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令人乏味的幾種情況,如果我們事先了解自己身上是否會發(fā)生這種情形,在今后加以避免,那不就成了讓人喜歡的人嗎?
1.過分瑣碎
"你的小孩子好嗎?"是一句最普通的問候,卻會招來一大串令人乏味的報告。且這些報告沒有什么價值,只要你一打開話匣子,就得陷在那里,直到這些滔滔不絕的話把你淹沒。這類談話通常是這樣的:
"約翰尼近來怎么都不好好吃早飯了。就在昨天,他把整碗麥片倒在自己的頭上,你看,真是調(diào)皮極了!所以,我打電話給小兒科醫(yī)生,我說,醫(yī)生,我想盡辦法了,但約翰尼總是不愛好好吃東西,他不是把麥片吐出來,就是把它們弄得到處都是,最嚴(yán)重的是,他把它們搞得滿身都是。
"醫(yī)生問我是不是試著在麥片中加點(diǎn)香蕉,奇怪的是,約翰尼從來就不愛吃香蕉。他叫香蕉為蕉蕉,啊,多可愛啊。他說:'約翰尼不要蕉蕉。'胖胖的小手揮個不停,還高聲叫道,幾乎要掀翻屋頂。啊,他比同齡的小孩長得快,我們附近的小孩都不如他有表達(dá)力,真是奇怪!對了,前幾天,他還把桌巾從桌上拉下來,然后用漂亮的黑眼睛看著我,說:'約翰尼拉拉。'真是把我和他爸爸笑死了。"
相信你聽到這類沒完沒了的話,也會煩死的。最讓人恨的是,這類人能把話題輕易地引到他所想要說的方向,無論是多么不相干的事,她馬上能"言歸正傳"。
這些令人乏味的話題范圍很廣,不只是有關(guān)小孩、橋牌或電影而已,它可能是丈夫的取向愛好,或是表姐的水果收藏室,或是表兄弟的工作,或是姐妹的痛苦遭遇,甚至是貓狗等寵物的瑣事。有次,在曼哈頓街碰到一個老朋友,她便用了20分鐘講了她家金絲雀消化系統(tǒng)如何出了毛病。
這些都是心靈不成熟的表現(xiàn),因?yàn)樗麄冞€不懂得交友的第一原則:為別人著想。
2.言不及義
馬克·吐溫有篇作品,是模仿一個嘮叨乏味的人,如何漫無邊際地描述一件事,卻從沒有講到要點(diǎn)的經(jīng)過。故事是這樣的:"啊,我對你講過我到西部參觀哈比印第安村的事嗎?我們是星期五早上出發(fā)的,哦,不是的,應(yīng)該是星期四,記得嗎?我說過我們得星期四走,因?yàn)樾瞧谌乙タ囱泪t(yī),我上面的牙有點(diǎn)松動,因此要牙醫(yī)幫我看一下。天,那個牙醫(yī)真是啰嗦,喋喋不休,幸好他還知道得做生意。我曾和我的上司提到過他,說起我的上司,他真是一個怪人,什么事都依賴我,他總是心不在焉。有一天,我對勞拉說:'勞拉,要是哪天我不做了,你想我的上司會怎么辦?'勞拉回答:'比爾,假如你不干了,我就要回家去找媽媽了。'這不是很孩子氣嗎?"結(jié)果,你到最后也不知道哈比印第安村究竟是怎么回事。
3.碰到鐵板一塊
這種人和喋喋不休相比,是少數(shù),但也值得一提。當(dāng)你用盡辦法,想找出一個投機(jī)的話題時,卻發(fā)現(xiàn)是對牛彈琴。你試了又試,想要讓他講出一些話,但得到的只是面無表情,或是幾聲簡單的"哦"而已。這種人似乎沒有感情,想從他身上找禮貌或智慧的反應(yīng),好像到外星球發(fā)行股票一樣困難。他們不會對你感興趣,只會保持馬鈴薯似的安靜,不受外界干擾。
4.什么都要爭論不休
與這種人談話,任何話題都會像球一樣反彈回來打到你的臉上。
這種人好像什么都知道,而且能武斷地用幾句話結(jié)束別人的談話,別人若有不同的觀點(diǎn),他會不客氣地說:"天啊,你瘋了嗎?難道你不知道這事早已經(jīng)證實(shí),就是……"或是當(dāng)天他情緒較好,就會低聲告訴你:"不是的,先生,你完全錯了!我告訴你……"對付這種人,只有一個辦法:無論他說什么,都要表示同意的樣子,否則,即使是溫和地表示不同意,一場消耗戰(zhàn)就會搞得你筋疲力盡。與這種人交談,你不要期待彼此交換看法,因?yàn)樗蛔⒁庾约旱囊庖姡⑶蚁衲ξ黝C布律法一樣具有不可侵犯的權(quán)威。
5.只會唱低調(diào)的人
這些人對事都充滿悲觀。在他們眼中,這世界簡直像地獄一般。他們對人生沒有指望,認(rèn)為人世間到處是笨蛋、騙子和各式各樣的惡人;甚至連氣候也變了,當(dāng)然不是變得穩(wěn)定,而是比以前更壞了!
與這種人談上十幾分鐘,你也會被這種低調(diào)感染,變得悶悶不樂。因?yàn)樗鐗奶鞖庖粯?,具有影響力,無論你情緒多好,天氣一變,你也會被卷進(jìn)風(fēng)暴里去。
無論是喜歡訴苦的女人,還是一個大男人,他們只要一開口就沒完沒了。他們總是把自己放在中心,是各方注意的焦點(diǎn),這時,聽眾所能回報的,大概只是一個大大的長長的哈欠,并希望自己就此失去意識,直到話題結(jié)束。
最讓人苦惱的是,這些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言談那么令人討厭。我們也沒有故意和這種人過不去。只是,他們總是以為自己是各種集會的中心,是社交家,是信息的傳播源?;蛟S我們自己也正是這樣的人,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而已。
其實(shí),只要我們留心一下,對這種情況我們還是有所察覺的,這樣我們就及時收口,以免讓人討厭。比如,我們正興致勃勃談到自家的小孩如何討人喜歡時,你看到有些人微笑或眼神不自然,或是有人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我們就要快點(diǎn)打住,或是給對方談?wù)撟约旱臋C(jī)會。也許,接下來該你受苦了。
還有,如果對方在你談話時開始偷偷看表,或是用力甩,或是湊到耳邊,你若還不停止談話,就要小心對方在內(nèi)心罵你了。尤其是演講的時候要注意這種情況。
心不在焉的眼神也是一種預(yù)示。那也表明對方對你的話題不感興趣,在宴會上如果一個可憐的人想擺脫困境,他只能用乞求的眼神求救了。
也許你會問,這些和心靈成熟有什么關(guān)系?可以這樣說,言語乏味顯示出說話的人缺乏智性、想像力和對人的敏感性,而這些特征是一個人具有健全人格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言語乏味的人不但不了解自己,甚至也不能保持自己的個性。因?yàn)樗麩o法讓別人了解自己的需要得到滿足,在與別人交談時,也很難讓別人了解自己的需要并得到滿足。為了彌補(bǔ)內(nèi)心的失落,他們只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瑣事上并把它加以強(qiáng)化。他們的溝通方式如同他們的精神一樣無趣。
言語乏味是心靈不成熟的表現(xiàn),人若是心靈成熟,或是心智繼續(xù)成長,就能與人討論任何事情而不會引人生厭,因?yàn)榉彩墙?jīng)由他處理的每件事,都會變得有意義,同樣的事,言語乏味的人處理就毫無趣味。如果我們不努力,有一天也會變成那種人。所以要讓自己成熟,必須:
注意心智不成熟的令人乏味之舉。
選自:《人性的弱點(diǎn)》作者: (美)戴爾·卡耐基|譯者: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