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都應該問問自己的兩個問題我最近在硅谷的一個會議上進行了發(fā)言,并且很慶幸自己留在那里并參加了后續(xù)的活動。最后一個演講者,Connie Podesta的發(fā)言打動了我的好奇心。她說:“我將要和大家分享你所要面對的兩個最為重要的問題。如果你對其中之一回答不,那么我就能夠?qū)δ阌幸恍┝私?,知道你是否壓力過大,是否感到不幸福?!?她所講的話引起了我的注意。 這兩個問題是: 1. 在生活方面,你是否對你正在做出的選擇感到自豪? 2. 在工作方面,你是否對你正在做出的選擇感到自豪? 由于這兩個問題過于簡單,我們很可能會將這樣的問題擱置一旁。然而,正如Oliver Wendell Holmes 的經(jīng)典名言所說:“我并不在乎簡化復雜事物的這一面,但是我很樂于擁抱復雜的另一面” 使我意識到簡化復雜事物另一面的原因之一在于,他們提醒了我們應該更多的關(guān)注于現(xiàn)在所作出的決定,而不是糾結(jié)于無法改變的結(jié)果。無論我們現(xiàn)在正在經(jīng)歷成功或失敗,我們都可能受到這些事后結(jié)果的誤導。因為,這些都已經(jīng)是滯后的信息了??紤]上面的問題可以在以下的幾個方面給予我們幫助: 面對失敗時 無論在工作方面還是生活方面,總有許許多多的事情并沒有按照我們所期望的方向發(fā)展。我們可以抱怨。我們可以大發(fā)牢騷。我們可能喪失勇氣。然而,如果我們可以在每天早上問問自己這兩個問題,我們就可以將自己的精力專注于我們現(xiàn)在所能作出的決定。有點搞暈了?沒關(guān)系,我們可以重新回到正軌。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是否對自己正在作出的決定感到自豪? 面對成功時 成功并不是一個好的老師。它很可能使我們低估了那些促成成功的首要因素。我已經(jīng)在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詳細的探討了這個問題。為了使它簡單易懂,我做了個比較比喻:成功時失敗的催化劑。當我們?nèi)〉镁薮蟪晒Φ臅r候,我們便開始變得謹小慎微。這些抉擇將無形中損害我們未來的成就。 為了向他的兒子解釋這其中的道理,Rudyard Kipling用一首小詩--“如果” ,將這兩種情景聯(lián)系到了一起:“當你面對成功與失敗時,要記得將他們一視同仁?!?Kipling提醒他的兒子,不要相信成功或失敗,它們都是靠不住的。 現(xiàn)在看來,每天問問自己這兩個問題并且更為慎重的做出決定是一件很簡單的小事兒。我們時常覺得自己頻于奔命,以至于沒有時間去想想自己的生活。然而,如果不仔細的思考這些問題,很可能導致一個充滿悔恨的人生。一個澳大利亞的護士,Bronnie Ware,她陪伴許多人度過了他們生命中最后的12個星期,并記錄下了那些被最常被談起的遺憾。在這些悔恨之中,排在首位的是:“我希望曾有勇氣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別人所期望的那樣。”其次是,“我希望沒有這么拼命的工作”和“我希望我曾有表達自己感受的勇氣?!?/p> 我不確定這是不是我們所能夠問的最重要的 兩個問題,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們每天早上都能夠問問自己這些問題,我們的生活就會少一些遺憾。 |
|
|
來自: 藝網(wǎng)情深 > 《網(wǎng)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