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無常,在奮斗過程中會有很多起起伏伏,未雨綢繆是必要的。順境的時候多想逆境,逆境的時候要多想順境,富貴的時候多想想窮人,窮的時候多想想也許有一天自己能變得富有。經(jīng)常用“自他交換”的方式,多站在別人的立場,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我們就不會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的角色任何人都在同時扮演。我們不會是這個世界上最慘的,我們也不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總有比我們更強的或比我們更慘的人在。防患于未然大家都要做,當(dāng)我們再遇到困難,也許我們會因為有這樣的防范,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一直延續(xù)下去,也是非常好的。當(dāng)我們遇到其他不如意不順心的時候,我們不會不甘愿,也不會覺得天塌下來了,不會覺得自己怎么就這么倒霉,我們能夠坦然面對它,因為我們早就有思想準(zhǔn)備了,我們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面對這一切的方式方法。
這個“自他交換”就是調(diào)試人的好心態(tài)的一種方法。也就是說,我們窮的時候能夠理解富有,而我們富有的時候也能夠理解貧窮。
在我們核心財富中,生命是最重要的。我們不斷地完善生命財富,會遇到很多生活上的事。比如現(xiàn)在信息發(fā)達,傳播渠道特別廣,良莠不齊,魚目混珠,好的壞的一起來了,如何篩選?這個對人的辨別能力要求是很高的。要去辨別這個很難,網(wǎng)絡(luò)這么發(fā)達,信息多元化,沒有什么太好的規(guī)律可循的。就像遇到惡劣天氣,亂成一團,必須要增強自己內(nèi)心的免疫力。
宗教人士的道德信仰普遍來講比較高,自我約束的道德能力普遍高,以德服人。有許多人愿意跟宗教人士談問題,非常信任宗教人士,會說一些沒法跟別人說的話。我會把自己的經(jīng)驗或者我接觸的形形色色的一些案例中對他有幫助的部分告訴他。我們絕對不會傳播別人的心事,即便會點到這件事情,也絕對避免讓大家知道是這個人。這是很多媒體做不到的。
其實并不是我們多厲害,而是我們的信仰約束了我們,不能有太多的是非。我們有一個戒律叫“不綺語”,你不能把別人的是非當(dāng)成娛樂講出來。所以要以德服人,別人才能特別尊重你。一般來講,人的道德越高,對自己內(nèi)心的約束會越多。蓮花生大師講過:見比虛空高,取舍因果較粉細。你的見解、你的思想如天一樣高,那么你做事情的分寸就像面粉的粒一樣細。你對因果要仔細,不能馬虎。職位越高,名氣越大,經(jīng)常認(rèn)為有特權(quán)而忽略了很多東西。蓮花生大師講的就是:你的權(quán)力越高,你的思想境界越高,很多細微的事情要觀察得更細。你官做得越大,你做的事要比老百姓還老百姓,就這么一個概念。
我也有觀察不到位的時候,有疏忽。曾經(jīng)有個人拿了一張照片給我,是他跟一個女孩子很親密的一張照片,說:“請你觀察一下我們的前世今生?!蔽腋v,我不懂得觀察什么前世今生,我只是教佛法,不懂得算命。我直接把照片退給了他。過了一會兒,他告訴我,照片上的那個女孩實際上已經(jīng)往生了,而且是因為救人而走的。聽了這番話,我覺得很不好意思。其實我可以不那么快回絕人家,雖然他問我的方式我不太喜歡。我就反省自己:我為什么不能把人家的照片拿過來看一看,先慢慢聊,再告訴人家其實我還是能告訴他一些佛法的。當(dāng)時知道情況以后我馬上跟他講:“你把照片交給我,我拿到寺廟去做超度,這樣的好人雖然生命短暫,一輩子有這么多人記得、那么多人贊美她,肯定會求得到很好的地方去。這個你放心,說不定她會移民去西方極樂世界呢。你應(yīng)該為她是為了救人而往生而感到自豪,你有一個這么好的女朋友……”這么開導(dǎo)他,他也很開心。
人生活到一定的階段通常會注重生命的修煉。所以把握時間財富,不要讓自己過多停留在對過去的回憶上,浪費時間,對我們的心情沒有幫助。多留一點時間對自己好,哪怕是得到短暫的一點點快樂,你都應(yīng)該去把握。為明天去想一想,但是很多事情你不用想那么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