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下,不少人被疲勞、嗜睡、食欲不振、便秘、感冒、神經(jīng)衰弱、肥胖、口臭等不適感所困擾,可到醫(yī)院又查不出什么具體疾病,稱之為亞健康。其實,亞健康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緣由的。緣由之一很可能就是身體在向你呼救:主導體內(nèi)生化反應(yīng)速率的酵素不足了,主人,趕快補充才是哦。
★酵素是健康的救星
酵素又稱為酶,是一類由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及礦物質(zhì)等組成的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小精靈”。雖說“個頭”極小(大約只有1毫米的一億分之一,比細胞還小),只有借助于X光才能看清真面目,但你卻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它。比如你喜歡喝果汁,可面對1杯剛榨好的鮮果汁卻有些猶豫,因為上面漂浮著一層厚厚的小泡沫,既不太好看且口感也差強人意,那層泡沫就是酵素。再如,腌制的泡菜特可口,能讓你胃口大開,也是酵素在暗中相助。另外,烤紅薯比煮紅薯更香甜,還是拜酵素所賜,因為烤制為緩慢加熱,可促進紅薯里的淀粉酵素將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而產(chǎn)生甜味;若用快速烹煮,高溫使酵素還來不及發(fā)生作用就被破壞了,紅薯中的淀粉不能變成葡萄糖,便沒有香甜的口感。
酵素也廣泛地活躍在人體中,種類多達數(shù)千種,供職于血液、細胞以及臟器內(nèi),忠實地踐行著各自獨特的生理使命。人體幾乎所有的生命活動過程,從腺體的分泌到免疫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都有酵素的貢獻。如消化酵素(包括蛋白酵素、淀粉酵素、脂肪酵素)負責食物的消化與營養(yǎng)吸收;溶菌酵素(分布于唾液、淚液與鼻液中)保護口腔、眼睛、鼻腔等與外界相通的器官免受病菌偷襲;轉(zhuǎn)移酵素(分布于血液中)將有害物轉(zhuǎn)化成尿液排出體外,保持血液的純潔性;脂肪酵素分解、燃燒脂肪,保持體重適中,防止肥胖等。另外,酵素還是良藥,在多種疾病的防治方面“獨領(lǐng)風騷”,諸如亞健康、胃腸潰瘍、脫發(fā)、不孕癥、風濕、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等都名列榜上,堪稱防病的“多面手”。
總之,一個人的體內(nèi)酵素愈多,免疫力愈強,身體愈健康,進入壽星行列的希望也越大。所以,將酵素喻為健康的源泉與救星,一點也不過分。
★酵素大餐知多少
人體內(nèi)的酵素有兩個來源:一個來源是體內(nèi)制造,不同的器官生產(chǎn)不同的酵素(如胃、肝、胰腺等消化器官生產(chǎn)蛋白酵素、淀粉酵素與脂肪酵素等消化酵素),謂之內(nèi)源性酵素,正常情況下完全能自給自足。不過,隨著環(huán)境的惡化,空氣、水源、輻射、農(nóng)藥等污染,以及飲食錯誤(如常吃泡面和微波爐加熱食品;不喜歡吃泡菜、酸奶等發(fā)酵食物與蔬菜水果)、濫用藥物(破壞酵素)和年齡老化(體內(nèi)制造酵素能力降低),導致內(nèi)源性酵素虧損。這時就需要另辟蹊徑,以維持體內(nèi)的正常酵素水平,否則本文開頭所提到的那些亞健康變化就會纏上你,甚至發(fā)展成真正的疾病。于是,人體就有了第二個酵素來源——從自然界攝取,稱為外源性酵素。
自然界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外源性酵素大餐,各種新鮮動植物都是“富礦”,包括新鮮肉類、內(nèi)臟、蔬菜、水果等。比較起來,動物性食品的酵素種類最為豐富,新鮮動物的內(nèi)臟尤其值得稱道;而植物性食品則“稍遜風騷”,酵素比較單一,配餐時需要品種盡量多樣化。更為可貴的是外源性酵素與內(nèi)源性酵素一樣有效,足量攝取除了可預(yù)防內(nèi)源性酵素的不足外,還能夠為身體分泌酵素減負,并省下許多分泌酵素所需要的耗損,留出更多的營養(yǎng)來維持身體的各種生理機能。
不難明白,獲取外源性酵素的捷徑之一就是多吃富含酵素的食物,請看“英雄榜”——
⑴發(fā)酵食品:酸奶、奶酪、泡菜、酸菜、醬豆腐、醬油、醋、饅頭、醪糟、納豆、面包、面醬、豆腐乳、啤酒、酵母等。
⑵蔬果類:木瓜、青梅、蘋果、香蕉、菠蘿、酪梨、西瓜、梅子、桃、檸檬、無花果、桔子、柿子、黃瓜、卷心菜 胡蘿卜、生菜、蘿卜、蓮藕、南瓜、土豆、紅薯、番茄、茄子、菠菜、白菜、大蒜。
⑶海鮮類:海帶、海藻、裙帶菜、魚蝦等。
⑷五谷類:玉米、大米、小麥、生姜、薏米、豌豆、紅小豆、大豆。
提醒讀者,若能在足量安排上述食品的基礎(chǔ)上,再做到以下幾條,補充酵素的效果將“更上一層樓”:
*果汁現(xiàn)榨現(xiàn)喝,盡快把泡沫喝掉,時間越短保留的酵素越多活性越強(因為酵素天生敏感,時間稍長就會喪失活性,如蘋果切開放置一段時間后會變黑,就是酵素被氧化的結(jié)果)。也不提倡將果汁加熱后喝,如果受不了太涼的溫度,可將果汁溫一下,最好保持在56℃之內(nèi)。
*無污染的水果最好洗凈連皮吃下(水果中酵素含量最多的部位往往是果皮而非果肉)。
*低溫烹調(diào),能生吃的盡量生吃,能涼拌的不妨涼拌(酵素是由蛋白質(zhì)組成,超過60℃即會自動分解)。
*攝入時間有講究,須根據(jù)該食物的性質(zhì)來決定。以菠蘿、木瓜為例,均含有相當強的蛋白分解酵素,不宜空腹食用,否則易造成胃壁受傷。
*吃飯多咀嚼,咀嚼時可分泌大量唾液,而唾液就是一種能分解碳水化合物的酵素,進而減輕胃腸酵素的消化負擔。
*盡量不吃精制白砂糖,越精制的糖越容易讓細胞產(chǎn)生炎癥反應(yīng),消耗酵素,應(yīng)以紅糖或蜂蜜來取代。
*每餐吃八分飽,以減少體內(nèi)酵素的消耗。
*慎用藥物。
★提倡自制酵素
除了優(yōu)選食物,直接服用酵素補充劑也是一招,最好選擇從多種天然動植物中低溫萃取的活性綜合酵素,且不含人工色素、味素和防腐劑。但需要一定的經(jīng)濟條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此時不妨自己動手制作酵素飲用,效果同樣好。
制作原理:新鮮的水果蔬菜等食物中含有微量的酶,與糖一起放在密封瓶中,會發(fā)生劇烈的酵解反應(yīng)和酶促反應(yīng),使食物中的酶活性大大提高,酶的數(shù)量激增,最終形成對人體有益的酵素。各種食材中含有不同的酶,你可根據(jù)自身的體質(zhì)情況,針對性地制作你所需要的酵素。
制作方法:準備一個可密封的大瓶子(如大罐頭瓶),果蔬(或藥材)切薄片,鋪在瓶底,上蓋一層冰片糖(冰片糖掰成小塊,也可用等量紅糖替代),再按一層原料一層糖的順序碼放,最上一層放檸檬片(目的是達到殺菌效果),并與瓶口保持4厘米距離,防止酵素溢出。瓶口用保鮮膜覆蓋后加蓋,以隔絕外界空氣,放在15℃~25℃的陰涼處約2~3周,濾掉殘渣后剩下的汁液即是酵素,放冰箱冷藏備用。
水果是最常用的食材,舉例:
⑴護心酵素
食材:菠蘿(去皮)800克,冰片糖150克,檸檬1個,制作時間15天左右。
功效:菠蘿酵素既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還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加速纖維蛋白原分解的作用,促進血液循環(huán)暢通,確保心臟供血充分,故有一定的護心效果。
適宜人群: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及中風后遺癥患者。每晚臨睡前喝30毫升。
⑵防血管硬化酵素
食材:生姜(帶皮)500克,冰片糖250克,檸檬4個。按生姜一層,檸檬一層,糖一層的順序碼放,制作時間14天。
功效:生姜酵素含有巰基醇蛋白酶,可降低血清膽固醇,并通過抗氧化作用防止動脈血管硬化。
適宜人群:高血脂、高血壓患者。生姜酵素的穩(wěn)定性較差,須放入冰箱保存,每天早晨空腹喝200 毫升溫開水后,再喝30毫升酵素,并在 15天內(nèi)喝完,再喝須重新制作。
⑶保肝酵素
食材:鮮木瓜500克(帶皮洗凈晾干),冰片糖200克,檸檬1個,制作時間約14天。
功效:木瓜中的蛋白酶發(fā)生酶促反應(yīng),生成大量木瓜蛋白酵素,促進肝細胞的新陳代謝,使遭受破壞的細胞新生,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享有保肝酵素的譽稱。
適宜人群:肝功能差和患慢性病需長期服藥者。每天早晨空腹喝30毫升。⑷解毒酵素
食材:可食用蘆薈800克(去皮),冰片糖200克,檸檬1個,制作時間18天。
功效:蘆薈酵素不僅本身具有抗菌作用,還能搬運白細胞,保持白細胞的良好戰(zhàn)斗力。另外,尚有促進支氣管上皮細胞或腸道上皮細胞新生的作用,加速病灶愈合,對慢支炎和腹瀉有一定療效。
適宜人群:上呼吸道反復(fù)感染者、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和慢性腹瀉者。每天早晨空腹喝30毫升,連續(xù)7天,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和腹瀉。飯后喝50毫升,能促進腸蠕動,防止便秘。
⑸護胰酵素
食材:桑葚500克,冰片糖100克,檸檬2個,制作時間15天。
功效:桑葚酵素具有增強胰腺代謝,保護胰腺功能的作用,可用于糖尿病的預(yù)防與輔助治療。
適宜人群:糖尿病前期與糖尿病患者。每天午餐前30分鐘飲用30亳升。
⑹整腸酵素
食材:白蘿卜500克,冰片糖250克,檸檬1個,制作時間18天。
功效:白蘿卜酵素可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腸道有益菌,保持腸內(nèi)的菌群平衡,提升腸道功能。
適宜人群:腹脹、厭油、消化不良者。每天午餐時喝20毫升,食用肉類等油膩食物后服用效果尤佳。
⑹防癌酵素
食材:帶皮番茄500克(生一點的番茄更好),冰片糖250克,綠茶10克,檸檬2個,制作時間13天。
功效:番茄酵素的防癌、抗癌作用勝過番茄紅素,而綠茶中的綠茶酚是一種谷胱甘肽轉(zhuǎn)移酶,可增加番茄酵素的產(chǎn)量。對前列腺癌和某些消化道癌癥的預(yù)防作用尤佳。
適宜人群:有癌癥家族史或長期吸煙者。每天早晨空腹喝30毫升(用涼開水對服),連服1個月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