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方治療妊娠皮膚瘙癢疾病驗案3則 1. 初診:2006年11月28日。周某,25歲,妊娠41天,全身出現蕁麻疹已經半月,以軀體、四肢為主,瘙癢難受,時隱時現。舌淡紅,苔薄白,脈細滑。 治法:疏風解肌和營。 葛根12g 二診:2006年12月1日。蕁麻疹時輕時重,惡心,舌脈如上。 治法:疏風解肌,和營降逆。 葛根12g 三診:2006年12月6日。服藥期間蕁麻疹逐日好轉,今日已經完全消退,惡心口淡,多唾,舌脈如上。 治法:疏風和胃降逆。 香附6g 四診:2006年12月17日。蕁麻疹未再復發(fā)。 按語:葛根湯是治療“太陽病,項背強,無汗惡風”的方劑,以其能疏解太陽表邪,升津液,舒筋脈之故,而葛根加半夏湯是治療“太陽與陽明合病者,不下利,但嘔”的方劑。該案為妊娠癮疹,全身瘙癢難耐,此為風客營衛(wèi),以葛根湯疏風解肌和營,一診后癥減,二診時因患者出現惡阻,改為葛根加半夏湯佐蟬蛻、白蒺藜、防風,5劑而安。有人對葛根湯的抗過敏作用進行研究,證明葛根湯能顯著抑制小鼠耳異種被動皮膚過敏反應及小鼠同種被動皮膚過敏反應,阻止大鼠肥大細胞及顱骨骨膜肥大細胞膜顆粒,并能拮抗組胺對豚鼠離體回腸的收縮反應。這是葛根湯治療蕁麻疹的藥理依據。 2.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治療妊娠癢疹 初診:2006年2月6日。李某,29歲,妊娠2個多月,渾身瘙癢半個月,腹部及背部可見片狀皮疹,手及足部皮疹略少。舌淡紅,苔薄白,脈細。 治法:宣表涼血,清利濕熱。 炙麻黃6g 二診:2006年2月7日。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堿性磷酸酶均在正常范圍,舌脈如上。 中藥守上方續(xù)進7劑。 三診:2006年2月27日。服藥之后,皮疹瘙癢均消失。日來咳嗽,流涕,少痰,舌脈如上。 治法:清熱宣肺,化痰止咳。 炙麻黃6g 按語: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是治療“傷寒瘀熱在里,身必黃”的方劑,以其有辛散表邪,宣發(fā)郁熱之功。后世借此方的功效治療因風熱或濕熱引發(fā)的皮膚瘙癢諸疾,屢見成功報導,而按文治療“傷寒瘀熱在里,身必黃”者反寡。可見,對于方劑的發(fā)明使用有時比原旨更為重要。妊娠瘙癢癥多發(fā)于妊娠28~32周,但亦有早至妊娠12周者。該案全身皮膚見散在及片狀紅色小丘疹,夜不能寐,口干,證屬風濕熱郁于肌表,故以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宣表涼血,清利濕熱。刺蒺藜味苦、辛,性平,《本草蒙荃》稱其“治遍身白癜,瘙癢能難當。”地膚子、白鮮皮清熱燥濕止癢;蟬衣可以搜風剔絡以止癢。 3.升麻鱉甲去雄黃蜀椒湯治療妊娠癮疹 初診:2006年12月22日。方某,34歲,妊娠45天,寐中渾身瘙癢8天,搔抓時起疹,疹色紅,時隱時現,偶有惡心嘔吐痰涎,口甘,二便正常。舌淡紅,苔薄白,脈細。 治法:涼血化瘀,和胃降逆。 升麻9g 二診:2006年12月25日。服藥之后,癮疹及惡阻、呃逆均見減輕。B超示宮內活胎7周余,舌脈如上。 中藥守上方加蟬蛻5g,4劑。 三診:2006年12月30日。癮疹瘙癢消失3天,昨晚身上微癢,惡阻續(xù)減,舌脈如上。 中藥守上方續(xù)進5劑。 此后隨訪一個月,癮疹未再發(fā)生。 按語:升麻鱉甲去雄黃蜀椒湯是治療“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的方劑。王安道說:“仲景雖有陰毒之名……非陰寒之陰,乃感天地惡毒其氣入於陰經,故曰陰毒耳?!笨梢婈幎臼歉杏谕饨缧皻舛l(fā)的一種疾病。該案為妊娠癮疹瘙癢不愈,疹色鮮紅且每發(fā)于夜時,此乃風侵于陰血,血份有熱之象。中醫(yī)素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說,故案中用升麻、甘草清熱涼血,鱉甲、當歸活血消風,加二陳湯、佩蘭、藿香、砂仁者,以化痰濕和胃。一診癥退,二診加蟬蛻者,取其既可助疏風之力,又可療惡阻,《常見病驗方研究參考資料》即用蟬蛻3克,燒灰調開水服,三診癮疹瘥。 發(fā)表于《山西中醫(yī)》2007年第4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