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黃筌(903-968)一作(約903-965)。五代后蜀杰出畫家。字要叔,四川成都人。幼好繪畫,十七歲為前蜀王衍時(shí)畫院待詔。聰明有奇能,刁光胤入蜀教授其竹石花雀,又學(xué)孫位畫人物、龍水、松石、墨竹,山水師鄭虔、李升,鶴師薛稷。取諸家之長,皆曲盡其妙。在孟蜀廣政間年間,蜀主曾命筌寫鶴于偏殿之壁,筌畫“警露者、啄苔者、舞工者、梳翎者、唳天者、顧步者,精采態(tài)體,極為生動(dòng)。蜀主嘆賞,遂稱“六鶴殿”。畫有《春山圖》、《秋山圖》、《山家晚景圖》、《山居詩意圖》、《瀟湘圖》、《八壽圖》等。作品列入《宣和畫譜》的有《桃花雛雀圖》等四十九件。
圖中畫水邊數(shù)石疊起起的岸上,所有景物,其上都布滿積雪,皚皚一片,柳枝竹葉亦在積雪中努力伸展。池塘上,霧氣一片,水天一色,一片清寒靜寂的景致,在靜寂中又寓有生機(jī)。畫中筆法奇峭,精細(xì)而又簡潔,石的畫法簡練含蓄,竹樹則枝葉具體,而寒鳥和雙鴨則更生動(dòng)傳神。畫中用墨潔凈,設(shè)色簡淡,是一種與其精工富麗完全不同另一種畫風(fēng)。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