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藿香為唇形科植物。主產(chǎn)四川、江蘇、浙江、湖南;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有栽培,多年生草本,高達(dá)1m,有香氣。莖方形,略帶紅色,上部微被柔毛。葉對生,心狀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5~11cm,寬1.5~6.5cm,邊緣有不整齊鈍鋸齒,下面有短柔毛和腺點(diǎn)。輪傘花序組成頂生的假穗狀花序;苞片披針形;花萼筒狀,具15條縱脈,5齒裂,有緣毛和腺點(diǎn);花冠淡紫色或紅色,2唇形,下唇中部裂片有波狀細(xì)齒;雄蕊4,伸出花冠外。小堅(jiān)果頂端有毛。花期6~7月,果期10~11月。生于路邊、田野。
藿香性味辛,微溫。歸脾、胃、肺經(jīng)。芳香化濁,開胃止嘔,發(fā)表解暑。用于濕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濕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吐瀉,鼻淵頭痛。用于濕阻脾胃、脘腹脹滿、濕溫初起;用于嘔吐、泄瀉等。若感受穢濁、嘔吐泄瀉之癥;用于暑濕癥;用于發(fā)熱惡寒、惡寒發(fā)熱、胸脘滿悶。
【藿香的繁殖及栽培管理】
一、繁殖
采用種子繁殖。
1.選地與整地。選排水良好,深厚、肥沃而疏松的砂質(zhì)壤土為好。每畝施廄肥1500kg作基肥,均勻撒在地里。深耕20~25cm,耙細(xì)整平,做寬1.2m的畦,兩邊挖排水溝。
2.種子繁殖
(1)采種。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留種。待種子大部分變?yōu)樽厣珪r收割,置于陰涼處,后熟幾日。打落種子,簸去雜質(zhì),貯藏備用。
(2)播種。春播或秋播均可。北方多于春季3月底4月初播種。在畦面上按行距25~30cm,開深1~1.5cm的淺溝,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nèi),覆土后稍加鎮(zhèn)壓,保持土壤濕潤。一般溫度在18℃左右時,10天左右即可出苗。每畝用種量為1kg。
二、栽培管理
1.間苗。苗高3~5cm時間苗。拔除細(xì)弱和過密的苗。苗高10cm左右時,按株距10~15cm定苗。
2.中耕除草。在間苗、定苗的同時進(jìn)行中耕除草,宜淺除或用手拔草。之后,再進(jìn)行2~3次。
3.追肥。定苗后,每畝施稀薄人畜糞水1000kg,助苗生長;苗高25~30cm時,再施人畜糞水1600kg或尿10kg。第1年收獲完后,每畝施廄肥2000kg、過磷酸15kg,開溝淺施,覆土后澆水。翌年春出苗后加強(qiáng)肥水管理。藿香種植2年后,因死苗較多,無保留價值,應(yīng)換地另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