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電化學中的五大難點
山東省滕州市第一中學西校 柴勇
文章來源:2008年下半年度《試題與研究》
電化學是歷年高考的重要考點,也是考生感覺比較難掌握的知識點之一。本文從中學知識水平上探探、分析電化學中的難點問題,力圖對這一類問題作出系統(tǒng)而細致的闡述,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難點一:原電池正、負極的確定
1、確定原電池正、負極的一般方法
分析常見的原電池會得到這樣一個結論:兩個活潑性不同的金屬作原電池的正、負極時,通常是較活潑的作負極,另一個作正極;金屬與非金屬作原電池的正、負極時,通常是金屬作負極,非金屬作正極。
2、反例思考
練習中,會經(jīng)常遇到活潑性較差的金屬或非金屬作原電池負極的情況,這是怎么回事呢?請看下面幾個原電池裝置及對應的電極反應:
甲:正極:2NO3-+4H++2e-=2NO2↑+2H2O,負極:Cu-2e-=Cu2+;
乙:正極:6H2O+6e-=3H2↑+6OH-,負極:2Al+8OH--6e-=2AlO2-+4H2O;
丙:正極:4H2O+4e-=2H2↑+4OH-,負極:Si+6OH--4e-=SO32-+3H2O。
分析:甲池中,兩電極的活潑性Al強于Cu,但由于Al在常溫下遇濃HNO3發(fā)生鈍化,不能繼續(xù)反應,而Cu可以與濃HNO3發(fā)生反應,所以Cu失電子作負極;乙池中,兩電極的活潑性Mg強于Al,但由于Mg與NaOH溶液不反應,而Al可以與NaOH溶液反應,失電子被氧化作負極;丙池中,Fe與NaOH溶液不反應,而Si雖然是非金屬,但可以與NaOH溶液反應,失電子被氧化作負極。
通過上述例子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負極與電極材料的金屬性強弱并無必然的聯(lián)系。原電池中,負極是被氧化、失電子的那個電極,要確定正、負極就需要分析電極材料與電解質溶液反應的情況,而不是僅僅由電極材料的金屬性強弱來判斷。
難點二:電解池離子放電順序的理解
1、常見化學資料所提供的陰陽離子放電順序(惰性電極)
陽離子:S2->I->Br->Cl->OH->NO3->SO42-;
陰離子:Ag+>Hg+>Fe3+>Cu2+>H+(酸)>Pb2+>Sn2+>Fe2+>Zn2+>H+(水)>Al3+>Mg2+>Na+。
2、離子放電順序的解釋
(1)Cl-的放電能力為何強于OH-:首先,OH-放電時失電子的是-2價O原子,由于O元素的非金屬性比Cl元素略強,-2價O原子失電子就相對困難一些;其次,OH-放電時需破壞O-H鍵,增加了放電的難度;最后,OH-放電時產(chǎn)生O2,有較強的超電極電勢存在。
(2)含氧酸根NO3-、SO42-放電能力很弱的原因:含氧酸根NO3-、SO42-中N、S均已達到最高價,不能再失電子,如果含氧酸根NO3-、SO42-放電,真正失電子的元素應是放電能力很弱的-2價的O,且放電時必須破壞氮氧鍵或硫氧鍵,因此含氧酸根NO3-、SO42-在水溶液中一般沒有機會放電。
(3)為什么有時Zn2+會先于H+放電:教材中曾出現(xiàn)過以鋅為陽極、鐵為陰極,ZnCl2為電解液,在鐵上鍍鋅的實例,在練習中也會遇到此題。Zn2+的放電順序為何會強于H+呢?原因是陽離子的放電能力并不完全取決于它的氧化性強弱,還與多方面的因素有關,如離子濃度、溶液酸堿性強弱、溶液溫度、電極材料等因素均會影響離子的放電能力。
(4)在陰離子放電順序中,H+(酸)表示酸性溶液中的H+;H+(水)表示水中(中性或堿性)的H+。
難點三:電解時,陽離子不一定到陰極去放電
1、陰、陽離子放電的一般規(guī)律
一般來說,電解池中陰極上是放電能力最強的陽離子放電,陽極上則是放電能力最強的陰離子放電。這是因為:通電時,溶液中所有的陽離子都向陰極移動,所有的陰離子都向陽極移動。所以,一種陰離子如MnO4-氧化能力再強,它也沒有機會到陰極去得電子,同理,具有較強還原能力的NH4+也不大可能到陽極去失電子。
2、反例思考
例1、有一種模擬電化學方法處理廢水的微型實驗,其基本原理是:在電解過程中,使低價態(tài)的金屬離子Mn+(如Co2+)氧化為高價態(tài)的金屬離子,然后以此高價態(tài)的金屬離子作氧化劑,把廢水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成CO2來達到凈化的目的。該電化學法又稱間接電化學氧化,其陽極反應式為:Mn+-e-=M(n+1)+,若按右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試回答下列問題:
(1)井穴板孔內(nèi)盛放 溶液,以便驗證電解時產(chǎn)生的CO2氣體,現(xiàn)象是 。
(2)寫出電解過程中的電極反應式:陽極: ;陰極: 。
(3)寫出氧化有機物(以甲醇為例)的離子方程式 。
解析:(1)驗證CO2氣體可利用CO2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這一現(xiàn)象。(2)由題意可知,金屬陽離子Co2+應在陽極放電,被氧化;陰極中放電粒子題干中沒有提到,按一般規(guī)律分析應當是陽離子放電,溶液中有兩種陽離子:Co2+與H+,由于Co2+已在陽極放電,所以陰極上只能是H+放電,故電解過程中的電極反應式為:陽極:Co2+-e-=Co3+;陰極:2H++2e-=H2↑。(3)由題意可知,氧化廢水中的甲醇利用的是Co3+,Co3+被還原成Co2+,CH3OH被氧化成CO2,配平即可:6Co3++CH3OH+H2O=6Co2++CO2↑+6H+。
答案:(1)澄清的Ca(OH)2 澄清的Ca(OH)2溶液變混濁 (2)陽極:Co2+-e-=Co3+;陰極:2H++2e-=H2↑ (3)6Co3++CH3OH+H2O=6Co2++CO2↑+6H+。
例2、1998年兩位希臘化學家在《科學》雜志發(fā)表論文,稱他們在常壓下把H2和用氦氣稀釋的N2分別通入一個加熱到570℃的電解池(如右圖所示)中,H2和N2在電極上合成NH3,且轉化率達到78%。用來合成氨的電解質在電解池里起傳導H+的作用,它是一種固體復合氧化物(縮寫為SCY),具有鈣鈦礦晶體結構,電解池的兩個電極則是吸附在SCY內(nèi)外表面上的金屬鈀多晶薄膜。
試寫出上述電解池的電極反應式:陽極: ;陰極: 。
解析:電解池中電解質為固體,沒有大量的陰、陽離子。由題意可知,放電物質為H2和N2,由于陽極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失電子,陰極發(fā)生還原反應,得電子,故H2應在陽極放電,N2應在陰極放電,電解質可以傳導H+,所以電極反應式為:陽極:3H2-6e-=6H+;陰極:N2+6H++6e-=2NH3↑。
答案:陽極:3H2-6e-=6H+;陰極:N2+6H++6e-=2NH3↑。
上面兩例分別出現(xiàn)陽離子在陽極放電、H2分
子在陽極放電的特殊情況,陰、陽兩極放電的實質到底是什么呢?由電解池的構造可知,電解池的陽極與電源的正極相連,而電源的正極是最強大的氧化劑,電路閉
合后,電源正極源源不斷的將陽極上的電子抽走,使得在陽極上放電的粒子強烈的失電子;電解池陰極與電源負極相連,負極不斷向陰極供給電子,因而在陰極上放
電的粒子獲得電子,被還原。這就是陰、陽兩極放反應的實質。
難點四:電解質溶液對電極反應的影響
1、原電池中電解質溶液對電極反應的影響
任何一個原電池中電極反應均是依據(jù)某一氧化還原反應設計而來,如果電解質溶液能強烈的與該氧化還原反應中的氧化產(chǎn)物、還原產(chǎn)物作用,則必須考慮電解質溶液對電極反應的影響。
例3、寫出下列甲、乙、丙、丁四個原電池的正、負極反應式。
解析:甲池:原電池反應中還原劑為CH4,氧化產(chǎn)物為CO2,但在KOH溶液這一強堿性環(huán)境中,CO2不可能以氣體形式存在,會轉化為CO32-;氧化劑為O2,還原為OH-。所以電極反應為:負極:CH4+10OH--8e-=CO32-+7H2O,正極:2O2+4H2O+8e-=8OH-。乙池:原電池反應中還原劑為H2,氧化產(chǎn)物為H+,但在NaOH溶液這一強堿性環(huán)境中,H+會與OH-結合轉化為H2O;氧化劑為O2,還原為OH-。所以電極反應為:負極:2H2+4OH--4e-=4H2O,正極:O2+2H2O+4e-=4OH-。丙池:原電池反應中還原劑為H2,氧化產(chǎn)物為H+,H+在酸性溶液中可以存在;氧化劑為O2,還原為H2O。所以電極反應為:負極:2H2-4e-=4H+,正極:O2+4H++4e-=2H2O。丁池:為鋼鐵的吸氧腐蝕,正極:O2+2H2O+4e-=4OH-,負極:2Fe-4e-=2Fe2+。
答案:甲池:負極:CH4+10OH--8e-=CO32-+7H2O,正極:2O2+4H2O+8e-=8OH- 乙池:負極:2H2+4OH--4e-=4H2O,正極:O2+2H2O+4e-=4OH- 丙池:負極:2H2-4e-=4H+,正極:O2+4H++4e-=2H2O 丁池:負極:2Fe-4e-=2Fe2+,正極:O2+2H2O+4e-=4OH-。
2、電解池中電解質溶液對電極反應的影響
與原電池一樣,如果粒子在陰、陽兩極放電后產(chǎn)物與電解質溶液強烈反應,則電解質溶液就會參與電極反應,否則不參與電極反應。
例4、我國缺碘病甚廣,防治缺碘病的主要措施是食鹽加碘,1996年我國政府以國家標準的方式規(guī)定食鹽的碘添加劑是KIO3??捎秒娀瘜W方法制備KIO3,原理是以石墨為陽極,不銹鋼為陰極,以KI溶液(加入少量K2Cr2O7)為電解質溶液,在一定電流強度和溫度下進行電解。其電解總化學方程式為:KI+3H2O KIO3+3H2↑。試寫出兩電極反應式:陽極: ;陰極: 。
解析:由電解總化學方程式分析可知,陽極應為I-失去電子變成IO3-,即:I-+3H2O-6e-=IO3-+6H+,因電解質溶液呈中性,故不能寫成:I-+6OH--6e-=IO3-+3H2O;陰極應為:6H++6e-=3H2↑。
答案:I-+3H2O-6e-=IO3-+6H+ 6H++6e-=3H2↑。
由以上分析可知:原電池或電解池中電解質溶液是否參與電極反應,應當看物質放電后產(chǎn)物是否與電解質溶液中的成分在電極上強烈反應,其穩(wěn)定產(chǎn)物在電極上析出。如果是這樣,則電解質溶液參與電極反應,反之則不參與。
難點五:可充電電池電極反應的書寫
可
充電電池在一般情況下作原電池使用,分析電極反應時應考慮正、負極電極反應;當充電時,它又作為電解池出現(xiàn),此時又須寫陰、陽極電極反應。正因為如此,同
學們大多對可充電電池電極反應的書寫存在一定程度的畏難情緒。事實上,分析時可分別分析,放電時按原電池原理分析;充電時按電解池原理分析,這樣可以降低
難度,很容易突破這一類題目。
例5、某可充電的鋰離子電池以LiMn2O4為正極,嵌入鋰的碳材料為負極,含Li+的導電固體為電解質。放電時的電池反應為:Li+LiMn2O4=Li2Mn2O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放電時,LiMn2O4發(fā)生氧化反應 B.放電時,正極反應為:Li++LiMn2O4+e-=Li2Mn2O4
C.充電時,LiMn2O4發(fā)生氧化反應 D.充電時,陽極反應為:Li++e-=Li
解析:由放電時的電池反應(Li+LiMn2O4=Li2Mn2O4)可得,正極反應為:Li++LiMn2O4+e-=Li2Mn2O4;負極反應為:Li-e-=Li+;LiMn2O4發(fā)生還原反應;Li發(fā)生氧化反應。充電時的電池反應為:Li2Mn2O4=Li+LiMn2O4,陽極反應為:Li2Mn2O4-e-=Li++LiMn2O4;陰極反應為:Li++e-=Li;Li2Mn2O4發(fā)生氧化反應;Li+發(fā)生還原反應。答案:B。
例6、天津是我國研發(fā)和生產(chǎn)鋰離子電池的重要基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是含鋰的二氧化鈷(LiCoO2),充電時LiCoO2中Li被氧化,Li+遷移并以原子形式嵌入電池負極材料碳(C6)中,以LiC6表示。電池反應為LiCoO2+C6
CoO2+LiC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充電時,電池的負極反應為LiC6-e-=Li++C6 B.放電時,電池的正極反應為CoO2+Li++e-=LiCoO2
C.羧酸、醇等含活潑氫的有機物可用作鋰離子電池的電解質
D.鋰離子電池的比能量(單位質量釋放的能量)低
解析:可充電電池類題目既可考查原電池知識,又可考查電解知識,非常靈活。充電時為電解池,無正負極,應為陰陽極,故選項A錯;放電時電池正極反應物的化合價應降低,得電子,故正極反應為CoO2+Li++e-=LiCoO2,選項B正確;醇不能導電,故不能作鋰離子電池的電解質,選項C錯;由于鋰的相對原子質量小,故鋰離子電池的比能量高,選項D錯。答案:B。
責任編輯:孟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