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書法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世稱“祝京兆”,長洲(今江蘇吳縣)人,自幼就聰慧過人,五歲時能寫一尺見方的大字,九歲會作詩。弘治五年(1429)中舉,以后便久試不第,正德九年(1514),他被授為廣東興寧縣知縣,嘉靖元年(1522),轉(zhuǎn)任為應(yīng)天(今南京)府通判,不久稱病還鄉(xiāng)。 祝允明能詩文,尤工書法,名動海內(nèi)。他和唐寅意氣相投,玩世狂放。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并稱為“吳中四才子”。與文徵明、王寵同為明中期書家之代表。他的楷書早年精謹(jǐn),師法趙孟俯,褚遂良,并從歐,虞而直追“二王”,他的草書師法李邕,黃庭堅,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變化,風(fēng)骨爛熳。人稱:“枝山草書天下無,妙酒豈獨雄三吳!”《名山藏》說:“允明書出入晉魏,晚益奇縱,為國朝第一。”清代朱和羹《臨池心解》認(rèn)為:“祝京兆大草深得右軍神理,而時露傖氣;小草則頓宕純和,行間茂密,亦復(fù)豐致蕭遠(yuǎn),庶幾媲美褚(遂良)公?!弊T拭鞔碜魇恰短娋怼?、《箜篌引》、《赤壁賦》等。 祝允明草書摸魚兒詞一首,紙本,縱72.2厘米,橫26.3厘米。 鈐印:枝指道人、祝允明印。鑒藏印:湖帆審定。題識:摸魚兒。枝山。謝稚柳(1910-1997)書簽:祝枝山書摸魚兒詞。稚柳題。 此軸為祝允明自作《詠蘇臺八景小詞八闕》之一,這是典型的祝枝山草書??v橫逸宕,不計工拙,然在左揖右讓,墨花滿紙之中,點劃依舊蘊藉,節(jié)奏依舊舒展; 密不見其質(zhì)塞,疾不見其浮滑。其功力其境界其心緒,在信筆直掃中直瀉於紙面。文嘉評他的草書曰“點劃狼藉,使轉(zhuǎn)精神,得張顛之雄壯,藏真之飛動”。當(dāng)時人更推他為“國朝第一”,都不算過譽。 近代著名收藏家蔣風(fēng)白舊藏,鈐有吳湖帆糵定印記,并由謝稚柳題簽。 釋文:并輕舟,與君商話。且收掌中鉤釣。天空水闊風(fēng)光美,摸得魚兒多少。卻堪笑,癡呆老,得魚又向波中倒。釣還有道,在不淺非深,莫遲休息,更要收綸早。還聞?wù)f,此處越兵來到,亡吳蹤跡堪吊。只今淡水清如玉,還是越池吳沼。君且道:人間世,功名爭似安閑好。且開懷抱,便鮮煮肥鱸,滿傾香酒,萬事醉都了。摸魚兒。枝山。 祝允明草書五代譚用之《贈索處士七律詩軸》。 釋文:不將桂子種諸天,長得尋君水石邊。玄豹夜寒和霧隱,驪龍春暖抱珠眠。山中宰相陶弘景,洞里真人葛稚川。一度相思一惆悵,水寒煙澹落花前。枝山允明。
祝允明草書杜甫秋興詩軸,106.5×37cm。遼寧博物館藏。 釋文: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椗畽C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fēng)。波飄菰米沉云黑,露冷蓮房墜粉紅。關(guān)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枝山。 祝允明草書《歸去來辭》,立軸,水墨紙本,98.5×24cm。正德五年(1510年)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