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宋四家》卷,明,董其昌書,綾本,行草書,縱29.3cm,橫258.7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蘇、黃、米、蔡。天際烏云含雨重,樓頭紅日照山明。嵩陽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萬里情。綽約新愁生眼底,侵尋舊事上眉尖。問君別后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隴上巢空歲月驚,忍看回首自梳翎。開籠若放雪衣女,長念觀音般若經(jīng)。甓社湖中有明月,淮南草木借光輝。故應(yīng)剖蚌登王室,且莫行沙駐夕暉。桃李無言趁晚風(fēng),黃鸝惟見綠匆匆。人言九事八為律,儻有江船吾欲東。竹西桑柘暮鴉盤,特地霜風(fēng)滿倦顏。不用使君相料理,只緣塵土少青山。泛泛五湖霜氣清,漫漫不辨水天形。何須織女支機石,且趁嫦娥稱客星。斷云一片洞庭帆,玉破鱸魚霜破柑。好作新詩繼桑苧,垂虹秋色滿東南。欲尋闌檻倒芳樽,江上煙云向晚昏。須喚春風(fēng)吹散雨,明朝卻待入花園?;ㄎ慈_月未圓,看花待月思依然。明知花月無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憐。四家書以蘇米為熟境,黃蔡非串習(xí)者想當(dāng)近似耳。思翁書付孫廣。
款署:“思翁書付孫廣”??钕骡j“董其昌印”。鑒藏印鈐“隅庵”、“梅釴之印”、“李國松藏”、“高邕仁和”、“孟履珍藏”等。
此卷為董其昌臨唐、宋人七言詩十首,其中包括蘇軾、蔡襄、黃庭堅、米芾、張旭、周韻等人的詩。董氏在本幅后雖提及臨蘇、黃、米、蔡書法,但從書風(fēng)觀察,臨某一家書體的特征并不明顯,這正是董其昌書法創(chuàng)新的一面。他曾云:“臨書先具天骨,然后傳古人之神,太似不得,不似又不得。”
此卷書法蒼勁渾古,奇趣橫生,為董其昌晚年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