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幾位朋友的太太都曾要我?guī)Х▏哪趁瓢貒?,因為是老友,不好意思謝絕,但他們指定要買的那些大號新款的包包(價格接近“2個萬”),即便在巴黎也不太容易買,有一次為了買某型號的包包,我先后三次去了奧斯曼大道上的拉菲亞特(老佛爺百貨商店),別說耗時費力,每次來回的地鐵票就是12歐元喔……可在柜臺得到的總是一句彬彬有禮的回答“請下星期再來看看”。于是我打電話回國向朋友抱怨,問為何非要買那款包?朋友的太太在電話里說:“現(xiàn)在沒有幾個好牌子的包包是走不出去的,實在是不得不買啊……”
聽到這樣語態(tài)誠懇的表白,我很疑惑:她們究竟被何種壓力所迫?她們?yōu)槭裁础安坏貌毁I”?如今,奢侈品消費在部分國人中勢頭很旺,女士喜愛名牌包包成風,她們認為名牌包看上去華貴精美,可以顯示身價。現(xiàn)在不僅年輕一代女性是名牌包消費的主流,更多中老年女士也加入了購買大軍,她們大致相同的心理是:如果肩挎著最新款的一線品牌包包外出,感覺特別良好,心里就會產(chǎn)生高人一頭的快感:我的包包比她們的包包都新款、都昂貴,自然就高出她們一籌。事實上,2萬元的塑制品包包和20元的尼龍包包,使用功能是一樣的,滿足某種心理需求才是主因。 奢侈品消費人群中的女人主要有兩種,一種的確是社會上的富女,她們有閑有錢。富女要獲得高貴感,必須拿出擁有和支配財富的證明,女人的消費能力自然就是最有說服力的佐證。而曾經(jīng)貧窮而今富有的人,更喜歡表現(xiàn)自己的闊綽。歷史上的楚霸王項羽,攻占咸陽后,有人勸他即刻定都,可項羽急于回江東,他說:“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看來今人炫富顯貴的心理,與2200多年前的項羽是相通的。 而另一類消費女是大宗,她們其實只是普通的工薪族,平時的日常家用、房貸等都開銷不小,但她們?nèi)匀粫潞菪幕ㄒ淮蠊P錢去買名牌包,她們的心理動因是:“別人有的我也要有?!薄氨仨氁袔准玫贸鋈サ男蓄^”。于是,明明知道這包包的成本僅僅是其價格的百分之幾,仍會一擁而上去購買,看到別人亮出名包,她們會心生強烈的羨慕感。對于這些女性消費群,你對她們談理性消費,講女性的自尊自強,詮釋人的內(nèi)在品位更重要等理念,一概無效。究其原因,是擺闊炫富的心理來源于一種內(nèi)心的補償需求。 莎士比亞有一句臺詞,青春是一場夢,醒來時它已無影無蹤。我朋友的太太就曾說過,她們這一代人的青春都是浪費的,一晃人已半老了。而像這種抱著青春有悔,悔之深切的女人,是海量的,試問,有幾個女性是真正“青春無悔”的呢?不少女士心里都有隱約而揮之不去的虧欠感,覺得自己過往的歲月是虛度了。所以,購各種奢侈品,買名貴包成為了一種補償通道。女人最注重的是別人怎樣看待她、評價她,她們生活的目的,是為了贏得別人的高看。她們在艱難地活給別人看……可背上高檔包真的就顯得高貴了嗎?當你背著名牌包上街的時候,人們是否高看你了呢?“誰知道這包包是真的假的呢?”聽到這話,傷心呵! |
|
|
來自: tuzididie > 《心理衛(wèi)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