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野鯽魚釣法漫談

 清風(fēng)苑525 2013-01-17

其實釣魚人都知道鯽魚是除了白條之外最好釣的魚。雖然其好釣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三點:

一是鯽魚生長繁殖力強,適應(yīng)水域廣,遍布我國各地?zé)o污染的淡水水域,數(shù)量上較其它淡水魚有很大優(yōu)勢。

二是其個體較小。在提竿、溜魚等技巧上要求不高。不需要很高的釣技。

三是鯽魚屬雜食性,且比較貪食,因此誘餌和釣餌的配制都不很復(fù)雜,只要掌握了關(guān)鍵的幾點就不愁釣不到魚。

之所以要談鯽魚的釣法,并不是本人對鯽魚有特殊的興趣,只是因為本人雖然已有30多年的釣齡,而網(wǎng)齡卻不長??吹骄W(wǎng)上有很多初學(xué)釣魚的人對鯽魚感興趣,因此想談一談自己多年來釣野鯽魚的體會,以供參考。

釣鯽魚的選位和釣其它魚是不同的。

釣鯽魚選位要選草邊,岸邊,選旮旮旯旯的地方。

比如說在湖泊,水庫等大水面釣鯽魚,要找和大水面相連的溝溝岔岔等局部小水面。如果沒有溝岔,就要選靠近岸邊的凹處,離岸不要太遠,最好選在草邊或者是與大水面相通的草洞,只要有適當?shù)乃睿绞强拷莼虬对胶?。水深根?jù)季節(jié)不同,可選擇0.5至3米之間(最多不超過5米),但選擇岸邊時,必須選擇凹處,諺語云:“鯉魚釣凸,鯽魚釣凹”。

冬天和初春可選在北岸或東岸,且離岸可稍遠一點的深水。

晚春就要選擇潛水處。有些場合水深甚至只有0.3米,只要水混也會有意想不到的釣獲量(潛水釣可用4粒星漂,多了沒用,以餌代墜或者用很小的鉛墜)。

秋季要選擇南岸或西岸的背陰處,只要有1至3米的水深就行,最好是找到水底深淺交界處的深水處,或者斜坡的靠近坡底處,效果會非常好。

就是釣草邊季節(jié)不同,下鉤點也不同,比如:春季應(yīng)該釣草叢的南邊,秋季就要釣草叢的北邊,哪怕是只有一兩棵草。

根據(jù)季節(jié)不同選擇草的向陽一側(cè)或背陰一側(cè)效果也會截然不同。

在野釣過程中選擇釣位和下鉤點(釣點)非常重要,有時在同一個釣位,下鉤點相差不足0.5米釣效卻差距很大。特別是在水面不很大的水草溏里更是如此。

盛夏不是釣魚的好季節(jié),但不是不能釣,只是盛夏釣魚無論是選位還是釣法上都要比春秋季節(jié)釣魚更要復(fù)雜些。

比如諺語中說的“早釣東,晚釣西”,一般只在夏天才用得上。

我說個夏季釣魚的小門道大家不妨一試,定點大窩后,下鉤時不要把鉤下在窩子中間。比如你如果準備釣草邊離草一尺遠的地方,那么你大窩時,要把窩打在離草1米遠,下鉤時把鉤下在窩和草中間離草一尺遠的地方會非常好。如果是釣岸邊,要把鉤下在窩的前方二尺左右的地方,其效果會比把鉤下在窩子中好的多。

我國地域遼闊960萬平方公里雖然都是同一天立春,但各地的溫度卻差距很大。

而且從立春到立夏有兩個多月的時間。要說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內(nèi)全國各地釣魚都要釣灘顯然是荒唐之說。所以“春釣灘”只是個廣義的說法,要求更確切些就必須根據(jù)實際溫度來決定。

之所以要“春釣灘”的原因很多,但起決定因素的只有兩點:

一是到了春季溫度回升淺灘比深水處水溫升高的要早,淺灘處的水溫高于深水處的水溫。

二是水中的各種生物經(jīng)過了漫長的冬天,到了水溫回升的季節(jié),那里水溫高就到那里去,所以魚到水溫較高的淺灘,不僅可以找到更適宜自身溫度的生存環(huán)境,還可以在那里找到其它浮游生物來填飽餓了一冬的轆轆饑腸。

雖然魚有三趨(趨溫.趨氧.趨食),但在不同的季節(jié)卻有主次之分:

冬春季節(jié)主要趨溫,要以溫度為主要依據(jù)考慮選擇釣位。

盛夏主要趨氧,在炎熱的夏天要以水中溶氧量的高低作為選擇釣位的主要依據(jù),比如選草邊,選下風(fēng)口。

而到了秋季,魚為了儲存足夠的越冬脂肪要大量進食,因此主要趨食。那里食物豐富就到那里去。比如回風(fēng)灣(水面上積存漂浮物多的地方),大樹下。

選擇岸邊的大樹下要看當天的風(fēng)向,如果是南風(fēng)就要選擇南岸的樹下(以次類推)。若是兩到三天風(fēng)向不變效果更佳.。

“夏釣潭”也不是絕對的。

比如陰雨天氣或者有風(fēng)的天氣,選擇有長出水面的草旁或回風(fēng)灣效果會更好。釣魚的選位非常重要,但也是釣魚技術(shù)中最難掌握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要選好一個釣位,特別是選準一個好釣點(下鉤點),要根據(jù)季節(jié),天氣,風(fēng)向,地形,水情,魚情,垂釣者的多少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來考慮,不可死板硬套。

要在長期的垂釣活動中多留心,多總結(jié)積累經(jīng)驗,切不可每到一處就急忙打窩。

要在選擇一處釣位之后,先安好竿線,試探水下地形,選準了下鉤點之后,再決定打窩點,做到有的放矢。

順便再說幾句根據(jù)天氣選位。

春季要盡量選擇下風(fēng)口的灘,只要不超過4級,因為下風(fēng)口的水溫相對較高。

夏季只要風(fēng)力不超過4級也要盡量選擇下風(fēng)口,風(fēng)力越大釣點要離岸越近,因為下風(fēng)口水的溶氧量高。

秋季既要選擇背陰處又要考慮選擇下風(fēng)口或者回風(fēng)灣,因為那里的食物較多。

冬季則要選擇背風(fēng)處,因為下風(fēng)口的水溫會更低。

出釣前一天聽天氣預(yù)報時,不僅要聽陰晴風(fēng)雨,還要注意晝夜最大溫差和氣壓。如果出釣當天的溫差大于13度或者氣壓高于1004佰帕,魚就會非常難釣,釣草邊或草洞會略好些;如果用的是臺釣采取漂接釣法釣半水或釣浮會好一點。

野鯽魚釣法漫談(二)

餌料配制及使用。

釣魚的餌料配制對老釣手來說可謂百花齊放,各有各的高著。再加上個別人的故弄玄虛,使得釣魚餌料的配制和使用讓涉足釣潭不深的人,感到有千變?nèi)f化的神秘,其實萬變不離其宗。

釣魚餌料在氣味上無非是醒、香、酸、甜、臭;在色澤上不外呼白、黃、紅、綠、黑;在形體上也只有活、長、圓、扁、不規(guī)則(拉餌)幾種;在質(zhì)和量上也就是大、小、多、少。

虛實搭配,沒什么神秘的。只要了解了什么魚在什么季節(jié)喜歡什么氣味和形體的食物就不愁有魚不吃鉤。

這里我只說鯽魚,以后會對鯉魚、草魚.等一個一個的說。

前面我說過,魚雖然有三趨(趨溫,趨氧,趨食),但在不同的季節(jié)卻有主次之分。

冬春季節(jié)主要趨溫,夏季主要趨氧,秋季主要趨食,在魚餌配制中也是這個道理。

魚雖然喜歡腥、香、酸、甜、臭,但不同的魚在不同的季節(jié)主要喜歡的氣味和形體也有不同。

鯽魚主要喜歡甜,其次才是醒和香,所以釣鯽魚用餌離不開甜。冬春和晚秋主要以甜、腥,夏季和早秋主要以甜、香。

舉個例子:冬、春季節(jié),釣鯽魚窩餌的配制用糖、魚粉(或蝦粉),小米,芙皮(或米糠),比例為:1:1:2:4。

如果是用商品餌要看用那一種了。比如用風(fēng)5,風(fēng)6,藍鯽2號,918系列餌,要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糖和魚粉。如果用冬鯽,藍3鯽,丸九,天下無雙餌,只加入一定比例的糖就可以了。這是說的冬春季節(jié)。

要是夏季就要去掉魚粉,加入丁香曲酒。

這里需要重點說明一下,用丁香曲酒一定要掌握好量,否則效果很差。

酒,一定要用曲香型的,如二曲,三曲,大曲,曲酒等。濃香型和清香型的也可以用但效果差。

醬香型和窖香型的根本不能用。

丁香酒的泡制方法是:一斤曲香型酒,加入4至5粒丁香,泡三天后可用。丁香能少不能多,泡出來的酒稍微有一點顏色即可,聞一聞是香味,不是刺鼻的氣味。

如果泡的丁香太多或者泡的太久了顏色很重,就要加入一定量的曲香型白酒進行稀釋,否則丁香味太大了,效果會很差,甚至?xí)刽~逃之夭夭。

在把泡好的丁香曲酒加入餌料時,也要掌握一定的量。

一般1000克干餌中,加入丁香曲酒80到100克,能少不能多。

最好是前一天晚上把酒加入餌料中,密封一夜第二天使用。

有些人在泡制酒米時,用的酒很多,甚至讓酒淹沒米,用的時候濕漉漉的拖泥帶水,這樣既浪費效果又差。

因為酒味太濃,魚要等水中的酒味淡了以后才會進窩,所以發(fā)窩很慢。而且酒味在水中擴散的面積太大,就是魚上窩了也不夠集中。所以釣鯽魚不但用丁香酒的量不能大,就是用其它餌打窩量也不能多。

一次打窩用餌量最多不超過100克,一般一次用量在50克以下;

冬季和早春一次用量在10克左右,甚至不打窩(夏.秋季節(jié)釣魚是魚找食,冬春季節(jié)是人找魚,冬春季節(jié)魚的活動范圍非常小甚至基本不活動靠打窩是誘不來魚的)。    

下面說幾個釣鯽魚打窩用餌的具體配法:

1)、用料:白沙糖,炒熟的黃豆粉,熟玉米面,丁香酒米,比例:1:2:2:1.。

打窩一次用量:春季10到30克,夏、秋季節(jié)50到100克。

鬧小魚少的地方一天打一到兩次窩即可,小魚多的地方一天打3到4次。

2)、用料:白沙糖,碎花生餅,炒熟的米糠,小米,蝦粉,比例:1:2:4:1:1。

打窩用量同上。  

3)、龍王恨產(chǎn)藍3鯽一盒,加白沙糖二兩,加炒熟的黃豆粉一市斤,混合后取30到50克,用釣點的水攪拌成糊狀,打入釣點,發(fā)窩快,效果好。但掛鉤釣餌必須使用藍三鯽加白沙糖,或搓或拉效果都很好(那怕是在混養(yǎng)塘釣,上鉤的90%以上是鯽魚)。

4)、用料:風(fēng)誘,風(fēng)6 ,白沙糖,比例:1:1:1。用釣點水攪拌成稠糊狀打窩。

用量同上。必須用風(fēng)6加白砂糖做釣餌。

5)、紅糖2000克,麥芙2000克,小米500克,碎豆餅1000克,先將紅糖放入鍋中,加熱變成糊狀,隨即將其它幾種料到入鍋中,迅速攪拌均勻后起鍋,等涼至不燙手時,攥成雞蛋或拳頭大小不等的團再涼,等到不沾手時放入塑料代備用。

到大水庫或湖泊垂釣時,一次打入窩中,可持續(xù)垂釣7至15天,不用續(xù)窩,而且魚越釣越多。打窩后的3到10天,小心會累的爬不起來,最好悠著點。

總之,釣鯽魚用餌氣味主要是甜,其次是香;顏色主要是鮮亮(如白.黃.活餌紅蟲都比較鮮亮);用量寧可少一點千萬不能多。

如果是用搓拉餌,寧可軟一點千萬不能硬。如果是怕餌料在鉤上的停留時間過短,可以稍微多加一點拉絲粉和沾粉。

特別是使用各種商品鯽魚搓拉餌,按其重量的20%加入白砂糖,再稍微加一點拉絲粉,釣效會明顯高的多。就是用蚯蚓野釣,如果把掛好鉤的蚯蚓在濃度很大的糖水里沾一下(出釣前用小瓶子按白砂糖水1:1兌好),再下鉤入水,效果會比單純用蚯蚓要好很多。

用蚯蚓釣鯽魚,要盡量用小紅蚯蚓,從頭部刺入尾部在鉤尖,如果蚯蚓太大,就將其頭部的半截掐了扔掉,只用尾部的半截。穿鉤時,仍然是尾部在鉤尖。這和釣野鯉魚用蚯蚓正好相反。

釣野鯉魚,用蚯蚓最好是菜地里挖出的大黑蚯蚓,越大越好,而且是用頭部的半截比尾部效果好。

用搓拉餌釣鯽魚,如果是拉釣,只要窩子已經(jīng)起來了,就不要拉的太大,要盡量拉的小一點。窩子里魚越多的時候,拉的越小越好,上鉤快,而且無空竿。

如果是搓餌,要盡量把餌搓的細長,但要注意使餌從鉤底順著鉤柄向上長,鉤底下邊的餌不能長,否則會增加提空竿的次數(shù)。

當然,釣鯽魚的好餌還有很多。比如用糖水蒸熟的大米粒,蜂蛹,蛆蟲,大綠頭蒼蠅(夏季出釣時帶個蒼蠅拍,把釣出的小魚集中扔在岸上就會有大蒼蠅飛來,用蠅拍打住后做釣餌,對鯉魚和鯽魚效果都很好),在此不再一一敘說,基本的道理只要掌握了,就可以在實踐中舉一反三,得心應(yīng)手。

野鯽魚釣法漫談(三)

野釣不同于競技釣?zāi)菢訂我?,不僅釣法多,而且用具也要全,甚至有一部分釣具根本買不到,需要自己動手制作(我經(jīng)常感嘆魚具生產(chǎn)廠家的笨)。

一年四季,不同的季節(jié)有不同的釣法,要使用不同的釣具。

這里我只說釣鯽魚(鯉魚,草魚等另文敘述,否則篇幅太長)。

氣溫低于5度鯽魚進食量開始減小,低于1度進食量很小,活動范圍也很小,但只要水溫高于0度(不結(jié)冰)鯽魚就不會徹底停食。只要是在水里(那怕是冰下的水)鯽魚就會吃,只不過是吃的很少而且活動范圍小而已。所以才有“天暖魚找食,天冷人找魚”的釣魚諺語。

冬季和初春(最低氣溫低于1度),魚都躲在離岸較遠的深水中,很少活動,所以要想釣到魚,就必須把鉤餌打到有魚的深水里。因此,手竿基本無用武之地,要用海竿和磯釣竿。

又因為溫度低,魚活動少動作小,海竿的竿稍粗,彈性差,靈敏度低,所以應(yīng)該以磯釣竿為首選。

鯽魚屬小型魚,所以用竿沒必要太長,3至4米最合適,四季可用,操作作方便,適用范圍廣。

只要是質(zhì)量好的,對付幾十斤大的魚沒問題。

線輪可以配中號的(為了在其它季節(jié)釣其它魚也能用),釣鯽魚用線不要太粗,主線用直徑0.2--0.3毫米的足夠,綁串鉤的腦線用直徑0.14或0.165毫米的紅色線最好,盡量不要用白色線,因為釣野魚不同于釣養(yǎng)魚塘,很多野塘和水庫經(jīng)常有人下粘網(wǎng),魚對白色的線很警覺。

串鉤的綁法也是有講究的,每套串鉤以4個鉤最好,從底墜到上連接環(huán)的總長不超過1米,腦線的長度從下到上一個要比一個略長一點,最下面的一個鉤(靠鉛墜)的腦線長度6厘米,最上面的一個鉤(靠上連接環(huán))的腦線長度12厘米,鉤與鉤的間距以略大于相臨兩鉤的腦線長度之和即可。

用鉤不能過大,可用伊斗2號、3號,或伊勢尼1號。

串鉤的腦線和串線要用一穿8字結(jié)的綁線法綁在一起(不要用兩穿8字結(jié),兩穿雖然也是個8字結(jié),但倒拉時很容易拉開)。一穿8字結(jié)的綁線法非常牢固,無論向哪個方向拉都不會拉開。

綁串鉤打8字結(jié)的時候先不要把8字結(jié)拉緊,用氣門心剪成很細的一小段皮筋,穿入8字結(jié)中再拉緊8字結(jié),然后再剪去多余的皮筋,這樣可增加腦線的結(jié)節(jié)拉力。

不會打一穿(就是穿一下)8字結(jié)的釣友可以找身邊的老釣友學(xué)一學(xué)。

璣釣竿。串鉤釣野鯽魚,最好是兩根竿以上。

串鉤應(yīng)該有兩套備用的,以防掛底。

串鉤上的鉛墜不要用單個的大鉛墜,要用4至5個大一點的空心墜穿在一起,重量相當于3號或4號鉛墜即可。用這種墜,一是可以減小墜入水時的聲音和沖擊波,不易使水下的魚受驚;二是這種墜比單墜不易沉入淤泥中,魚如果是吃鉤,回線會更容易。

支架最好用Y型小支架,每竿用兩個,把竿平放在支架上,竿尖要低,線和水面的夾角越小越好。

用磯竿串鉤釣鯽,最好不用鈴鐺。將鉤餌拋入釣點后,把竿平放在支架上略微收一收線,感覺鉛墜已經(jīng)移動就可以了。一旦有魚吃鉤,竿尖是會有動作的,當竿尖連續(xù)點動或彎曲或回線時,都是有魚上鉤了,要立即起竿。

起竿時不要用力猛甩,只要稍微擺一下竿隨即收線就可以了。起竿時用力甩一下是很多釣友常有的動作,以為這樣才可以將魚鉤牢,其實不然,只要稍微用一點點力,鋒利的魚鉤就會刺入,如果用力過大,只要魚的個體稍大,不是斷線,就是拉掉嘴圈,使本該入護的魚反而逃之夭夭。

如果要用鈴鐺,就要用自制的帶彈性鋼絲的支架,把鈴鐺夾在支架的彈性鋼絲上,只要有魚吃鉤拉動釣線使竿尖受力,彈性鋼絲就會不停的顫動,使夾在上面的魚鈴響聲大做。起竿時鈴鐺留在支架上,即免除了起竿時慌忙從竿上取下鈴鐺的麻煩,又免除了竿上帶鈴收線時令人討厭的不間斷鈴聲。但這種支竿架市場上沒有賣的,只能自己制作。本人多年以來就使用這種自制的拋竿支竿器,非常好用。

串鉤釣鯽魚只適用于冬季和初春溫度低的季節(jié)。到了晚春、夏季、初秋,溫度高了(最低氣溫高于8度),這時是手竿釣鯽的好季節(jié)。

拋竿串鉤釣鯽效果會很差,甚至根本就釣不到鯽魚。

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溫度高了,鯽魚不再集中躲在深水區(qū),四處游動覓食, 拋竿串鉤掛紅蟲或蚯蚓很難誘魚集中成窩。

二是溫度高了, 魚的感覺器官和身體各部位都變的相當靈敏和靈活,不在象溫度低時那樣遲鈍和吃死鉤。

三是溫度高了小雜魚非?;钴S,制造出許多假信號,弄的十竿九空。甚至沒等鯽魚找到餌,小雜魚已經(jīng)把鉤上之餌拽的一干二凈。

所以,天氣熱了以后很少有人用拋竿串鉤釣鯽魚了,而是把拋竿換了大串鉤、炸彈溝、組鉤等,用來釣草、鯉、鰱、鳙等個體較大的魚,要釣鯽魚就用手竿了。

其實,天氣熱了拋竿仍然可以釣鯽魚,而且會釣大鯽魚。只不過是不再用串鉤掛紅蟲和蚯蚓,而要換用一種帶盒式餌托的組鉤(也有人叫盒式炸鉤),這種盒式組鉤,不僅可以一年四季用來釣鯽魚,而且可以說是專釣底部大鯽魚,決大多數(shù)都在三兩以上.可惜的是這種鉤組雖然已在民間應(yīng)用數(shù)年,但市場上卻沒有賣的。要想使用只能自制。好在其制作過程并不怎么麻煩,本人用這種鉤釣大鯽魚已有4年之久。

拋竿釣鯽,除了要備齊竿,線,鉤,餌,支竿架,魚戶之外,還很需要一把堅固舒適的坐椅。這是最簡單的配備。

市場上賣的釣魚椅,多數(shù)都是鐵皮管做的,體積小重量輕的,堅固程度都很差,用不了多久就得扔掉。堅固一點的就會個體大,攜帶不方便,其設(shè)計看著就苯。

本人自己設(shè)計,請木工師傅制作了一把木制全折疊靠背椅,體積小,重量輕,坐著非常舒服,已經(jīng)用了6年仍然完好無損(我會想辦法盡快讓釣友們看到的)。

用手竿釣野鯽魚的方法一般有:戳孔、戳茬、戳拱、定點打窩,釣底、釣底?。D鉤離底5至10厘米),釣半水、釣?。ㄒ话氵m用于拉餌釣)。

漂接釣法(鉛皮坐的兩端用太空豆固定,把鉛皮坐向上移到浮漂下10至15厘米處,使墜與餌鉤之間的距離很大,餌鉤拋入釣點后,浮漂站立很快,餌鉤入水后從遠上方向近下方斜向緩慢飄落,會誘魚在餌鉤落底之前追餌吞食,是一種手竿釣上魚較快的釣法。但小雜魚多的釣場不適用)。                      

野鯽魚釣法漫談(四)

手竿定點釣

手竿定點釣鯽,我一般用4.5米或5.4米的調(diào)性適中的竿(我在野釣時,不喜歡用硬竿或超硬竿,提魚的感覺不好,不刺激、不過隱、不好玩)。竿太長了,太笨重,不靈活,太短了受局限性太大。

我出釣時一般帶4根手竿,長度分別是:3.6米、4.5米、5.4米、6.3米。選擇的釣位適合用那一根就用那一根,一般中間的兩根用的最多。鉤一般用伊豆2號、3號,或伊勢尼1號、2號。主線一般用直徑0.2至0.26毫米的道系或達魔紅顏色線。子線如果用伊豆2號或3號鉤,綁直徑0.128或0.14毫米的紅顏色或淺黃顏色的線。如果用伊勢尼1號或2號鉤,綁的是直徑0.165或0.18毫米的紅顏色線,或者是0.4號的多股大力馬線。(我從來不用和一般沾網(wǎng)線顏色相同或相近的線)。用漂是達魔扁尾立標或黃色星漂。前幾年用細尾立標,現(xiàn)在因已年近半百,眼睛花了,細尾標看著太費勁)。如果在無草的亮水處(或者是草邊.草少的地方)垂釣,就用立標懸墜雙鉤,一般是空鉤調(diào)4目,釣1至3目,雙鉤腦線長度分別是20厘米和23厘米。搓餌時上鉤搓的小一點,下鉤略大。如果是釣草空。草洞或草多容易掛底的地方就用星漂單鉤,星漂只用4粒(多了沒用),調(diào)漂時空鉤水上露1粒,釣時露1?;騼闪>?,1粒則靈,兩粒則鈍。這里需要說明一點:用星漂單鉤釣時,鉛墜的體積一定不能大了,否則會影響釣效。我的辦法是:把調(diào)好重量的鉛皮分成等同的三份,從連接腦線的環(huán)向上每10厘米安一個,兩端用肉色的太空豆固定(太空豆一掐兩節(jié),一個頂兩個用,不是為了節(jié)約,而是為了減小體積),不用鉛皮坐)。

有人把手竿釣魚總結(jié)為7分釣位,三分釣技,這話不能說不對,但不夠準確。釣效的好壞是綜合因素,要看季節(jié)、天氣、水情、地形,釣組的配備是否得當、餌料的配制是否適用、采取的釣法是否合適等等,那一個環(huán)節(jié)做的不好都會影響釣效。釣魚的過程也和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樣,不用心去做是做不好的,我很贊成汪中求先生(職業(yè)經(jīng)理人培訓(xùn)講師,作家)“細節(jié)決定成敗”的觀點,釣魚也是一樣,要有好的釣效,就必須用心作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而且要知道“作好”和“做了”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馬馬乎乎,應(yīng)付了事,是不會有好的收效的。

當然選擇一個好釣位是釣魚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正因為如此,在到達釣點之后,不要急于打窩、下鉤,欲速則不達。

要根據(jù)季節(jié)(春釣灘、夏釣潭、秋釣蔭、冬釣陽;冬天下風(fēng)涼,魚兒跑光光;夏秋下風(fēng)氧,魚兒最歡暢....)。

天氣(冬釣霧、春釣暖、夏釣晴風(fēng)、秋釣陰雨;有風(fēng)浪底釣邊、無風(fēng)找草中間,回風(fēng)彎里魚兒就餐...)。

水情(肥水釣凈,叟水釣臟,若是水淺近靠黃湯)。

地形(深釣淺、淺釣深;鯽魚釣凹、鯉魚釣凸;方釣角、圓釣邊、長型大塘釣腰間;釣魚不釣草,等于瞎胡跑;水下有陡坎,藏魚小套間;水下有溝,來魚不溜)等多種因素仔細觀察。

分析選好一個釣位,然后安好竿線(最好是穿星漂的線),加大墜的重量試探水深和水底地形,找出一個最合適的下鉤點(釣點),然后再決定打窩點。

還要根據(jù)水面的大小和觀察了解到的魚情決定是打單點窩還是雙點窩還是三角形窩。

在考慮好最佳方案時,再動手打窩(用餌我已經(jīng)在餌料配制及使用篇中介紹過)。

窩子打好后,不要急于下竿,要等一等(20至30分鐘),觀察有無魚星冒出。

鯽魚的吐泡是先一個緊接著又一個,兩個泡一前一后冒出,一般如小黃豆大,魚小則泡小魚大則泡大。

草魚也是吐單泡,但草魚一次只有一個,而切一般比鯽魚的要大。

鯽魚吐泡是先冒出一個緊跟著又冒出一個,這是兩者的基本區(qū)別。

一旦窩中有魚星泛起就要立即下鉤拉魚了(有的釣點因為是沙質(zhì)底水又叟,在多少有一點風(fēng)浪時,即使看不到魚星也能釣出魚)。

如果窩中不斷有魚星泛出,但卻無魚吃鉤,或者是發(fā)窩后魚星很多而吃鉤卻很慢,要立即采取措施。

首先你要確定冒出的是魚星還是地氣,這非常好區(qū)分。

一是你打窩之前已經(jīng)詳細的觀察了釣點,打窩前沒有,發(fā)窩后有了,而且還很多,肯定不會全是地氣。

二是地氣不變換位置總是從一個固定點冒出,而且出水即破。

只要你留心觀察,用不了幾次就能一眼認出冒出的泡是不是魚星,而且還會根據(jù)冒出的魚星很快判斷出水下是什么魚,大概有多大,甚至可以判斷出水下的魚當時頭朝哪個方向在游動。

在確定了水下冒出的就是魚星之后,第二個你要考慮的就是釣組是否有問題。

釣野鯽魚的釣組有三忌:

一忌鉤大墜重,二忌線粗餌硬,三忌調(diào)浮不靈(特別是鉤,手竿釣野鯽魚最大用伊勢尼1號,從一兩到2公斤通殺)。

只要沒有這三忌就沒有大問題。

第三個你要考慮的就是水地淤泥過厚,魚進窩一混,窩子里成了泥湯的世界,魚只在那里拱泥吃窩餌,根本就找不到餌鉤。這也很好辦:你只要去掉一點鉛皮減輕墜重,再把漂向下(墜的方向)移10至15厘米,使鉤餌離底10至15厘米(釣底浮),然后不要把餌鉤下到窩點窩點中間,要下到離開窩點30至50厘米的地方(窩里魚多就離的遠一點,魚少就離的近一點),這樣就避開了渾濁的泥湯。

記住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釣底浮,這是關(guān)鍵,保證你會大豐收的。

用餌的問題再說幾句:

什么冬腥夏臭秋清香...說的都有道理,但那都是配制餌料的原則話。

我告訴你吧:用商品搓拉餌中的藍三、風(fēng)6、冬鯽、藍鯽2號中的任何一種,只要在其中加入白砂糖,熟黃豆粉,拉絲粉和紅蟲,混合成葷素攙雜的搓拉餌,不管是魚塘還是野釣,四季通用。只要水里有鯽魚就能釣它上來。

特別是盒裝的藍三鯽,兌了以上幾種原料之后就沒有用了效果不好的釣場。夏季如果你買不到紅蟲,就把蚯蚓或者是雞肝剁碎了摻進去(如果想釣鯉魚,你就把羊肝剁碎了摻進去,但要去掉白砂糖)。四季通殺。

野鯽魚釣法漫談(五)

手竿定點釣的補充

在手竿定點釣中,有時會遇到水底有密集的雜草或草根,不要說雙鉤,就是用單鉤也是一下鉤就掛底,但掛鉤的草根(或雜草)并不高,只是在貼近水底處卻很密集,水體的中上層卻很干凈。

遇到這種情況,可采用雙鉤懸墜,并減輕墜的重量,使鉤餌懸在底部水草的上面,用搓拉餌垂釣。

魚上鉤慢,就用搓餌。上鉤快,就用拉餌。

鉤上散落的餌料掉進水底的雜草或草根中,使魚很難吃的舒服,卻又散發(fā)著氣味,所以懸在底草上面的餌鉤就成了搶食的好目標,垂釣效果有時甚至比釣凈底更好。

如果在搓餌釣的過程中上魚速度明顯加快時,不要猶豫,要立刻改為拉餌釣,上魚會更快。

有的野塘雖然魚的數(shù)量不少,但由于無人管理或者是有人管但手費很低,所以幾乎天天都有不少的人在釣,魚會釣的非常刁滑,普通的釣法很難有好的收獲。

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能用手拋餌的打窩方法,就是打窩也一定要用打窩器或者其他的方法,不能激起水的響聲,而且窩餌的氣味不能太濃,否則不僅不會誘魚上窩,反而會使魚逃之夭夭,很長時間不回來。

最好的辦法是不打窩,用懸墜雙鉤直接搓餌垂釣,要把鉛墜上移到立式浮標下的10至15厘米處,使鉛墜與鉤的距離很遠,腦線要又細又長,線的直徑最好在0.165毫米以下,長度要在30厘米左右,鉤也要盡量的小(不大于伊勢尼1號鉤型)。

搓餌上鉤時,要先把餌在鉤上搓成細長條再捏扁,是個扁長型的餌,拋餌鉤入水后,由于鉛墜離浮標很近,浮會很快站立,但餌鉤卻要在水中從遠上方,向墜下方斜向降落,而且在壓水線的同時會帶動浮標向靠近人的方向移動,使餌鉤的斜向降落速度更慢,何況鉤上的餌又是個扁長形狀,會在水中飄飄悠悠,動感十足,對附近的魚會有極大的誘惑力,在滑的魚也會追餌吞鉤,這就是典型的飄接釣法。用這種釣法,餌一定要軟,要軟到不能再軟的程度。

在仲春和晚春采用手竿定點釣時,往往會出現(xiàn)上午釣的不錯,到了下午就很少能釣到魚了。這是因為下午上層水溫高了,魚或者跑到了淺水區(qū)或者浮到了水溫相對較高的上半水,這時只要采用上面介紹的飄接釣法釣上半水,一樣可以釣到魚的.。

在夏季悶熱的天氣水中缺氧時,魚也會因為缺氧而離底跑到上半水來,這時底釣是釣不到魚的,而且魚會為了緩解缺氧變的不活躍(活動量越大缺氧會越嚴重,這是動物本能的調(diào)節(jié))。這種情況仍然適用上面介紹的飄接釣法釣上半水,或者是中層。最好是在釣不到魚之后,把漂一次向下移10厘米,每移動一次漂,釣3至4鉤,直到找到了有魚的水層為止。

順便再告訴你兩個選位的絕招:在經(jīng)常沒有人釣的大水面,越是有人釣過幾次的釣點越是個好釣位;而在天天有人釣的水塘,越是沒人釣過的或者是釣的次數(shù)越少的位置越是個好釣位。

在野釣時,只要看到有鯉魚跳起的地方,前后左右1米之內(nèi)水底肯定有陡坎或斜坡,找到了就是個絕佳的釣點。

釣法:戳孔、戳拱、戳茬、追星 。

釣餌:蚯蚓、紅蟲、米糠蟲、面包蟲、蜂蛹、菜心蟲、大蒼蠅、養(yǎng)殖蛆配制合成餌。

戳孔釣:在某些水域的邊緣數(shù)米或數(shù)10米都長滿了密密麻麻的水草,其中會有許多星星點點的孔洞。用長竿短線好餌的鉤垂直落入孔中,鉤落底后,停片刻,無魚吞鉤,將餌鉤輕輕提起10至20米重新落下,復(fù)兩三次,水有魚會吃鉤,魚則起竿走人,換別孔重復(fù)進行。如此岸邊走邊釣,定有收獲。這種釣法最適應(yīng)夏季和初秋炎熱的天氣。有的水塘,水上長滿了浮萍或嫩水草葉,會緊貼著水面在浮萍或嫩草葉下面拱動,站在水邊會看到魚拱動浮萍的痕跡,并聽到"嘖嘖"的吃食聲音,此時用長竿短線將掛好餌的鉤,直接送到有魚拱動的地方,鉤餌入水10至30厘米即可,并反復(fù)提動竿尖兩三次,鉤餌不要出水,也不要入水太深,水表皮下的魚見到活動的釣餌就會吃鉤.但順著塘邊走動時,腳步一定要輕、要靜、邊走邊仔細觀察,那里有魚拱動,就立刻往那里下鉤。

在許多水域的近岸處,會有密疏間或的葦茬或蒲草,我們在以往的垂釣中可能有許多釣友都見過,高出水面的水草或葦茬,被水下的魚碰的左右顫動的情形,所以就有人發(fā)明了戳茬釣法:只要看到水中的立草在顫動(是被風(fēng)吹動),就把餌鉤順著草桿沉下去,并上下往返提動一兩次,只要撞草的魚還沒有走,就會毫不客氣的吃鉤.戳茬釣,可以邊走邊觀察邊釣,也可以在一片位置較好的草茬中,撒一個面積較大的窩(要用霧化餌,切量不能大了)然后在這個范圍內(nèi)戳釣。

戳茬釣。在晚春和初夏用的較多。這里要探討一下魚為什么會撞動水中立草或葦茬的原因:一是魚在吸食其立桿上的附著微生物;二是繁殖期間的魚在往立桿上甩籽;三是魚在游動或嬉戲中有意或無意的碰到了;四是有的魚患了魚虱或松鱗等瘙癢性疾病在草桿上蹭癢。

在以上幾種情況中,繁殖期甩籽的魚雖然撞草最厲害,但卻最不容易釣到。

追星探釣:

在天天都有許多人在釣的水塘,已經(jīng)被釣的十分刁滑的魚,仍采用定點打窩釣法,是非常難釣的,一打下窩不要說誘魚了,就連本來在這里游動的魚也會逃之夭夭,那怕你用的是臺釣雙鉤,不打窩,但只要你弄的水有稍微的響動水下的魚就早以和你拜拜了。

而在那些沒有人釣,也沒人打窩的地方,卻時不時的冒出魚星來:那是有魚在吃往日打窩和垂釣剩余的餌料,但只要你再一補窩,魚就馬上又是無影無蹤了,如果你悄無聲息的到起魚星的地方直接下鉤,很可能會釣上一條魚來,但要想同窩釣上第二條,那你就慢慢的在那兒想吧。

遇到這種情況,最適合采用追星釣法。

長竿短線、細線、小墜、小鉤、小餌、碎星漂,沿著塘邊走動觀察,發(fā)現(xiàn)魚星,立刻準確的將鉤餌從魚星冒出的地方落入水底,如兩三分鐘不吃鉤,可將鉤餌輕輕上提10至20厘米后,挪動10至20厘米的距離放下再等。如此反復(fù)兩三次,若仍無魚上鉤,提竿走人,再找魚星。如果魚上鉤了,更不要留戀此處,到別處再找魚星,出了一條魚的地方短時間內(nèi)不會再有魚了。

用這種釣法,要求釣者有較高的魚星識別能力,特別是釣鯽魚,要能僅從水面上冒出的一兩個小泡,就斷定水下是鯽魚,要迅速、果斷的下鉤。

許多人只采用這種釣法釣鯉魚,鯉魚的魚星好辨別,而且可以通過魚星辨別出鯉魚游走的方向,釣起來比較容易。但只要你掌握的熟練了,用這種釣法釣滑鯽魚也是非常有效的,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技高,就要多學(xué)、多看、多用心、多實踐。有了這四多,你會很快成為釣壇高手的

野鯽魚釣法漫談(六)

對付窩中鬧小魚的絕招

如何對付窩中鬧小魚,這是讓很多喜歡野釣的釣友們最頭疼的問題之一。書刊雜志和網(wǎng)上對此也多有文章和話題進行討論,雖然其中介紹的辦法不少,但始終也未能徹底的解決這一問題。為答謝各位釣友和版主對本人在老網(wǎng)上已發(fā)表的文章的厚愛和支持,現(xiàn)將自己多年應(yīng)用卻秘不外傳的方法介紹給大家,效果如何,大家在以后的野釣中一試便知。 

多年以前,我到一野塘垂釣,知道此塘鯽魚,鯉魚不少,就是小魚特別多。

當時,一是為了對付小魚多,鉤餌不能沉底;二是為了能不斷的有餌續(xù)窩,我采用的是蚯蚓大包食釣法:就是用蚯蚓掛在鉤上,外面用打窩留下的自配混合窩餌把蚯蚓鉤包在中間。因為小魚特別多,所以我把鉤包的象乒乓球一樣大,盡管如此,餌鉤一入水,就被成群的小魚托著象乒乓球一樣大的餌鉤團改變了下沉的方向,不但餌鉤下沉緩慢,而且不能準確的落入窩點,甚至在中途就把包食弄散,拖著蚯蚓鉤竄向別處,當時氣的我真是頭上冒不出火也冒出汗來了,旁邊的釣友竟然氣的把釣上來的小魚一口咬下魚頭生吃了。

受他的感染,也是為了解氣,我把連連上鉤的小魚掐斷了(很殘忍)扔回窩中,心里想著讓那些小魚看看它的同類的悲慘結(jié)局,解解我的心頭之恨。

可是在我把掐成兩節(jié)的小魚扔回窩中有十幾條,大約也就是三四十分鐘的時間(當時沒看表),發(fā)現(xiàn)窩里的小魚少了,鯽魚和鯉魚開始不斷的上鉤,還時不時的看到有黑魚(季花魚)在窩的周圍游動,這始我恍然大悟,于是我就把此后釣上來的每一條小魚(雖然是越來越少)都掐斷了扔回到窩子周圍,如此我已大大小小釣了十幾斤,同來的釣友才釣了兩條象樣的魚,只氣的在那里罵龍王。

別說我自私,為了照顧釣友(也是為了實驗一下),我和他換了釣位(但沒告訴他原因),換過釣位后,我偷偷的把他釣上來扔在岸上的小魚和窩餌一起扔進了他剛才打過的窩里,然后就開始釣小魚掐成兩節(jié)往窩子周圍扔,沒用多久時間,窩子里的小魚明顯的少了,又看到了黑魚在轉(zhuǎn)悠,鯉魚和鯽魚開始一條接一條的上。

到快該收竿的時候,我把小魚掐成兩節(jié),換了一條大力馬腦線鉤,把半截小魚掛在鉤上,餌鉤入水不到1分鐘,就被黑魚拉了下去,一連釣出了4條黑魚,大的3斤多,小的將近1斤重,全天我釣了有40來斤魚,絕大部分是鯽魚和鯉魚,同來的釣有也釣了20多斤。從此以后我便一直用此法對付野塘中的小魚,在野塘中十有八九都有黑魚,所以用這種方法非常有效,而且可以每次在收竿之前弄幾條黑魚。

不過看到窩里有黑魚時,千萬別馬上把它釣上來,黑魚的存在只會趕跑小魚,對大一點的鯽魚和鯉魚影響不大,而且你在窩子周圍不斷的扔小半截魚,喂了它一天了,它不僅不會輕易的離開,對半截小魚已經(jīng)吃習(xí)慣了,到走的時候,只要在鉤上掛個半截小魚,很快就會把窩子周圍的黑魚全部釣上來,真是一舉兩得---美哉。      

野鯽魚釣法漫談(

多釣魚的關(guān)鍵

有人說“7分釣位3分釣技”,實際上釣位的選擇和釣技的高低是分不開的。如何才能選擇一個好的釣位也是釣魚技術(shù)高低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有人說:釣魚多少的關(guān)鍵是餌料的好壞,只要餌料對路就能多釣魚。還有人說:只要塘里的魚多,怎么釣怎么好。

記得我在水產(chǎn)養(yǎng)殖場的時候,有一次來了兩位領(lǐng)導(dǎo)來釣魚。周日嗎,領(lǐng)導(dǎo)也有七情六欲,也想體驗一下釣大魚的快樂。

他們也是聽說場里有大魚才來的。連司機一共是4個人,帶了三根嶄新的竿,準備3個人釣,一個人抄。

為了讓他們過把癮,我先讓場里的工人給他們喂好了窩,又幫他們和好了本塘的飼料裝鉤,可以說是釣位好、飼料對路、塘里的魚又多,按理說他們應(yīng)該大豐收了吧。

可惜的是帶來的四套釣線全部報銷了,卻連個魚的影子都沒看見,那表情,那言語真是遺憾的不得了。又讓司機來回跑了60多里的路重新買來了十幾套大粗線(我看著可能是直徑0.6毫米的)。

當時我還在心里想,這下我的大魚恐怕是真的要遭殃了,可怎么也沒想到,線不斷了。三根嶄新的魚竿卻一根接一根的“咔嚓”、“咔嚓”、“咔嚓”了。

好在還有一根斷竿上的魚沒能逃脫,被年輕的司機拽著線拉了上來(最少有15斤),不幸的是魚雖然拉上來了,司機的手卻血流不止,幾個人只好帶著那條魚和傷慌忙離去。

聽了這個故事,可能你會說主要是他們的武器不好,或者說他們根本就不會釣魚。 那么到底怎樣才算是會釣魚了呢?

比如說:會選位,也會配制很多餌料、觀漂、起魚都差不多,算是會釣魚了吧?可是有一天他卻因為怕蚊子咬,在釣魚的時候擦了點風(fēng)油精就當了空軍。還有一次是沒有注意聽天氣預(yù)報,在降溫兩天后溫度回升的第一天出去釣魚,結(jié)果也是幾乎空手而回。

多釣魚的關(guān)鍵到底是什么?是選位?是天氣?是餌料?是釣組搭配?是各種釣法的合理應(yīng)用?是魚情?還是水情?是......

這許許多多的環(huán)節(jié)到底哪個是關(guān)鍵,哪個又不是關(guān)鍵?誰能說的清?很自然的,我又想起了汪中求先生“細節(jié)決定成敗”的學(xué)說。這許多環(huán)節(jié)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要做好,只要有一項做不好,就會影響到最后的結(jié)果(我說的是做好,不是做了,無論做什么事,“做好”和“做了”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釣幾尾水中之魚,看似簡單,實際上卻包含了天文、地理、水文、生物學(xué)、物理學(xué)等許多方面的科學(xué)知識。

就是這看似簡單的釣幾尾閑魚,若要達到“精通”的境界,還真是學(xué)無止境,這也正是垂釣的魅力所在。其中每一次探索和實驗,哪怕是獲得很小的成功和經(jīng)驗,都會讓人感到極大的滿足和欣慰。

假如是件連傻子都會做的事,就不會有如此龐大的熱中于此道的群體了??梢哉f垂釣是一項需要腦力和體力密切配合的活動,是智者的選擇。 

既然同為智者,我們來共同總結(jié)一下多釣魚的關(guān)鍵是什么:

一、做好出釣前的準備工作

(一)了解天氣情況

1、陰、晴、雨、霧。

冬天和春天無風(fēng)的陰:霧天氣比晴、雨天氣好釣。

盛夏和初秋晴:雨天氣好釣,陰天、特別是大霧天氣難釣。

2、風(fēng)力、風(fēng)向 。 

冬天釣無風(fēng)或3級以下風(fēng)的背風(fēng)處, 春、夏、秋風(fēng)力小于3級釣下風(fēng)口、回風(fēng)彎,風(fēng)力3級左右釣下風(fēng)口的近岸處,風(fēng)力4級左右釣背風(fēng)處, 風(fēng)力大雨5級不釣。

3、溫度、包括晝夜溫差。

與前一天和后一天的溫差:晝夜溫差在10度以內(nèi)魚好釣,大于15度很難釣。

降溫的前一天和當天魚好釣,降溫后又開始升溫的第一天不好釣。

4、氣壓。高于1005或低于990百帕魚不好釣,在995--1003百帕之間魚好釣.。

(二)詳細檢查準備好要攜帶的裝備、用具、釣具、餌料。

(三)每次出釣時都要帶一小瓶酒精棉球(白酒也一樣),在到達釣場后,拌餌料之前搓手用,防止因吸煙、修車等沾染在手上的異味混入餌料影響釣效。

二、選好釣位。

到達釣場后,要仔細觀察、了解,并根據(jù)季節(jié)、天氣、地形、水情、施釣情況等因素綜合考慮,選擇一個相對理想的釣位。

三、選擇合適的餌料

要根據(jù)季節(jié)、水情、魚情選擇使用相對合適的窩餌和釣餌。若效果明顯不好,要及時更換,不可過于死板。

四、選擇合適的釣具和釣組

要根據(jù)釣位的環(huán)境、水深、魚情等使用最合適的釣組。

五、要靈活運用、細心總結(jié)、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進入最佳狀態(tài)。

總之,多釣魚的關(guān)鍵就是要認真作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釣魚是個綜合因素,不是靠某一種所謂神奇的餌料或者是一根高檔次的魚竿就能夠比別人多釣魚的。要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多于實踐、細心總結(jié)。

對自己掌握的知識和經(jīng)驗,要因時、因地置異,靈活運用。

隨著經(jīng)驗的積累、知識的豐富、情調(diào)的升華,在垂釣中獲得開心和自信也就在必然之中了。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