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卦掌由晚清董海川先生所創(chuàng)。董公對弟子因材施教,所以各派練法不盡相同。因八卦掌是以活步走轉(zhuǎn)為主,所以有柔身八卦掌、游身八卦連環(huán)掌之稱。 這套掌法由一些單式組成,招式不分前后,也不講形,重在變化,式式跟步以催掌力,以直線往返練習。
 練功要領 神聚意靜、提頂收肛、抿嘴鼻呼、舌頂牙扣、沉肩墜肘、含胸拔背、四指屈分、虎口圓撐、扭腰坐胯、合膝掩襠、擺扣锳泥、穩(wěn)如坐轎、豎掌塌腕、掌如握球。 三忌:閉氣、拙力、挺胸提腹。 動作解說 一、預備式:周身放松,目光平視前方(圖1)。 二、起式:身體下蹲,右腳向前锳出一步成扣步,雙掌上提至小腹,右掌向前穿出。掌心都向上(圖2)。 三、轉(zhuǎn)掌式(單換掌):重心向右腿移,右掌向下拿,同時擰腰填肩,左掌自腹部水平向右后方鉆,掌心向上(圖3);左腳向前上一步成擺步,左掌自右向左上方轉(zhuǎn),高與肩平,右掌稍回收至左肘處(圖4);上右腳成扣步,左掌繼續(xù)轉(zhuǎn)至與肩平展,塌腕,掌心對外,同時右掌跟左掌轉(zhuǎn)放至左肘下方,眼看食指指尖(圖5)。 這幾步是八卦掌的锳泥步,走幾圈再換掌,每一個招式都可以從此式變出。八卦掌是左右互練,為節(jié)省篇幅,這里只介紹一邊的練法。 四、單撞掌:重心移至右腳微扣,左腳向后開半步(在圓圈線上),同時左掌向下拿成俯掌,右掌掌心向上(圖6);右腳向前上一步,左腳跟進半步,同時左掌回拉,右掌順左肘下方向前撞出,勁力要順(圖7)。 五、單換掌:扣右腳,外開左腳,同時右掌收回到肋一側,左掌向下拿與圖6相同,唯方向相反(圖8),大多招式都由轉(zhuǎn)掌式向下一拿變出;右腳向前上一步,左手收回前胸,右掌里合,同時擰腰填肩(圖9),右臂向外擺出去,勁力要整(圖10)。 六、雙撞掌:雙腳向左后方轉(zhuǎn),同時雙掌自下向上弧形揉出至前胸(圖11),右腳向前上一步,同時左腳跟進半步,雙掌向下一按再向前撞出(圖12)。 七、倒卷簾:參見圖7、8,落勢成圖13。右腳向前上一步(扣),左腳微轉(zhuǎn),同時右掌自左肘下方穿出再上托,左掌收至腋下(圖14),左腳向外開一大步,成弓步,同時雙掌下分,左掌在頭上方,眼看右邊(圖15)。 八、開弓掌:變左實右虛步,同時左掌收回肋一側,右掌向前上方撩出(圖16),左腳前進一步,同時右腳跟進半步,左掌向前推出(圖17)。 九、白蛇吞信:參見圖6(圖18),左掌回帶,右掌變劍指向前穿擊,同時提右膝成獨立步(圖19)。 十、風擺荷葉:參見圖6(圖20),右腳前上一步,左掌回帶,右掌順肘向一側扣握(圖21),雙掌平向后捋拽,向身后甩一整圈的同時轉(zhuǎn)身,左腳向后開一步成馬步(圖22)。
 十一、金絲盤柳:左掌自下向上向外掛,成虛步(圖23),右腳前進一步(扣),左腳跟半步,右掌向前撩擊對方襠部,左掌在右耳一側(圖24)。 此式與仙人摘茄大致相同,故略去仙人摘茄一式。 十二、反背掌:先扣右腳,開左腳,同時右掌收回,左掌向圓心方向撩掛(圖25),右腳向前上一步成前八字步,右掌穿至左掌處,雙掌同時下分,力達掌根,眼看右側(圖26)。 十三、鉆子鉆天:左腳向前上一步成擺步,同時左掌向圓心擺掛(圖27),右腳向前扣一步成前八字步,左掌下按,右掌自下向上撩擊,眼看右掌(圖28)。 十四、纏腰掌:左腳后插一步成弓步,右掌收到肋一側,左掌掌心向上圍腰向后轉(zhuǎn)(圖29),右腳微扣成弓步,左掌圍身旋轉(zhuǎn)一周向右側摟出(圖30)。 十五、獅子滾球:右腳回收成虛步,左掌弧形向下,變掌心向上,高與心口齊,右掌弧形向上變?yōu)檎菩南蛳?,兩掌掌心相?圖31)。 十六、獅子撲球:右腳回收半步成虛點步,同時雙掌下按至腹部,右腳前進一步,左腳跟進半步,雙掌同時向前撞出(圖32)。 十七、鷂子穿林:右腳微扣,右掌向前穿出,左掌在右肘一側(圖33),轉(zhuǎn)身,左腳向一側開一步成仆步,雙掌同時向下分,左掌向一側撥(圖34)。此式又叫四門斗,即打四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