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懸崖勒馬轉(zhuǎn)禍為福 【原文】 念頭起處,才覺向欲路上去,便挽從理路上來。一起便覺,一覺便轉(zhuǎn),此是轉(zhuǎn)禍為福,起死回生的關(guān)頭,切莫輕易放過。 【譯文】 當心中生起的一個念頭,發(fā)覺會走到邪路上去時,便要用理智把它拉回到正道上來。邪念一生便立即覺察,一經(jīng)覺察便立即轉(zhuǎn)向,這是將災(zāi)禍轉(zhuǎn)為福氣,使瀕死回復(fù)生機的緊要關(guān)頭,千萬不要輕易放過這個絕佳時機。 【評析】 邪念如懸崖絕壁上怒放的惡之花,向你投射來顛倒神魂的媚眼,令你不覺砰然心動。與它零距離親近,即是墜入萬丈深淵;欲拒之于千里之外,卻很可能戀戀不舍,一步三回頭?!坝匈\心無賊膽”,往往需要更大的勇氣。 養(yǎng)喜召福去殺遠禍 【原文】 福不可徼,養(yǎng)喜神,以為召福之本而已,禍不可避,去殺機,以為遠禍之方而已。 【譯文】 福分不可強求,經(jīng)常保持愉悅心情,就是召來福分的根本;災(zāi)禍無法躲避,能夠消除害人的念頭,就是遠離災(zāi)禍的良方。 【評析】 古人云:“禍不虛至,福不徒來。”幸福其實是一種心態(tài),樂觀豁達、知足常樂,幸福則不召自來。天災(zāi)無法逃避,人禍當可能盡量避免。與人為善,安分守己,惹禍上身的機會便會少很多。 多心惹禍少事為福 【原文】 福莫福于少事,禍莫禍于多心。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為福;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為禍。 【譯文】 人生的最大幸福莫過于心無掛礙,而最大的災(zāi)禍莫過于心存芥蒂。只有終日辛苦勞碌的人,才深知無事休閑是幸福,只有心平氣和的人,才深知心存芥蒂是禍害。 【評析】 如今缺錢的起早貪黑忙生計,有錢的日理萬機忙生意。一個“忙”字,道不盡幾多身累心累、幾多身苦心苦。無事清閑,真是成了終日奔波勞碌者奢求的幸福。 在外奔忙,職場、商場,害人之心不可有。無害人之心,則心胸坦蕩,當然不會自尋煩惱,憨人自有憨福。職場、商場,防人之心不可無。有防人之心,卻也不必弄得疑神疑鬼,疑心太重,常常會草木皆兵,難免無事生非,一生非則會禍起蕭墻。 天機最神智巧何益 【原文】 貞士無心徼福,天即就無心處牖其衷;人著意避禍,天即就著意中奪其魄??梢娞熘畽C權(quán)最神,人之智巧何益。 【譯文】 志節(jié)堅貞的人,無意去祈求老天賜福,老天卻會因他的無心而引導(dǎo)他達成心愿;陰險狡詐的人,費盡心機要躲避災(zāi)禍,老天卻會因他的蓄意而奪走他的魂魄。由此看來,老天的玄機最為神奇奧妙,人類的智謀心機在老天面前無濟于事。 【評析】 米蘭·昆德拉曾說過:“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边@與洪老先生所教導(dǎo)的“天之機權(quán)最神,人之智巧何益”是殊途同歸。其實哪有什么老天,人活世上,行為意愿只不過還要受到自然法則、社會公德、法律和人心向背的制約。陰險狡詐者,機關(guān)算盡,總想沖擊這種制約的紅線,當然會玩火自焚;而志節(jié)忠貞的人,在這種制約之內(nèi)行事,當然只會積福,而不會招來禍害了。 所以,“千般巧計,不如本分為人”。 清冷享薄和氣福厚 【原文】 天地之氣,暖則生,寒則殺。故性氣清冷者,受享亦涼薄;唯和氣熱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澤亦長。 【譯文】 四季氣候多變,春夏天氣和暖,則萬物生機勃勃,秋冬寒冷,則萬物衰敗蕭條。故而性情清高冷漠者,他所能享受到的福分也就微?。恍郧闇睾?、熱心快腸者,享有的福分也豐厚,享有的恩惠也長久。 【評析】 生性孤高冷漠的人,如冷露峭風(fēng),寒意襲人,令人不由得退避三舍,或敬而遠之。這樣的人往往是少有人緣,即使是凌駕于眾人之上,也是曲高和寡。 而生性溫和的人,如春風(fēng)和煦,極富親和力,這樣的人往往人緣好。 簡言之,前者是與人“相排斥”,而后者是與人“相吸引”。 念積累難思傾覆易 【原文】 問祖宗之德澤,吾身所享者是,當念其積累之難;問子孫之福祉,吾身所貽者是,要思其傾覆之易。 【譯文】 若是要問我們的祖宗給我們留下了什么恩澤,只要看看我們現(xiàn)在所享有的福分便能明了,從而感念祖宗當年積累這些恩澤是多么不易;若是要問我們的子孫后代能否享受幸福,只需要看看我們所遺留下的恩澤多寡便能明了,假如遺留的恩澤有限,子孫們就很容易敗光家業(yè)。 【評析】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如果“樹大根深,枝繁葉茂”,自然留給后人的“蔭庇”就會更加舒適廣大。而后人在享受前人蔭庇的同時,也當辛勤培育維護,以使更加舒適廣大的蔭庇傳承下代。 大到國家,小到一個公司,一個家庭,都是同一個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