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雪
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涼風(fēng),冬聽雪。
心中若無煩惱事,便是人生好時節(jié)。 如果我有書屋,我叫它聽雪廬。 至少,在心里,我有一間屋子,是叫聽雪廬的。 聽雪,關(guān)鍵是在這個“聽”字。一下子就揪心了就動人了就安寧了。 不,不是用眼睛,那還太直接。太直接的東西,就少了委婉的意境。 如果是聽,用耳朵,是用了心。用心的東西,就婀婀娜娜,就枝枝蔓蔓了。 何況,聽的是雪呢。 聽吧,聽雪。 一個人在屋子里,聽到雪細(xì)細(xì)地下著。有時大,有時小。能聽到嗎?能。安靜地聽,它有一種空靈而清澈的寂寞之聲。悄悄的,不驚擾,卻也驚擾。不驚擾的是時間,驚擾的是心。
如果坐在車?yán)?,或?dú)坐街上的長椅上。如果還是夜晚??墒锹牭酶?,仿佛一片片帶著情懷的話,落在懷中,落在心里。
是你的知已么?是你的又一個靈魂么?從天上飄下來,一路帶著寒香,來和你聽雪,超塵。
聽雪,聽它的孤寂與自賞。聽雪,聽它的曼妙與空靈。聽雪,也聽它的一意孤行。有孤色的寡情,有明艷的冷麗。帶著些許的誘惑——你若一個人聽,可聽出天地大喜悅,也可聽出獨(dú)自蒼茫來。
古人張岱,寫下《湖心亭看雪》,你看:“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dú)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diǎn),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蔽骱希谛〈?,在風(fēng)煙俱凈的湖中,聽那雪撲簌簌地下。上下都白了,他聽雪,雪也在聽他。 看中國古代文人畫,多是聽雪意境的長卷書。似乎只有雪可以散發(fā)出這種絕艷的寂寞。雨太沖動,風(fēng)太粗暴,霧太迷離。只有雪,只有雪。
聽起來仿佛寂然無聲,然而天地大靜。兩人對座,或僅一人,在深山,在古寺。桌上有棋,有茶,窗是開著的的,雪落在外面的松枝上……因為紙泛了黃,就更有了黃昏時一個人聽雪的孤艷時光。想走都走不掉了……人掉進(jìn)舊時光里,心漸漸就安靜下來了,也就老了下來。
魯迅寫《雪》,“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多驚艷的用法,他用了美艷二字給雪。用了處子的皮膚,用了冷雪來襯……像先生的人,也是冷而綠。底色就是這層冷雪。他一個人住在冷屋的時候想必也是聽過雪的……
斷橋殘雪是西湖八景中最艷凝的一個。有一年去西湖,恰巧遇到下一場快雪。西湖還未結(jié)冰,雪落到橋上,有輕微的疼痛似的,很快就化掉了。在斷橋上發(fā)著呆,想著那個愛情傳說,眉宇間都凝固成了雪的樣子了。
聽雪,最好是一個人聽。兩個都嫌多了,因為有了人氣。到底這是一件沒有人氣的事情。只要一個人,安靜下來,天地大美,雪安靜地下,心里只有雪,只有雪飄下來的聲音——連天地都成了陪襯。這種天地清明的空寂呀,是山河歲月里最艷寂的剎那。想突然間死了也就算了。也值了。
聽雪,是聽漁樵閑話,是聽空寂的那一筆。
聽雪,也是聽心,聽自己和自己的一場金戈鐵馬的戰(zhàn)爭。忽然就歸于了寂寂。把心聽出一朵蓮花來。是一場與雪的私情,你知,雪知,天地都不知。
到底相親了。有一種安靜的親。
連枝枝蔓蔓都沒有了,像與自己的戀人有了靈魂的交纏,勝似肌膚之親。但也是肌膚之親——如若雪落到身上,有一種涼涼的疼纏繞,又有一種清涼的甜意。說不出了,大美讓人窒息,想逃。太好的太隆重的情意,無力承擔(dān)。
所以,古人放了一杯清茶在面前。
它分擔(dān)這窒息的壓力。
分擔(dān)這看似閑情實則逼仄的剎那——你聽,你聽。這雪飄得急,像一場稍微迷亂的愛情,就是不顧不管了。以一種奮不顧身和焚心似火的精神翩然而來。真的,真的。哪一種窒息的美是有準(zhǔn)備的呢?我愛這沒有準(zhǔn)備的剎那。來吧。來吧。雪。
這世間的美意原有定數(shù)。這聽雪的剎那,心里定會開出一朵清幽蓮花。也寂寞,也淡薄,也黯然。但多數(shù)時候,它驚喜了一顆心。
天下大亂,不絕于耳的是雪聲。
有這雪聲,人的心,可以飄起來。和那雪一起,姿意飛舞。
【一】聽雪 早晨,推開窗,揚(yáng)揚(yáng)灑灑的雪花似乎已下了一些時候,地上,一層銀白為這座城市平添了幾多淡雅。遠(yuǎn)樹,如掛,那些深黃、火紅或蒼綠的葉片,就在一抹素白中靜靜閃亮。初冬的眉眼盈了淺笑,似乎于這深秋的懷抱中,愈發(fā)的多情、愈發(fā)的嫵媚了。 倚窗而立,靜聽雪落,一顆繁雜的心漸漸歸于平靜?;蛟S,這喧囂的塵世,忙碌的生活節(jié)奏,讓每一顆浮躁的靈魂,都在期盼這樣一份悠然靜美吧?漫天冷凜,漫舞瓊瑤,這飛舞的精靈,恰恰為我們帶來了這樣一份無言的歡喜…… 有人說,落雪的聲音是天使的聲音,能聽見的人會幸福一生。靜靜聽雪,品味的是“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美輪美奐,感受的是“千門萬戶雪花浮,點(diǎn)點(diǎn)無聲落瓦溝”的浪漫。那簌簌雪落的聲音,絕不亞于梵啞鈴上奏著的名曲,因為,又有哪一首名曲能與這天籟之音媲美呢? 當(dāng)你靜靜傾聽這天籟,塵世的煩惱與喧囂,似乎都已離你遠(yuǎn)去,剩下的惟有純凈,那是心靈忘卻一切的暢然,那是在沒有塵埃的世界里,生命自由呼吸的平淡與安恬。 雪小禪說:“聽雪,也是聽心,聽雪的剎那,心里定會開出一朵清幽的蓮花”。是的,揚(yáng)揚(yáng)灑灑的雪花落下,該有多少寧靜的心,在此刻傾聽與領(lǐng)悟?又該有多少清澈的眸,在靜靜凝視這天與地之間的絕塵愛戀? 【二】踏雪
喜歡踏雪,喜歡于一懷靜謐中,撐一柄小傘,任腳下發(fā)出咯吱咯吱的響聲,放飛一心漫天漫地的歡喜。 雪花,似尋夢的蝶,裊裊婷婷,與我眸中的笑深情對舞。仰起臉,便有一片、兩片、無數(shù)片的雪花裊娜到發(fā)上、睫上、唇上,仿佛少女的吻,羞澀、冰涼而又不失溫潤,然后,心,就在那一刻,生出幾多的憐愛和淡淡的暖…… “踏雪閑尋深院,攜壺試覓新歡”,那入了心的詩句,就在一剎那倏然飄到心上,小鹿般撞著靈魂的歡愉,又于悄然間引發(fā)了淡淡的相思。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fèi)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想起盧梅坡的《雪梅》,便又忍不住四下里張望,期待在某一個回眸處,驚喜那份暗香盈袖。 雪,紛紛揚(yáng)揚(yáng)的下;心,纏纏綿綿的恬…… 【三】雪夢 一直是個感性的女子,喜歡以文字的形式,記錄生活的點(diǎn)點(diǎn)滴滴。那些走過,縱使蒼涼,亦不悔一場曾經(jīng)的繁華。 想起你微笑的眼神,想起那年那日的雪中放歌、深情相擁,一地詩,半彎月。一夢經(jīng)年,恍如隔世。 幸福的片段,定格在無法復(fù)制的膠片里,歲月,未來得及說一聲再見,便已悄悄走遠(yuǎn)。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剎那芳華,只嘆不過浮生…… 常常想:人生,該如雪一樣純凈吧?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以雪花的從容詮釋心境,以雪花的曠達(dá)舒懷淡泊,以雪花的深情擁抱生命,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最佳狀態(tài)。 歲月滄桑,許多人、許多事,走過了,便會成為永恒。漫步人生的旅途,惟愿我的生命,如這雪一樣純凈,恪守人生中的素色與信約,讓心靈在徹悟中,開出一朵禪意的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