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dǎo)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zhuǎn)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贈別(其一) 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 惟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 替人垂淚到天明, 杜牧詩鑒賞 《贈別》二首作于大和九年,當(dāng)時杜牧離開揚州淮南節(jié)度使府時贈別當(dāng)?shù)匾晃蝗菝渤霰姷哪贻p歌女。 第一首深情贊美對方的艷麗輕盈,“春風(fēng)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這里選的是第二首,抒寫兩人別夜離席的傷感情懷。 首句“多情卻似總無情”以議論的方式陡起。多情,指離別的雙方本來就有真摯感情,此刻在離席別筵之上,更是思緒萬端,黯然銷魂。也許詩人應(yīng)當(dāng)表現(xiàn)兩人繾綣纏綿的柔情,但實際上,卻是默然相對,無以為語,看起來像是素不相識的路人,所以說“總無情”?!翱偂弊謴娬{(diào),說明這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為什么“多情”反好像“無情”呢?這是因為,在惜別情緒的高潮中,一般的惜別言語、動作乃至表情統(tǒng)統(tǒng)不足以充分表達深濃的離緒,而離別的傷感痛苦又使雙方的表情近乎鐵血心腸;也許是最多情的人反而會有這種漠然無情的表情。說“卻似”,又正道出這“無情”的表象下蘊藏著“多情”的實質(zhì)。這“多情”與“無情”的矛盾統(tǒng)一絕妙地反襯出情之深刻,刻骨銘心。 接下來一句“惟覺樽前笑不成”,樽前相對,為了寬慰對方,緩解離緒,彼此都想努力裝點歡容,但由于離緒太苦,卻無論如何也無法強顏為歡,結(jié)果仍然是無言相對,難以欣悅卻似“無情”了。但這種“無情”,正是太“多情”的結(jié)果。“惟覺”二字于無可奈何的口吻中透見慘然凄涼心境。 三四兩句,“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正面描繪別夜離情,似乎已成箭在弦上之勢,但詩人反而繞開,借離筵蠟燭來側(cè)面表現(xiàn)離傷愁緒。這兩句的好處在于用賦比興的手法,將眼前蠟燭的形象與黯然銷魂的離人形象融為一體。離筵上點著蠟燭,蠟燭燃燒時脂淚流溢,這是賦實;由蠟淚聯(lián)想到離人傷別之淚,由蠟燭有芯聯(lián)想到離人的“有心”惜別,并以前者隱喻后者,這是由興而比。將本來無知的蠟燭人格化,賦予它人的感情,這就使得形象的比喻旨意、無窮,而達到物我交融、渾然一體的境界,以致很難分清是借物寓情還是直接以物擬人了。“蠟淚”一般比喻惜別傷離之淚,如庚信《對燭賦》:“銅花承蠟淚?!?U>李商隱《無題》:“蠟燭成灰淚始干?!?BR> 這首詩以議論和擬人化的比喻暗透別時情景和心境,眼前景和聯(lián)想、比喻、賦比興、擬人化等藝術(shù)手段的結(jié)合,使這首詩成為惜別傷離之作中的獨特佳作。
來自: 默唸云兒 > 《杜牧》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典◎多情卻總似無情
典◎多情卻總似無情。但是聯(lián)想到全詩塑造的黯然相對、終夜無語的情景,詩人不說自己惜別,而說蠟燭垂淚,“有心”是一語雙關(guān)(芯),“...
杜牧《贈別二首》
杜牧《贈別二首》杜牧《贈別二首》贈別二首 其一 押魚韻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fēng)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⑵豆蔻:據(jù)《本草》載,豆蔻花生于葉間,南人取其未大開者,謂之含胎花,常...
古詩賞析:多情卻似總無情
“多情卻似總無情”,“多情”跟“無情”正好是相反的,杜牧無疑對這位女子是有感情的,是“多情”的,他偏偏在這里用“無情”著筆,明明即將離別,但這里他卻表面上沒有作出傷心欲絕的樣子來,而好像...
唐詩閑讀:“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是的,杜牧很順利地通過了進士考試,甚至,在考試之前,他已經(jīng)知道自己會是第五名。(杜牧畫像)對于一個文才過人的大詩人,美女、盛宴...
古詩詞日歷 | 杜牧《贈別二首·其二》
蠟燭好像通人情意舍不得分別,替分別之人一直流淚到天亮。三四句,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詩人不寫人落淚,而寫蠟燭流淚,讓...
杜牧《贈別二首其二》賞析
杜牧《贈別二首其二》賞析《贈別二首》(其二)杜牧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跋灎T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小詩的后兩句是說,案頭蠟燭有心還惜別;...
杜牧《贈別》之二賞析
杜牧《贈別》之二賞析。欲笑是由于“多情”,“多情”卻又“笑不成”。但是詩人卻拋開自己,去說那別筵上燃燒著的蠟燭,來托物寄意?!跋灎T有心,在詩人筆頭,燭芯卻成了惜別之心,把其比擬為人?!疤?..
別意最憐垂淚時
別意最憐垂淚時。杜牧在揚州時仕途不順,流連于歌樓之內(nèi),寄情于酒色之中,正如他自己說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結(jié)識...
杜牧一首贈別詩,以蠟燭喻人,不言人而言燭,襯筆絕佳!
杜牧一首贈別詩,以蠟燭喻人,不言人而言燭,襯筆絕佳!此刻,在詩人眼里,或許那燭芯正在為我們的離別萬分惋惜、黯然神傷呢!”垂淚到...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