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意拳據(jù)傳為宋代名將民族英雄岳飛所創(chuàng),岳飛剛毅多謀,勇冠三軍。自幼隨名師周侗習文練武,隨陳廣習刀術、槍術,尤精大槍術。在長期抗金戰(zhàn)斗中,化槍為拳,訓練將士。此拳剛猛狠毒,奇快無比。意到拳到,變化無窮。實戰(zhàn)中遠可用槍,近則用拳。后岳飛被害,此拳隨之銷聲匿跡,鮮有所傳。
明未清初,山西姬際可,訪名師于陜西終南山,遇異人指教,授予《岳武穆拳譜》朝夕研練,盡得其妙,中年時期,因參加抗清復明,隱居少林寺 10 年,傳藝于河南馬學禮。
河南馬學禮,回族,洛陽人氏,河南心意拳祖師, 13 歲時每天放羊于廛河中游“十方院” 遇一隱士(據(jù)傳為姬際可)身高八尺,目朗神健,須發(fā)皆白,傳授以“神拳” 7 年時間,口傳身授。馬 學禮盡得其傳。一天,姬師祖告訴馬學禮;“我將遠去,你要努力苦練”, 10 年后可到少林寺試功。
馬學禮寒暑春秋,朝夕苦練,心意神志,全身經(jīng)絡,無不貫通。 10 年后遵師命去少林寺試功,少林老方丈看后頗為滿意,講“我與你師乃為好友,知你必來試功“。馬學禮藝成后,為謀生計,保鏢十年,從未出過差錯。應河南知府邀請,任職府衙都夫 10 年。老年返回家鄉(xiāng)傳授“心意拳”。 從學者甚多,著名者有,張志誠,馬興,馬三元。馬興支脈在洛陽傳承至今,張志誠支脈流傳最廣、如今無論河南、陜西、山西、安徽、上海、香港、珠海等國內(nèi)外各地心意拳基本都屬于張志誠支系。
馬三元支脈主要在漯河 呂瑞芳 老師家傳;其傳承為:馬三元 孫河 丁四 呂金梁 呂青魁 呂瑞芳 李洳波、李有為等 李建鵬、張全紅、康春生、魏大鵬、李世文等
買壯圖大師,回族,河南魯山縣人,自幼得其舅父心意拳正宗傳人一代名師張聚親授心意拳,數(shù)載苦練,功夫爐火純青,登峰造極,中原地帶,人人敬之,威名遠播。 近代主要代表傳人有;丁兆祥、安大慶、尚學禮、李海森、袁風儀、呂瑞芬、于化龍、 李洳波 等人
心意拳一直在部分回民中傳授,擇徒很嚴,發(fā)展比較慢,較好的保持了心意拳原有的風貌。動作簡單,功用無窮,定式為樁,動式為拳,內(nèi)涵豐富。沒有整套的對練和單練套路。心意把、一個動作為一把、 十大形、一個動作為一形。練習時要求;周身協(xié)調(diào),內(nèi)外合一,要求全身上下,一動無有不動,一停無有不停,一合無有不合;在內(nèi)要求;“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在外要求;“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 ” 。 一舉一動要做到全神貫注意念集中,勁力裹含,蓄而后發(fā),發(fā)力要有火燒身的靈勁與爆發(fā)彈性力。身形六勢要求;一身呈六勢雞腿、龍腰、熊膀、鷹捉、虎抱頭、雷聲六勢合一。一身含五勁踩、撲、裹、束、決五勁合一。束身起,長身落。手隨意發(fā),力隨聲落。起勢快如龍卷風,腳出必定踩中門,發(fā)力要剛、猛、狠、毒、快,外似剛猛、實則內(nèi)柔,周身動作高度協(xié)調(diào)配合,發(fā)力猛而有彈性,動做迅猛而靈活。外形、內(nèi)意通達、順暢,肢體、氣血強健、柔活。因此。習練心意拳在健身和技擊方面都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心意拳,自古就與太極拳和八卦拳并稱為中國上三門拳法。心意拳、六合心意拳、心意六合拳、形意拳,是一個拳種不同的四個名稱。此拳由山西永濟尊村姬龍峰始祖開創(chuàng)以來,歷經(jīng)四百六十多年的發(fā)展,名稱按序有:神拳、守洞神技、無手拳、守洞塵技、六合心意拳、心意六合拳、心意拳、意拳、六合拳、五行拳、行意拳、形意拳等名稱。這是心意拳在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在不同年代、不同師傳的情況下出現(xiàn)的不同名稱。心意拳從古發(fā)展到今天,已有山西:車派、宋派、祁縣派;河北:劉派(劉奇蘭)、郭派(郭云琛)、李派(李存義)、尚派(尚云祥)、王薌齋的意拳,后來稱大成拳;河南、上海、香港等地的心意六合拳的不同流派。各派風格均有其特點,各自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各派雖然風格不同,但拳理拳法是一致的,共同據(jù)守著一個拳譜:《守洞塵技》、《六合心意古拳譜》。古訓曰:“師傅可以改拳,但絕不以改譜?!?,就是心意拳前輩警示后人在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傳授中,不致離譜太遠。一代宗師、技擊家王鴻先生,就時常告戒其弟子“字典就是老老師!拳譜就是老老師!不管是誰,資歷有多老,地位有多高,只要其言行不符拳譜,就不是心意拳真正的傳承者,是極其可悲和錯誤的!"
拳的名稱,有全稱和簡稱。中國山西六合心意拳,簡稱心意拳。游身八卦連環(huán)掌,簡稱八卦掌。八卦掌由于風格不同有:程式(程庭華 )、尹式(尹福)。又如太極拳,古稱長拳十三式。太極拳在武學史上出現(xiàn)最早的有,張三豐太極拳、王宗岳太極拳、新近考古挖掘發(fā)現(xiàn)的山西傅山太極拳、河南陳式太極拳及其派生的楊式(楊露禪)、武式(武禹讓)、吳式(吳鑒泉)、孫式(孫祿堂)等太極拳。
無論各種名稱的心意拳、八卦拳、太極拳,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嚴密的師承關系下,一脈相傳,而形成了同一拳種而不同的風格??锤骷业膸煶袌D譜,就可以證明這一觀點。正由于歷代杰出人物和傳承風格的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和不同的修煉方法,以至產(chǎn)生了不同的名稱。綜上所述,心意拳各種不同名稱,都是隨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各派杰出人物的習武心得而產(chǎn)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