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和中國大多數(shù)城市一樣,蘇州也正經(jīng)歷著發(fā)展的“大躍進”,生活的壓力使現(xiàn)代都市人常常在情緒上患“傷風”。還好,在這個城市的某些角落,散落著各種各樣的特色小店,他們擁有不同的主題和風格,但卻具備著許多相同的特質(zhì):安靜、創(chuàng)意、包容、溫暖,擁有食物、音樂、書籍、電影、植物、寵物,以及溫和親切的主人。它們可以撫慰每一個疲憊的靈魂,收留每一個擱淺的夢想,帶來安寧和希望。在這里,每個人都可以如同孩提,毫無防備。 或許它們自己都不曾察覺,它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治愈著這個城市的傷痛。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開啟蘇州那些“治愈系”小店的溫情之旅吧! 治愈系 享受地中海的愜意時光 巷子里的陽光 地址:平江路254號 關鍵詞:大院 要找到這家店,需要你的一點好奇心。這家在平江路支巷里的小店,總會遇到不期然的客人。就像小店主人的性格一樣,“巷子里的陽光”從來不想過喧囂的日子,它只期望那些臭味相投的人來訪。 “剛開始,很多人都以為這是民居,不敢進來?!睘榇耍昀习逍ら_萍都是親自在門口迎客,微笑著示意可以進去探訪。通常,剛進去的客人會立馬被這兒的景致吸引,開拍起來。肖開萍并不介意,只是到客人臨走時說,“可以關注我們的微博哦!”待客人真的關注后,會立馬發(fā)現(xiàn),自己也被“巷子里的陽光”關注了。雖然肖開萍還有一份自己的主業(yè)(設計)要忙,但她有時還是會在微博上發(fā)布小店的最新變化。比如最近小店新辟了一道門,“有了這個玻璃框架,大家終于知道從哪兒進店了?!?/SPAN> 這家有點“莫名其妙”的小店,在剛開的歲月里,連結賬的地方都找不著。肖開萍說,“小店是一個朋友設計的,她是個理想化的人,不希望小店流露出一點商業(yè)味。”因此,當你走進通向小店的巷子時,你會看到一排青翠的竹子;走進小店,是一個充滿家居味道的陽光大院;在通往閣樓的曲徑上,會看到一扇充滿地中海風情的藍窗;天井上方有一個透明的玻璃頂棚,可以看見青天白日;在跟戶外相接的露臺上,可以眺望一層層重疊的小青瓦…… 如此精心打造的小店,用了肖開萍一年的時間。“我想要的感覺,是走在寬窄巷那樣隨意的感覺。它是簡單的、自然的、純樸的,可以讓人立馬放下疲憊和忙碌的,所以得像家一樣慢慢磨出來。” MORE 一次,帶朋友來小憩。朋友一眼看中二樓餐廳靠窗處的景致:白色的墻面上,簡潔的木窗格,透出綠意盎然的爬山虎。就這樣一幅“小畫”,讓人有充滿正能量的感覺。坐在這個小窗下,一邊聽輕音樂,一邊吃小餛飩,感覺超“有氧”。午后,從帆布椅子挪到藤椅,曬著暖暖的太陽,捧一本雜志,任思緒飄蕩。 |
|
|
來自: 蘇迷 > 《蘇州平江路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