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未設(shè)東宮三師,
元代復(fù)置但不常有。
明代“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
從一品掌以道德輔導(dǎo)太子,而謹護翼之?!?a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19, 110, 194); ">清代承襲明制“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從一品。俱
東宮大臣,無員限,無專授?!?/div>
漢、魏東宮師保,只置
太子太傅、少傅。
晉武帝咸寧中,備六傅之職,加置太師、少師、太保、少保。因避
司馬師諱,太師缺筆作太帥。南朝不置,
北魏復(fù)置,以太子太師、太傅、太保為東宮三太,正二品。北齊沿置,稱三師,掌師范訓(xùn)導(dǎo),輔翊
皇太子。隋、唐沿置,隋為正二品,唐為從一品,宋太子太師、太傅、太保,作為加官,只授給宰相相官未至
仆射者與致仕的樞密使,實非東宮官。遼南面朝官,金海陵王天德四年(1152)起,都有太子三師、太少。元不常置。明初以朝臣兼東宮師傅。成祖后,太子三師、三少只用為兼官、加官、贈官。清同明制。
官職由來
在古時皇族中,因太子
常居東宮,“東宮”便成了太子的別稱,此為“宮”。而“太子少?!笔秦撠?zé)教導(dǎo)太子的官員,便得“宮?!钡暮喎Q。此官制在漢代始置,對于它的由來,要追溯到周代,在周代官制中,設(shè)太師、太傅、太保,合稱“三公”;又設(shè)
少師、少傅、少保,合稱“三孤”,為“三公”之副。當(dāng)中的“少”即副也,他們僅次于“公”高于“卿”的特殊官職。以上的“三公”和“三孤”又統(tǒng)稱為“師?!??!皫煛薄案怠薄氨!比呔休o佐和教導(dǎo)的雙重意義。如太公
姜尚(子牙)就品列為“師”,周武王尊他為“師尚父”。其后,漢代沿襲了周代的官制,于“三公”系列外又增設(shè)了“太子六傅”之職,專事對太子的教導(dǎo),他們分別是:“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合稱“東宮三師”,“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戏Q“
東宮三少”。到了隋、唐之后,“太子六傅”已是名存職異,只作為贈官加銜的名號,約等于現(xiàn)在的“軍銜”,并非實職。如宋代的
岳飛、明代的
于謙等因軍功標(biāo)炳,亦曾加封過“
太子少保”的
榮銜。
官職終結(jié)
到了清代雍正朝目睹了康熙廢立太子和諸皇子爭儲斗爭的雍正,深知建儲一事如不妥善解決,清朝政權(quán)將永無寧日。因此,他在登基不久的雍正元年(1723年)便創(chuàng)建了“秘密建儲”制度。方法是:由皇帝宣布太子人選已定,但不公開其名,只將其名寫于密詔;密詔一式兩份,一份帶在身邊,一份封存在建儲匣內(nèi),置于乾清宮正間寶座上方的“正大光明”匾后;皇帝死后,顧命大臣會同廷臣核看兩份密詔,并擁戴密詔內(nèi)所定皇子為皇帝?!懊孛芙▋Α笔腔饰焕^承制度上的一個有特色的突破,它否定了兩千多年來嫡長子繼承皇位的傳統(tǒng)。擴大了選任范圍,更重要的是避免了爭權(quán)過程中的骨肉相殘,有利于皇族內(nèi)部的穩(wěn)定,以更好地管理家天下。這種立儲方式被清朝統(tǒng)治者奉為“建儲家法”。乾隆、嘉慶、道光三帝皆因循其則。但是咸豐皇帝死的時候,其子尚幼,故仍然采取了“臨終托孤”的辦法;載淳(同治)、載湉(光緒)二帝均無子嗣,無儲可立;溥儀(宣統(tǒng))也是慈禧臨終指定的。未及親政,清朝就覆亡了,因此,從咸豐起,“秘密建儲”制度就名存實亡了。
相關(guān)區(qū)別
太子少傅
官名。古代帝王的輔佐官,北周以后,歷代多沿置。與
少師、
少保合稱
三孤。明史 清史稿官職志載“太師、
太傅、
太保為三公,
正一品。
少師、
少傅、
少保為三孤,從一品。掌佐天子,理陰陽,經(jīng)邦弘化,其職至重。無定員,無專授?!?“少師、
少傅、
少保為三孤。從一品....初沿明制,大臣有授公、孤者。嗣定為兼官、加官及贈官”。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
西周始置,監(jiān)護與輔弼
國君之官。武王去世,成王年少,
召公任太保,以長老身份監(jiān)護。
周公東征勝利,建東都成周(今河南
洛陽),成王到成周開始親理政務(wù),
召公為此作長篇教導(dǎo),即《尚書·召誥》。后以陜(今河南三門陜)為分界,“自陜以西,召公主之,自陜而東,周公主之?!保ā?a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19, 110, 194); ">史記·燕世家》。后
召公子孫以太保為氏。春秋后廢,漢復(fù)置,位次太傅。歷代沿置,多為大官之加銜,并無實職。史載殷王太甲以伊尹為太保,西周成王以
召公為太保。明史載“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陰陽,經(jīng)邦弘化,其職至重。”
太子少保
官名。(1)指太子少保。輔導(dǎo)太子的宮官。
西晉后,歷代多有沿置。(2)北周以后,歷代多沿置,與
少師、
少傅合稱三孤。明史 清史稿官職志載“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從一品。掌佐天子,理陰陽,經(jīng)邦弘化,其職至重。無定員,無專授?!?“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從一品....初沿明制,大臣有授公、孤者。嗣定為兼官、加官及贈官”。
周代置,為
三公的輔官,后逐漸成為虛銜,用于加封重臣。從一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