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 痛經3例 案 2002.3.23 陳某,13歲,原發(fā)性痛經一年多,伴嘔吐、出冷汗,月經后期,經量不多,每次需服用鎮(zhèn)痛藥物治療。末次經期3月1日來潮。舌淡紅,苔薄白,脈細。 治法:調和氣血。 方劑:鹿參湯(經驗方)加減。 鹿銜草15克 月月舒每次1包,每日3次沖服。 2002.4.5 末次經期4月2日來潮,無痛經,經量正常,倦怠。舌脈如上。 圣愈湯加益母草12克、香附6克、仙鶴草15克、阿膠(烊沖)10克,3劑。 按語:鹿參湯系先師吳國棟主任創(chuàng)制的治療痛經的方劑,藥有鹿銜草、丹參、當歸、川芎、蒲黃、五靈脂、延胡索、川楝子、香附、益母草?!兜门浔静荨贩Q梔子“得良姜,治寒熱腹痛”,近人單味梔子外用治療扭挫傷疼痛,可見梔子是可以治療痛癥的。重用炒梔子30~50克對多種證型的痛經有良效,但胃寒便溏者忌用。 案 2005.3.1 林某,29歲,痛經12年未愈,經量時多時少,有血塊,伴惡心嘔吐,出冷汗,甚時暈厥。月經后期7~20天,7天凈,帶下量多,色白,質稠,無異味。平時怕冷,納少,夜尿頻。生育史:1-0-0-1。末次經期2月25日來潮。舌淡紅,苔薄白,脈細。 婦科檢查:外陰(-),陰道通暢,宮頸光滑,宮體后位,活動,質中,無壓痛,右附件壓痛,左側(-)。 治法:溫經化瘀止痛。 方劑:少腹逐瘀湯(《醫(yī)林改錯》)。 蒲黃10克 2005.4.19 月經3月20日來潮,無痛經,末次經期4月19日來潮,也無痛經,舌脈如上。 中藥守上方續(xù)進28劑,以鞏固療效。 案 (子宮腺肌癥) 2004.9.3 鄭某,34歲,3年前藥物流產胎物殘留行清宮術后,出現經行腹痛較劇,伴腰墜,便意頻,經量中,色暗紫夾塊,月經周期定。經前小腹脹墜,白帶量中。6個月前B超檢查:子宮肌層回聲增粗不均勻,提示子宮腺肌癥。CA 125檢測:121.6u/ml。生育史:1-0-4-1。末次經期8月27日來潮。舌淡紅,苔薄白,脈細。 婦科檢查:外陰(-),陰道通暢,宮頸光滑,宮體前位偏左,活動,質中,無壓痛,二附件無壓痛。 西醫(yī)診斷:子宮腺肌癥。 治法:理氣活血,清熱散結。 方劑:消癥湯(經驗方)。 半枝蓮15克 2004.9.23 月經今日來潮,經量不多,痛經較前減輕。舌脈如上。 治法:和血調經止痛。 方劑:鹿參湯(經驗方)加減。 鹿銜草15克 2004.9.27 月經已凈,無不適,舌脈如上。 治法:理氣活血,清熱散結。 消癥湯10劑。 2004.10.7 接近月經中期,無明顯不適。舌脈如上。 治法:補益肝腎。 方劑:助孕湯(經驗方)。 菟絲子15克 2004.10.11 治法:理氣活血,清熱散結。 消癥湯10劑。 2004.10.25 月經10月23日來潮,無痛經。舌脈如上。 以后仿照以上的周期調整藥物治療,連續(xù)觀察4個月,痛經消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