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營養(yǎng)學家麥卡完成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試驗:把一群小白鼠隨機分成兩組,一組為限量組,喂食量只有正常量的60%;另一組是對照組,可以自由進食。1000天后,限量組小白鼠的骨骼還在緩慢發(fā)育生長,平均存活期為1300天左右;而對照組小白鼠6個月后骨骼全部停止生長,平均壽命僅900天,而且腫瘤等疾病的發(fā)生率也比限量進食組高得多。這就是著名的”麥卡效應”。
李青蓮,人稱“青城山道人”,住在四川青城山上,以采藥為生。1939年時他154歲,耳聰目明,神清氣爽,時人驚呼其為“仙人”。當時,一些達官貴人對此極感興趣,他們多次派人請他下山,以示仰慕。在山下,一向清心寡欲的李青蓮,飽嘗山珍海味,歷代名肴。悲劇發(fā)生在二十天后,這位慣于早起的“仙人”到中午還未起身,去人一看,已悄然死在床上。尸檢證明,李青蓮各器官都沒有問題。嗟嘆之余,一位朋友用三個字總結(jié)了他的死因:“吃死了”。
無獨有偶,17世紀初,英國有個叫托馬·佩普的農(nóng)夫。他平日難得溫飽,卻活了152歲。倫敦皇族急于求覓長壽之術(shù),請他進宮傳經(jīng)送寶。這位老兄見餐桌上盡是美味佳肴,放寬肚皮盡情享用,猛吃了三個月之后便一命嗚呼了?;首逭垇懋敃r名醫(yī)哈維給老壽星進行尸體解剖后查出了死因:乃暴食所致。
梁章鉅《退庵隨筆·攝生》的“所食愈少,心愈開,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損。”是食多與食少利弊的最好總結(ji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