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yī)印會河教授三十八方集驗(15)八正散加味1 5 八正散加味 (源于《太平惠民和荊局方》,印氏加味) [方劑組成]木通1O克,車前子lO 包).篇蓄l0克,大黃lO克,滑石15克(包).甘草梢10克,瞿麥10克,梔子10克,柴胡30克,五昧子1O克,黃柏l5克 [功用] 利水通淋 [主治病證] 小便時陰中鍵痛,或見寒熱尿黃赤而頓、急則不可待。舌紅.苔黃。脈數(shù)。 [辨證要點] 本證多系玨尿系日細菌感染而發(fā)生的炎癥。~般以尿前陰中澀痛為主,井伴尿急、尿頻,嚴重時可有高熱、寒戰(zhàn)。尿檢可見大量白細胞及少量蛋白 [主證] 泌尿系感染,急性前列隙炎.腎盂腎炎等 [加減] 痛甚者加琥珀末3克(分吞)。 [病案]陳某,女,25歲,中日友好醫(yī)院病案號88989o。初診:1993年11月1日。主訴:小腹隱痛3天病史:3天來小腹隱隱作痛,伴有尿急、尿頻、尿黃量少,夜間影響睡眠。大便干結。l~2日1次。 診查:臍下腹部壓痛。尿檢:白細胞( ),余(一)。舌尖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辨證;膀胱濕熱。西醫(yī)診斷:泌尿系感染。 冶法清熱利濕.通淋止痛。 處方:術通l0克,車前子l2克(包),篇蓄10克,熟軍5克,滑石15霓(包),生甘草10克.梔子10克,瞿麥1O克,石葦l2克·冬葵子10克,黃柏15克,黃芩12克.黃連6克。地丁30克,牛膝l0克,柴胡24克-五味子10克 7劑.每日l劑.敢煎分2次服。 復診:1993年l1月lO日,患者服上方后腹痛即止.尿頻、尿急癥狀亦消失,復查尿常規(guī)已恢復正常。 [按語] 泌尿系感染其癥狀與中醫(yī)的堤熱琳癥相似.臨床上主要以尿頻、尿急、尿痛為主要癥狀.甚者可伴有惡寒發(fā)熱.嚴重老可高熱寒戰(zhàn)西醫(yī)認為主要由于大腸桿菌等逆行感染所致,印老認為:柴胡30克一五味子l0克二藥臺用.對大腸桿菌有良好的抑制或殺滅作用.故常在八正散內(nèi)加^此二味藥,方中木通、車前子、篇蓄、滑石利水通淋f瞿麥、大黃行瘀泄熱,梔子黃連、黃芩、黃柏為黃連解毒湯,清泄三焦火熱;石葦、冬葵子、地丁生甘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活陰中欄痛凡玨尿系感染具有“三尿癥狀者,均可投以此方.效果極佳。 |
|
|
來自: 學中醫(yī)書館 > 《名醫(yī)印會河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