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那里,傅青主用了半年的時間將自己的畢生所學(xué)全部教授給了這個來自南方的學(xué)子。
時光荏苒,轉(zhuǎn)眼半年過去了,一天,傅青主對陳士鐸說:“士鐸,你我二人,就此分別吧!”
陳士鐸感激地地給老師跪下,叩頭。
傅青主:“以后,千萬不要提起你是我的徒弟,這些書,用你的名義刊發(fā)吧。”
陳士鐸忙推辭:“老師,那是您的心血啊,我怎么敢用自己的名字?”
傅青主抬頭仰望,嘆了口氣說:“我一生與清廷為敵,相信在我身后,他們是不會讓我的書傳下去的,所以,我這么秘密地找你來,傳授給你醫(yī)術(shù),這是為了使這個根不斷掉啊?!?/DIV>
陳士鐸:“老師,您用心良苦,徒弟我知道了,可這是您的心血啊,怎能不寫您的名字?”
傅青主:“醫(yī)書是用來救人的,用我的名字流傳不下去,豈能救人,希望你用自己的名字刊印,讓他流傳下去!”
陳士鐸非常難過:“老師!我實在想讓后世知道,是您寫的醫(yī)書?。 ?/DIV>
傅青主:“不必了,以后不要對任何人提起,這樣吧,我們現(xiàn)在編個故事,就說你在北京遇到了天師歧伯,他傳授給了你醫(yī)術(shù),用這個故事,來紀念你我的一場師徒緣分吧!”
陳士鐸的眼淚終于流了出來:“老師……”他的嗓子哽咽了,說不出話來。
于是,就有了我們文章開始的那一幕,在以后的日子里,陳士鐸果然把傅青主的醫(yī)書一一刊印,讓他廣為流傳,但是,在每一本書的開始,他都要恭敬地寫上:這書不是我寫的,是我的老師歧伯天師寫的,我只是“敬述”而已。
人們以為他在白日說夢,或者假托神仙。
其實,他的心里一直想的是他的老師,傅青主。
傅青主是有遠見的,果然,在他去世以后,他寫的書如:《周易音釋》、《周禮音辨》、《十三經(jīng)評注》、《十三經(jīng)字區(qū)》、《諸子注釋》、《春秋人名地名韻》、《十七史評》、《性史》、《杜詩點評》、《續(xù)編杜詩》、《會韻小評補》、《元釋兩藏精義》等全部散佚消失,現(xiàn)在只剩下了后人搜集整理的一套《霜紅龕集》而已。
而他的醫(yī)書,卻以陳士鐸的名義刊行,全部保留了下來,流傳給了后人。
圖虛名的人,剛會用幾個方子,就滿天下嚷嚷,恨人不能知道。而真正的大醫(yī),寫出了自己千錘百煉的經(jīng)驗,為了流傳人間,卻連自己的名字都不留。
他們心里想的,只是救人。
名聲在他們的眼中,如云煙而已。
在將學(xué)問傳給了陳士鐸以后,傅青主的心終于放了下來,他開始繼續(xù)過他的寫字、診病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