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張燕峰 第一次吃湯圓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那時我們全家還居住在鄉(xiāng)下。由于我要參加4月底的自學考試,可臨近考期還沒有借到教材,幾經(jīng)輾轉,終于打聽到市里有一家專賣自學考試教材的書店。于是新年剛過我便痛下決心,一定要去市里買教材。 當我把打算告訴父母時,沒想到卻遭到了他們的反對,母親說:“市里人那么多,地那么大,你一個姑娘家如何找得著,遇到壞人怎么辦?”接著,母親便把道聽途說來的那些駭人聽聞的故事整合,加以自己的想象補充,活靈活現(xiàn)地描述出來。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我心里竊笑母親編造的那些荒誕細節(jié),可父親卻以不容置疑的口氣說:“我去給你買,我對市里比較熟悉!” 第二天父親起了個大早,搭乘鄉(xiāng)人的汽車去了市里。一整天我都心神不寧,我的心一會兒被買回教材來的喜悅填得滿滿,一會兒又被沒有買上教材的失落掏得空空。 日落時分,鄉(xiāng)人的汽車喘息著停在了家門口,父親走下車來,看見父親的包鼓鼓的,我心頭的陰云一掃而光,急急地迎上前去,迫不及待地問道:“爸,買到了嗎?”“沒有買上。”父親平靜地回答,并沒有停下腳步。剛剛散盡的陰云瞬間又聚攏而來,轉眼間又變成一塊堅硬的巨石壓在我心上。 進了屋之后,父親從包里掏出一包東西,遞給正在灶臺邊忙碌的母親,說:“滿大街都是賣湯圓的,咱也嘗嘗?!贝赣H坐定,我遞上了茶水和毛巾,父親望著我遺憾地說:“打聽了好多人,都不知道有這樣一家書店,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問又沒有你需要的書。后來又折到了橋東的新華書店,仍然沒有。” 父親這樣輕描淡寫地說著,可看著他疲憊不堪的樣子,我不難想象在城市熙攘的車流人流中,父親是怎樣卑微地攔住路人,態(tài)度謙恭地詢問。也許遭了人家的白眼,父親也不計較又轉向另外的人打聽;在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回答之后,父親又是怎樣抱著“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念頭,邁著匆匆的腳步,身影淹沒在城市喧囂的人流里…… 母親端上了煮好的湯圓,父親一改往日溫文爾雅的吃相,狼吞虎咽地吃著。見狀,母親一問才知道,父親一整天竟然沒有吃一點東西。我的眼淚悄悄地漫上眼眶,又悄悄地滾落在碗里。這是我第一次吃湯圓,但這湯圓是什么餡我卻不曾留意,吃在嘴里,一點味道也沒有,只是覺得心里澀澀的,喉嚨哽哽的…… 又是一年元宵節(jié),老公從超市里買來了好幾種餡兒的湯圓,皮兒爽滑可口,餡兒清香撲鼻,可我仍然懷念第一次吃湯圓的經(jīng)歷。二十年過去了,父親的身體佝僂了許多,腳步蹣跚,每每看著眼前的垂垂老者,我的腦海里便不由得閃過一幅幅畫面:喧鬧的城市街頭,洶涌的人流里,一個滄桑的鄉(xiāng)下男子滿臉堆笑,語調謙卑,熱切地向著路人詢問,很快他的身影便融入川流不息的人流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