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次參加了一位朋友的婚禮。妝后的新娘精致美麗,穿著白色拖尾禮服顯得優(yōu)雅動人,宴會廳璀璨的燈光都抵不過籠罩在她身上的光芒。
祝酒過后,幾位好友聚在一起閑聊。新娘就開始抱怨:“結(jié)婚妝扮太麻煩,為了找到適合又漂亮的婚服找遍了大街小巷,好不容易找到了這件,又餓了整整一個星期,才有今晚的效果。光是化妝就干坐了1個小時,更不提其他的準備。為了當最美的新娘,女人犧牲很大。男人多簡單啊,一套西裝搞定,隨便弄精神了就行。真是苦了我們女人,要是反過來多好!”
我笑著說:“有?。〉辉谶@,在黔南荔波布依族,那里結(jié)婚當天就是男人打扮梳妝,步驟也很繁復,世界之大,無奇不有?!?/p>

布衣族婚禮
朋友興致大發(fā),讓我講講荔波布依族男人如何做婚前打扮,似乎我說完她就能心里平衡。
盛裝加身的新郎 荔波布依族有各種各樣的風俗,僅布依婚嫁,就有不少禮節(jié),比現(xiàn)代婚禮繁復得多,并且各種禮節(jié)均具有不同的寓意,民族傳統(tǒng)婚禮是件很值得去看的事。當然,整場結(jié)婚禮節(jié)中“妝郎”一禮,讓人贊不絕口!
布依族古語有言:“子孫出自外家門”。每個布依族青年達到結(jié)婚年齡,大婚當天,都要由母親娘家的舅舅自頭到腳對新郎進行一番打扮,每一情節(jié)均有不同的祝賀用語,這一過程被布依族稱之為“妝郎”。

“妝郎”之意是指結(jié)婚青年自結(jié)婚之日起,不再是無憂無慮,靠父母生活的青年,而是一個肩負關(guān)心父母、養(yǎng)家育子責任的青年?!皧y郎”之禮是在新娘入門的當天晚上舉行。
“妝郎”時,家中直系親屬按輩分的高低分坐堂屋兩旁,由執(zhí)事者將新郎叫到眾親跟前,三稱三叩,執(zhí)事者按程序一一喊禮,母舅也依次給新郎穿上早已準備好的衣物。禮節(jié)分6部分,衣、冠、鞋、褲、帶樣樣不少,最后還要戴金花。
說到這,朋友忍不住笑,真辛苦了新郎官,竟要戴花!
每樣東西都是精心準備,表達長輩對新婚男子的祝福,是件很有意義的事,而且每個環(huán)節(jié)賦予的祝福語才最特殊。
首先是穿鞋,舅舅會拿出一雙皮鞋,一只只腳幫外甥穿好,并說“一雙皮鞋巧樣裁,四面合起好奇哉,左腳穿起登金榜,右腳穿起好運來。”

布衣族婚禮:拜堂
然后加冠時說“一頂冬帽色色新,周公制定到如今,自從今晚加冠后,朝廷皇榜中兒孫”
。穿衣時說“一件藍衫裁得髙,先裁衣袖后裁腰,今晚新郎來穿起,脫下藍衫換紫袍”
。穿褲時說“一條褲子三尺長,我今用來妝新郎,今晚新郎來穿起,子孫高中狀元郎” 。
他們把系腰帶稱為執(zhí)帶,腰帶的圖案主要有幾何圖案X形、
□形等,也有花草形圖案的,腰帶的一端有灑須。舅舅綁腰帶的時候要說“一根腰帶長又長,我今拿來奉新郎,新郎將來腰上系,眉清目秀賽君王”
。最后戴上一對小金花,寓意“一對金花,宜爾室家,新郎戴起,寶貴榮華” 。
新郎好不容易被“打扮”完了,還不能立即見到心愛的另一半,布依族人結(jié)婚時,新郎不迎親,只能由相好的男女青年到女方家迎接新娘。

布衣族婚禮
“戴假殼”,夫妻生活的開始
最痛苦的是,婚禮過后,新婚之夜,夫婦不得同房,新娘由陪嫁的姊妹們伴寢,三五天后新郎要“回門”,新郎則和親友們暢飲通宵。
臨走前,夫家要辦“發(fā)腳酒”,歡送娘家的送親人員,新娘脫下出嫁鞋便返回娘家。這一回,三年五載不回程也是常事,只有農(nóng)忙和節(jié)慶才會回來小住幾天。
朋友一陣唏噓,說:“還是漢族好哇!春宵一刻值千金,怎能在新婚之夜不同房呢!”
對布依人來說,結(jié)婚更多是一個形式,婚后新娘并不立即“坐家”,仍可回娘家過少女生活,但不能再同其他男性產(chǎn)生情感。新郎當然忍不住獨守空房的日子,于是,孕育了“戴假殼”的偷襲行動?!凹贇ぁ本褪且豁斢霉S殼為骨架,裹上了青布或蠟染布,形如畚箕、上飾彩纓的帽子。

布衣族婚禮禮品
“戴假殼”的時候得有人協(xié)助,自家的女眷選好日子,捎上禮品。趁著夜色,潛伏到女方家門附近,只要新娘單身出現(xiàn),便猛躍而上,強行抱住,扯下新人頭上飾巾,換上“假殼”。
盡管出其不意,但是新娘一旦驚覺,便會奮力掙扎,因此夫家女眷不時也會失手,只好屢敗屢戰(zhàn),乃至“竄通”女方家長,內(nèi)外協(xié)力才成功。
成功后,被戴上了假殼的已婚新娘,才終結(jié)了在娘家少女時代。即便對自由生活戀戀不舍,也只能吟唱著“白菜露地雪花盡,變成姑娘難上難。今日假殼頭上戴,別父母去無情房
”乖乖就范,從此回歸夫家,過上相濡以沫的正常夫妻生活。
朋友大笑,布依族的女生結(jié)婚后還這么難下手!
因為布依族的青年急著想嫁人,不等時機成熟,就早早打扮好,這就是愛的“待嫁”。
(作者:賈云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