不同,技術上已基本過關,就要從心態(tài)、計劃和資金頭寸管理上找問題了。這時要好好的總結一下問題出在哪里: 心態(tài)方面(貪婪、恐懼、急功近利)? 計劃紀律執(zhí)行(盲目下單、隨意下單、知錯不改、明知故犯)? 資金風險管理(無管理、無風險意識、無避險措施)? 交易模式(交易頻率、平臺與系統(tǒng)等)? 繼續(xù) “說短道長”:提到持倉的短與長,馬上聯(lián)想到杠桿的高與低。都是讓人費思量的東東。短,可以短到以秒計,高,可以高到以十倍計,這正是期貨區(qū)別于股市的獨特魅力之所在。但又確實是兩把雙刃劍。期貨市場充滿了機會,遍地誘惑,也充滿了風險,隨處都是陷阱。日內(nèi)短線交易有很多優(yōu)勢,但如何把握好火候卻是難題。對于新手而言,既不要做成Scalping剝頭皮式的超短線,也不要死扛錯單把短線做成中長線。剝頭皮不光需要技術、盤感,還有“跑道”、交易方式、交易成本甚至來自于經(jīng)紀商的人為限制。另一方面,頻繁交易導致在時間和空間上離市場太近,在短時間內(nèi)難以應付大量的計算分析與判斷,往往會抓住了小趨勢而忽略了大趨勢,最終導致揀了芝麻丟了西瓜。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一招不慎滿盤皆輸就成為必然。所以無論什么時候,風險控制都是第一位的?!叭藶榈顿蓿覟轸~肉”,短線可為不易為,超短線盡量不去為。 再來看國外的Nord交易比賽,賽程已過半,排名靠前的好成績大家都看到了,羨慕、驚嘆、懷疑....都很正常。但是“浮華背后”的另一面大家也要看一看:截至本周末,678名參賽者中虧損的有440名,占總數(shù)的2/3; 其中230位也就是超過1/3的參賽者虧損過半,65名也就是近一成的參賽者虧損超過90%,幾近暴倉! 總結:做好日內(nèi)短線交易需要注意的 1、交易頻率,減少無謂交易是減少錯單減少損失的不二法門。翻開歷史圖表,固定周期一定時間范圍內(nèi)正確的入場點是非常有限的,做得多必然錯的多。可以試著拉長交易周期比如只看M15以上趨勢做單,并且堅持“幾個不做”:預計盈利空間10點之內(nèi)的單子不做,指標掐架把握不大不做,盤整期不做,不做隔夜等等,這樣下來一天開倉機會也就一到三五次。 2、嚴格止損:下單前就要考慮好止損止盈位置,設置硬止損,止損位要以支撐阻力為依據(jù)。喜歡經(jīng)常重倉下單者,在嚴格設損的基礎上,可以考慮使用保證金不參與浮虧的平臺,用強制平倉作為第二重保險(一定要注意使用方法)。最好還是養(yǎng)成單單掛止損止盈的習慣,這一點很重要,也是應對各種突發(fā)事件(斷電斷網(wǎng)戰(zhàn)爭政變恐怖襲擊等等)以防萬一的基本保障。 3、資金管理:投機的目的是盈利,但是保住本金安全是第一位的。倉位適中,日內(nèi)短線交易不同于中長線,倉位相比可以適當放大,但是倉位的比例一定要經(jīng)過計算,科學取值,做到安全第一,留有余地。不能盲目,更不能隨意下單加碼尤其是逆勢虧損加碼。這方面不能自控將會把資金置于危險境地。實在不行那就換個杠桿低的平臺。 4、計劃執(zhí)行:每天入市做一個交易計劃,對一天的走勢作出大體的判斷;找出重要數(shù)據(jù)發(fā)布時間到時回避;按照系統(tǒng)信號入場出場,耐心等待確認無誤,再右側下單入場。 嚴格止盈止損,嚴格執(zhí)行正確的倉位,嚴格控制隨意下單。 呵呵,都是老生常談了,就此打住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