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夕之夜我在思念一位老母親,這位老母親從抗日的烽煙中走來,是一位巾幗英雄。誰曾想在耄耋之年,她卻在萬家燈火、闔家團圓的除夕夜承受著骨肉分離的痛苦。這怎不令人心酸、令人悲憤? 母親,這是一個十分偉大的名詞,她帶給我們的是血脈親情,是呵護關愛。在每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中都傾注著母親的心血,兩千年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這位孟母是多么讓人敬佩,她培養(yǎng)了一位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在歷史上還有一位孟母,她就是寫出《游子吟》這首詩的唐代詩人孟郊的母親,雖然史料中并沒有這位母親的任何記述,但是從兒子的詩中,一位有著深摯母愛的母親形象躍然紙上。 母親不但哺育兒女長大成人,而且總是用言傳身教的方式告訴兒女要做什么人、走什么路。大家都記得那位在南宋抗金名將岳飛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字的母親,在國家危亡之際,岳母教育兒子報效國家的義舉堪稱賢母的楷模,母教的典范。在北宋有一位大文學家范仲淹,在他的《岳陽樓記》中,寫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他這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憂國憂民的品格無疑是跟他母親的教育分不開的,這位歷史上的范母同樣令人敬佩不已。 母親,在我們小的時候,她總是保護著我們,讓我們健康地成長;當母親老了,我們就應該在身邊關心她,讓她在親情中享受一份快樂,因此那種人為地讓母親和兒女分離、親人不能相見的做法是不人道的,是極端殘忍的。 其實在一位老母親的心里,她并不一定認為兒女的關懷是特別重要的,在她的心里,兒女的健康安危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當看到自己的兒女受到誣陷、受到迫害時,那一定是她心中的巨痛。 母親是偉大的,母愛是無私的。孟郊在《游子吟》中寫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報答母親的恩情,都要善待天下所有的母親。 報答母親的恩情并不是要讓母親成為億萬富豪,善待天下所有的母親并不是要給她們送錢送物,而是要從道義上、精神上給予支持。 有的大貪官利用權勢,公款公車,前呼后擁,長驅(qū)數(shù)百公里,去吃一頓餃子,美其名曰看望慰問,他心里可想過這位老母親的遭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