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方治療經期諸癥驗案6則 1.百合地黃湯合酸棗仁湯治療經行失寐 治法:養(yǎng)陰安神。方劑:百合地黃湯合百合知母湯、酸棗仁湯加味。 百合30克 2006年2月10日二診。進藥一劑,夜寐達7小時,精神極佳,口臭,舌脈如上。 中藥守上方加茵陳12克,7劑。 按語:百合地黃湯是《金匱要略》治療“百合病,不經吐下、發(fā)汗,病形如初”的方劑。百合病的臨床表現(xiàn),有類似于現(xiàn)代的神經官能癥,屬于陰虛內熱類型的病癥。百合地黃湯中,百合養(yǎng)陰潤肺,清心安神,《日華子》稱其“安心,定膽,益志,養(yǎng)五臟”,現(xiàn)代藥理也已經證實其具有鎮(zhèn)靜催眠作用;生地清熱養(yǎng)陰,《珍珠囊》稱其“涼心火之血熱,……除五心之煩熱?!庇纱丝梢姡俸系攸S湯具有鎮(zhèn)靜安神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陰虛血熱引起的煩躁失寐,治療當以養(yǎng)陰清熱安神為首務,此方與養(yǎng)陰安神的酸棗仁湯相伍,就是一張十分對證的方劑,用后如霧露之清滋,潤物而無聲。 2.柴胡桂枝干姜湯治療經行乳脹 鄭某,31歲,2006年2月13日初診。月經后期,30~50天一潮,經量正常,經色鮮紅,偶夾血塊,經前半月乳房、小腹脹痛,伴莫名性情煩躁郁怒,帶下不多,納可,小便頻,大便正常。前3個月曾連續(xù)經前肌肉注射黃體酮針催經。末次經期1月9日來潮。性激素檢測:FSH、LH、E2、P、T、PRL均在正常范圍。生育史:1-0-2-1。婦科檢查:外 陰(-),陰道通暢,子宮頸輕炎,宮體后位,大小正常,活動,質中,無壓痛,兩側附件無壓痛。舌淡紅,苔薄白,脈細。 治法:疏肝調氣,清熱散結。方劑:柴胡桂枝干姜湯加味。 柴胡10克 2006年2月21日二診。月經2月17日來潮,經量正常,經色鮮紅,今量已減,無痛經,乳脹消,性情已平和,舌脈如上。 中藥守上方去丹皮,加白蒺藜10克、郁金10克,7劑。 2006年3月1日三診。月經7天凈,小便頻數(shù)。舌淡紅,苔薄白,脈細。 柴胡10克 2006年3月8日四診。心情舒暢,壓抑感全消,未見乳房脹痛,小便次數(shù)已正常,多夢,舌脈如上。 中藥守上方加合歡花10克,7劑。 按語:柴胡桂枝干姜湯是《傷寒論》治療“傷寒五六日,已發(fā)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的方劑。方中含有小柴胡湯、栝蔞牡蠣散之意,故可以用來疏肝軟堅散結,用方中的桂枝疏肝,是特殊的用法,其實,《本草經解論》中已稱其“入足厥陰肝經”,“辛溫則暢達肝氣”,適用于郁而不熱,阻而見病者,如經前胸脅小腹脹痛等,用量宜輕,3~5克左右。《女科精要》治產后脅痛,用“四君子加柴胡、薄、桂”即是。 3.柴胡桂枝湯治療經行寒熱往來 陳某,46歲,1996年12月15日初診。經前10天陣發(fā)性全身發(fā)冷,隨后發(fā)熱約10年,直至月經來潮之后,上述癥狀方消失,伴倦怠,口苦或口淡,噯氣。月經周期定,經量不多,經色紫,2天凈,無痛經。天氣寒冷時兩手指常常蒼白發(fā)冷,面部色素沉著明顯已6年。末次經期11月25日來潮。舌稍淡,苔薄白,脈細軟。 治法:和解少陽,調和營衛(wèi)。方劑:柴胡桂枝湯加減。 桂枝6克 1996年12月18日二診。末次經期12月17日來潮,經行寒熱往來現(xiàn)象消失,經量不多,色淡紅,噯氣,舌脈如上。 治法:和血調經,佐以解肌。方劑:荊防四物湯加味。 熟地12克 按語:柴胡桂枝湯是《傷寒論》治療外感之后太陽、少陽證俱微的方劑。該案每每經前10天陣發(fā)性全身發(fā)冷,隨后發(fā)熱約10年,誠非感邪而太陽、少陽合病,然觀其臨床表現(xiàn),兩者卻有暗似之處,故借方而用,不意中鵠。十年之疾,一劑完功,非仲景之方不能勝此任。 4.葛根加半夏湯治療經期頭頸疼痛 張某,31歲,2005年5月19日初診。2年來無明顯誘因下月經前后出現(xiàn)頭額、頸項疼痛,頭暈,惡心嘔吐,持續(xù)3~4天左右,四肢無力,無痛經現(xiàn)象,月經周期30~45天一潮,經量中等,經色鮮紅,無血塊,6~7天凈。帶下多色淡黃。末次經期5月11日~5月17日。17日頭痛惡心嘔吐,飲食不進,就診時仍惡心嘔吐,口淡,頭痛已除。舌紅,苔薄白,脈細。 治法:清肝和胃。方劑:橘皮竹茹湯加味。 陳皮12克 服藥1劑,嘔吐即消失。 2005年6月7日二診。月經6月6日來潮,經量不多,今天頸部、前額疼痛明顯,心煩,但無嘔吐,口稍淡。舌略紅,苔薄白,脈細。 治法:疏風舒筋剔絡。方劑:葛根湯加味。 葛根15克 2005年6月10日二診。頸項、頭額疼痛驟然減輕,心煩已除,舌脈如上。 中藥守上方加絲瓜絡10克,3劑。 按語:葛根湯是治療“太陽病,項背強,無汗惡風”的方劑,以其能疏解太陽表邪,升津液,舒筋脈之故,而葛根加半夏湯是治療“太陽與陽明合病者,不下利,但嘔”的方劑。運用六經辨證以葛根湯治療頸項疾病的成功報導可以見到。此案雖為經期頭頸疼痛,伴惡心嘔吐,飲食不進,通過辨證,仍可以從太陽經入手論治。由于分經明確,所以取效迅捷。 5.侯氏黑散治療經后眉棱骨痛 張某,29歲,2005年12月26日初診。因原發(fā)不孕6+年于2005年6月3日開始就診,婦科檢查發(fā)現(xiàn)子宮偏小,三徑之和10.2cm,右側附件炎,輸卵管造影后發(fā)現(xiàn)左側輸卵管通暢,右側輸卵管通而不暢,抗透明帶抗體陽性。末次經期12月22日來潮,經量中等,3天凈,經后眉棱骨疼痛2天,噯氣。舌稍紅,苔薄白,脈細。 治法:補氣血,疏風清肝,利頭目。方劑:侯氏黑散加減。 菊花10克 2005年12月31日二診。服藥之后,眉棱骨疼痛即消失。 按語:侯氏黑散是《金匱要略》“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的方劑。方中參苓術歸芎補益氣血,菊、防、桂、辛疏風解肌,黃芩清熱于上,干姜散寒于中,桔梗輕清上行,牡蠣重鎮(zhèn)下潛,礬石收斂除濕,全方是一張補益和疏解、清熱和散寒、上行和下潛同組的方劑。此方的使用,大都屬于風邪引起的在表在上的痹、痛、暈等癥。該案經后眉棱骨疼痛,屬于血海已虛,肝火上擾清空,用侯氏黑散配伍清肝火,利頭目的藥物,一舉而愈。 6.烏頭桂枝湯治療經行身冷 蘇某,26歲,2005年12月15日初診。因原發(fā)不孕3年、子宮內膜異位癥、兩側輸卵管不完全性梗阻就診。月經12月12日來潮,經量稍多,今經量已減少,伴全身發(fā)冷,小腹冷。舌稍紅,苔薄白,脈細。 治法:溫經化濕散寒。方劑:烏頭桂枝湯合甘姜苓術湯。 川烏6克 2005年12月23日二診。服藥之后身腹冷即除。 按語:烏頭桂枝湯是《金匱要略》治療“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的方劑,此方由桂枝湯加烏頭而成,桂枝湯和營解肌,烏頭溫里散寒。此案為經行身冷癥,此也緣由營衛(wèi)虛,陽氣不足,寒濕停留之故,以烏頭桂枝湯合治療“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的甘姜苓術湯,方證相合,故療效如響。 發(fā)表于《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6年11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