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10月3日晚,在安昌大酒店正式拜吉老為師。見證人員:姚兄,李兄,錢兄,光光三口,建良三口等。第二天正式開始第一節(jié)課。 我決定將師傅教的一切記錄下來,其中增加了自己的理解,不盡正確,希望將來經(jīng)過師傅過目后能整理成冊! 只要你有誠心,恒心,毅力我可以收你(為徒),但是要學成太極內功確實很難,非三年五載(可能日子更長)是不可能得到其中之奧秘。 以前收徒不收學費,徒弟都跑光了。。。希望你能堅持! 按我的做,三年可以入門。 太極功夫,自己學不會,非得有師傅不可。 你到我這里來學,就學一個字:松!要放松,放松,再放松! 什么叫水到渠成?就是100米的渠你挖了99米,感覺都是一樣的,只有最后一米才不同。希望你不要在99米的時候放棄,你看不到自己挖了多長,但老師看得到的。 開始主要是走步,其次做云手,單推手,適當打拳。 開始一周來兩次,動作做準確后,每周來一次。 我就那么幾句話,但你得反復的聽,每次聽都要有新的感受。 自己不練到一定程度,有些話是體會不到真諦的。 如果有一天你聽我說完后,”哦……“的一聲,說明你進了一大步。 走步:左腳松一下,沉一下,右腳向右前方跨一步,幅度不要太大;上身正直,向右轉正;左腳再松沉一下,重心慢慢移到右腳,盡量下蹲,膝蓋前探,可以過腳趾;右腳松沉一下,左腳向左前方跨一步,幅度不要太大;上身正直,向左轉正;右腳再松沉一下,重心慢慢移到左腳,盡量下蹲,膝蓋前探,可以過腳趾;左腳松一下,沉一下,右腳向右前方跨一步。。。。腳掌貼地,全身放松!放松!再放松! 云手:兩腳與肩同寬,胯以上要完整,左右轉動,腳掌貼地,重心正中不移動。手自然放松做云手狀,幅度要小,要以腰胯帶動,胯停手即停。 單推手:兩人對練,動作要慢,手不動,放松,胯腰后座轉動,將手向側面帶出。 打拳:全身放松,特別是手要放松,以腰胯運動為主。
師傅要求走步沉一點,結果走得一點沒味道,全身肌肉僵硬。 任何時候都要記住自己還沒有放松,沒有松透。 給你一點力,你馬上頂出來,所以用力的習慣是很難放下的;同樣,要改變一個人的觀念也是很困難的。這是學太極內功必須改變的兩個方面。 今天有一種感覺,當和對手接住的時候,無論肌肉緊張還是放松,都可以通過腰背部的一松一沉,把對方的力傳到腳底,所以松也是緊張,緊張也可以松,不知道這個理解對不對? 更多的時候,感覺自己的力在肩膀斷了,有時在腰部斷了,要停下來想一下才能把力從腳底發(fā)出來。 錢兄說他現(xiàn)在服了,我說好啊,不服永遠學不出! 19日,錢兄我已經(jīng)推不動他了。 現(xiàn)在的問題是,跨步時人要浮上來。 金兄被師傅點通了,師傅要他不斷的找人去體會;其他師兄我想也快了,只需把最后那把賭賽的草蓬挖了也就豁然貫通了。 我說師傅啊,兩高手相遇,怎么才能贏呢?總結師傅的意思:誰想贏,誰就輸! 腰部凹進,就是突臀。 師傅說,陳昌興的缺點就是不挺拔,有點“猴”。 思想對了后,功夫是練出來的! 時刻記住,要松,要沉! 走路慢跑的時候也想著股骨與盆骨結合處要靈活,腰部,肩部肌肉要放松。 呼氣時要沉到腹部。(鄭曼青) 打太極就是要扔掉一些東西,是減法。(祝大彤) 意念即是力量,或者說意念就是力量的靈魂,意念可以在一瞬間將力從腳底傳到指尖。 每個人的先天能量都是驚人的,只是我們舍不得放下后天得來的自認為有用的東西。 把腰鼓起來,松下去,收臀。 右腳的承受力比左腳好,不過今天感覺左腳有點進步了。 今天能經(jīng)常記起塌腰,把腰松的飽滿一點,但感覺背有點駝了。 今天讓對方推,隨著力的慢慢增加,發(fā)覺無法把對方的力傳到腳底,力在腰部斷掉馬上就倒。 師兄們都說,關鍵是基本功,走步,走步……酸了就停,休息一會繼續(xù),有點“汗”! 發(fā)覺曹樹偉的神韻與師傅的很像,最明顯的感覺是,他們的動作都像是骨頭在動,有點像變形金剛。 似乎看到一點什么,但又體會不到,總有一樣東西,即使有所感悟,但窮其一生也未必能探個究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