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傳唐代南海一位女詩人創(chuàng)制此詩,后由一寺院方丈轉(zhuǎn)送王勃,王勃愛不釋 手,即寫小序,珍藏于不匣,又收入自己的詩集里,一百多年后,令狐楚發(fā)現(xiàn)此 圖詩,贊嘆不已,在河陽節(jié)度使任上,命隨從潘玄敏繪于縑上流傳至今。   讀法:
 圖中花上八個大字及中心處花枝間八個小字,以四字為句,環(huán)旋讀
 之,各得詩八首。讀詩略。   大花的讀法,取花瓣銜接處二字如“詞篇”“施宜”“馳傳”等八 處,從二字中間詩的起始字和落腳字,順逆讀得四言四十八句各一首。 總得十六首四言四十八句詩。如(回讀略):  詞分彩繪,義等簡筌。移時變代,壽益年延。  規(guī)天等地,引派分源。地輕透影,羽翠含鮮。  卑尊爾敬,志節(jié)斯全。眉分翠柳,賓約輕蟬。  螭辭掩映,鵲動翩聯(lián)。披云拂雪,戒后瞻前。  隨形動質(zhì),義衍辭編。姿疑素日,質(zhì)表芳蓮。  疲忘怨釋,怪滌瑕捐。枝芳表影,玉綴疑煙。  儀齊罔象,道配虛圓。闈閨謹守,暮早思虔。  漣漪配色,繡錦齊妍。垂芳振藻,月引星連。  緇磷異跡,澈瑩惟堅。厘毫引照,古遠芳傳。  馳光厘啟,設(shè)象堂懸。詩從禮閱,己后人先。  奇標(biāo)象列,耀炳光宣。施章德懿,陪合軀旋。  媸妍瘁盡,飾著華鉛。煕雍合雅,約隱章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