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黃疔瘡 是疔毒走入血分、內(nèi)攻臟腑而引起的一種急性和很危險的癥候。既有一般疔瘡特征,又有發(fā)熱惡寒、神昏譫語的全身癥狀。 處方1:疔毒復(fù)生湯牡蠣、梔子、金銀花、木通、連翹、牛蒡子、乳香、沒藥、皂刺、天花粉、大黃、地骨皮各8分,水酒各一茶盅,煎成一半。飲服。脈實便秘者加樸硝。主要用于即將走黃癥狀者。 處方2:七星劍湯 野菊嫩頭、蒼耳頭、豨薟草、半枝蓮、地丁各9克,麻黃3克,蚤休6克,好酒500毫升。煎至一碗,熱服,蓋被出微汗為度。用于已經(jīng)走黃者。 處方3:蟾酥丸 酒化蟾酥6克,輕粉1.5克,枯礬、寒水石、銅綠、乳香、沒藥、膽礬、麝香各3克,雄黃6克,蝸牛21個,朱砂9克。在端午日午時,于靜室中,先把蝸牛研爛,再同蟾酥等藥混合搗勻,做丸如綠豆大。每次服3丸,嚼爛白酒送服。蓋被出汗為度。重癥可再服1劑。亦可做餅外用。主要用于手足冰涼,六脈暴絕,氣閉不通走黃者。用此方時要繼服木香流氣飲。 本病系現(xiàn)代所稱濃毒敗血癥。需采取綜合措施,方保無憂,務(wù)請注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