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老子曰:言有宗1,事有本,失其宗本,伎2能雖多,不如寡言。害眾者倕3,而使斷其指,以明大巧之不可為也,故匠人智為不以能,以時閉4不知閉也,故必杜而后開5。 【譯文】老子說:言論有宗旨,事物有根本,失去宗旨和根本,技能雖然很多,不如少言。為害眾人的巧匠倕,圣人使其自斷其指,以表明很大的技巧是不可以作為的,所以工匠們智慧不放在技能上,時常禁絕而不知禁絕,所以必然要杜絕而后再開拓智慧。 【說明】本節(jié)所述,是希望人們凡事要找到根本,而不要專注于技巧,如果只是專注于言論的技巧,或者是技藝上的技巧,那么就會失去宗旨和根本。與別人交流溝通,關鍵在于言論的宗旨、主題,如果只是專注于技巧,那么就會使別人莫名其妙、稀里糊涂。如果在器物上專注于技巧,就會失去器物的功用。那么技巧要不要?要,用智慧抓住宗旨和根本,尋求適當?shù)募记桑灰獙W⒂诩记伞?SPAN lang=EN-US> —————————————————— 【注釋】1.宗:(zōng樅)根本、主旨、宗旨?!豆茏印ぐ仔摹罚骸敖ó斄⒂校跃笧樽?。”《管子·水地》:“準也者,五量之宗也?!薄肚f子·應帝王》:“向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薄秶Z·晉語》:“禮賓矜窮,禮之宗也?!薄稄V雅·釋詁三》:“宗,本也?!薄渡裆畟鳌罚骸爸v說之日,正標宗旨。”這里用為主導思想、主要旨趣之意。 2.伎:(jì技)通“技”?!稌で厥摹罚骸盁o他伎?!薄对姟ば⊙拧ば≯汀罚骸奥顾怪?,維足伎伎?!薄豆茏印枴罚骸皢柲信星杉?,能利備用者幾何人?”《荀子·王制》:“案謹募選閱材伎之士?!薄痘茨献印さ缿罚骸肮适ト酥幨?,不逆有伎能之士。”這里用為技藝、本領之意。 3.倕:(chui垂)人名。相傳為中國上古堯舜時代的一名巧匠,善作弓、耒、耜等。《荀子·解蔽》:“倕作弓,浮游作矢,而羿精于射。” 4.閉:(bì碧)《書·大誥》:“予不敢閉于天降威?!薄豆茏印こ笋R》:“民之生也,辟則惠,閉則颣。”《管子·樞言》:“天下可秘,閉必固?!薄秶Z·晉語》:“閉而不通?!薄盾髯印げ黄垺罚骸耙婇]則敬而齊。”《史記·樂書》:“禮者,所以閉淫也?!边@里用為禁絕之意。 5.開:(kāi揩)《韓非子·初見秦》:“開地數(shù)千里。”《書·費誓序》:“魯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興,東郊不開?!敝T葛亮《出師表》:“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边@里用為開拓、擴展之意。 |
|
|
來自: 傳統(tǒng)文化網(wǎng)站 > 《精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