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dǎo)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zhuǎn)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 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詩鑒賞 《登金陵鳳凰臺》,是通過對金陵鳳凰臺的憑吊,借景抒情,表達了詩人憂時傷世的心情,是他創(chuàng)作中一篇著名的七言律詩。 詩的第一句點題?!傍P凰臺上鳳凰游”,很自然地將鳳凰臺的得名點了出來,起句自然飄逸。而接著的一句,卻是那樣的無限感慨:“鳳去臺空江自流”!一個“自”字,道出了多少歷史興亡的喟嘆。這里的“鳳凰”,一語雙關(guān),既點明了鳳凰臺的由來,又有人世的滄桑蘊含其中。韻致高逸,寄慨遙深。 接著的三、四兩句承上,以“吳宮”、“晉代”一聯(lián),概指了鳳凰臺作為六朝故都所見證的歷史興亡。 語言平緩而對仗精工,寄寓著無限的悲涼?!皡菍m花草”,表現(xiàn)昔日吳王的苑囿的似錦繁華和如今的湮沒幽徑。“晉代衣冠”,是表現(xiàn)當(dāng)年東晉的豪門權(quán)貴,是何等的榮耀,如今他們的孤冢卻散落在荒煙蔓草之中。 這一聯(lián),浸透了無限的凄涼。如今登臺,放眼望去,那吳宮晉苑、六代繁華,早已看不見了,只有那歷盡滄桑的青山依舊,綠水長流。那遠處的三山,半落在青天之外,云霧繚繞;白鷺洲橫臥江心,使二水分流,波濤洶涌,描繪出了凄迷的水闊山遙的景象。這無盡的江山勝跡,留下了多少歷史興亡故事,令人詠嘆不已,惆悵難忘。因此,接下去的最后一聯(lián),詩人很自然地回到眼前的現(xiàn)實,抒發(fā)了深沉的憂慮和關(guān)切: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這里的“浮云蔽日”,是指朝中奸佞當(dāng)?shù)??!案≡啤北扔骷樾?,“日”比喻君主?!豆旁姟ば行兄匦行小罚骸案≡票伟兹?,游子不顧返?!崩钌谱⒁戀Z《新語·慎微篇》:“邪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月也。”“長安”指朝廷,“長安不見”是指自己遠離朝廷,不被重用,所以才使人無限的憂愁。這樣,將登臺吊古傷今的感慨,自然地結(jié)合起來,抒發(fā)了深沉的歷史嘆息,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 詩人運用七律的形式吊古傷今,借景抒情,自然渾成,這是很不容易的。這首詩從神話傳說開始,落筆輕靈,悠然無盡,不禁感慨系之。其后兩聯(lián),分承首聯(lián),一為感事,是虛寫,敘述“鳳去臺空”的巨大的歷史變化,一為寫景,抒發(fā)了“江自流”的現(xiàn)實感慨。最后以深切的憂慮,強烈地表達了對朝政的不滿和憤慨,也深情地訴說了對國事的關(guān)心?;啬c蕩氣,余韻悠然。 關(guān)于這首詩,《唐宋詩醇》中有一段話很好,可供參考:“崔顥題詩《黃鶴樓》,李白見之,去不復(fù)作,至金陵登鳳凰臺乃題此詩,傳者以為擬崔而作,理或有之。崔詩直舉胸情,氣體高渾,白詩寓目山河,別有懷抱,其言皆從心而發(fā),即景而成,意象偶同,勝境各擅,論者不舉其高情遠意而沾沾吹索于字句之間,固已蔽矣。至謂白實擬之以較勝負,并謬為‘捶碎黃鶴樓’等詩,鄙陋之談,不值一噱也?!?/FONT>
來自: 默唸云兒 > 《李白》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詩詞 唐·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
此詩以鳳凰臺為名,而詠鳳凰臺不過起二語已盡之矣。《漢書·杜欽傳》:“ 茂陵 杜鄴 與 欽 同姓字,俱以材能稱京師,故衣冠謂 欽 為‘盲 杜子夏 ’以相別?!?顏師古 注:“衣冠謂士大夫也?!?唐 ...
董騰老師干貨|詩歌鑒賞總是難為你?還不是因為你不懂這些感情套路!
還不是因為你不懂這些感情套路!那么今天我們就給小伙伴們整理一下關(guān)于古詩詞鑒賞的感情題~幫你熟悉古人的感情套路!沒錯,就是開心和難...
(典故)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王安石《登飛來峰》閱讀訓(xùn)練
(典故)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王安石《登飛來峰》閱讀訓(xùn)練。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敬鸢浮?李白詩是“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王安石詩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
游金陵鳳凰臺
游金陵鳳凰臺"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的"長安"是現(xiàn)在的哪里? 2007-08-13 11:03 酷酷的雪人 | 分類:文化/藝術(shù) | 瀏覽8113次 長安是西安 金陵是南京 這首詩的大意...
唐詩(5)~《登金陵鳳凰臺》
唐詩(5)~《登金陵鳳凰臺》唐詩(5)--《登金陵鳳凰臺》登金陵鳳凰臺李白。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李白時代的鳳凰臺是一處有...
書法輸錄 華文新魏體 唐詩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書法輸錄 華文新魏體 唐詩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李白很著名的一首詩,開篇2句連犯忌諱,最后14字卻成封神之句
李白很著名的一首詩,開篇2句連犯忌諱,最后14字卻成封神之句。李白、崔顥、黃鶴樓。于是李白暗里就開始和這首黃鶴樓較勁,一定要寫出一...
從《黃鶴樓》到《鸚鵡洲》再到《登金陵鳳凰臺》
從《黃鶴樓》到《鸚鵡洲》再到《登金陵鳳凰臺》此詩中的“鸚鵡洲”得名并非此地來過鸚鵡,而是因為李白的偶像禰衡曾經(jīng)寫過一篇《鸚鵡賦...
少年說||默默(178):《登金陵鳳凰臺》品析
少年說||默默(178):《登金陵鳳凰臺》品析。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尾聯(lián)中的“浮云”可以說是全詩的詩眼,我們讀過一句詩叫...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