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乎每一個成年人都知道,現(xiàn)在的錢比起過去來,貶值了很多。但究竟貶值了多少,過去的1萬元相當于現(xiàn)在多少錢,心里大多也沒有一個確切的數(shù)。盡管知道過去的錢很值錢,現(xiàn)在的錢很不值錢,但是,看了 5-11日大河文摘報上的一篇文章上羅列的具體數(shù)字,心里還是吃驚不小。 大河文摘報上的那篇文章的題目是《“萬元戶”相當于現(xiàn)在價值幾何》。文章分別選取1981年、1991年、2001年和2007年四個時間點,從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居民“人均儲蓄”兩個方面來考察,讓大家十分清楚地看到了“1萬元”人民幣隨著時間的推移價值發(fā)生的變化。 文章先根據(jù)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進行了考察:1981年、1991年、2001年和2007年,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分別為500元、1700元、6800元和13800元。文章上說:“萬元財富”要跟得上人均貨幣收入增長,30年前的1萬元,大抵和現(xiàn)在的27萬-28萬元相當。文章也列舉了另外的一種貨幣收入變動口徑,以城鎮(zhèn)職工平均工資來計算,上述4個時間點分別為780元、2300元、10800元和21200元,這樣算下來結果差不多。從業(yè)人員的貨幣工資,在過去的30年間,每10年增長3-4倍,這實質上就意味著儲蓄起來的1萬元必然隨之貶損?;蛘哒f,1981年的1萬元,大約相當于當時職工13年的工資,或者家庭人均20年的收入。按照目前工資或收入水平來推算,當年1萬元應該大抵相當于現(xiàn)在的27-28萬元的水準。 接下來,文章又根據(jù)居民人均儲蓄進行了考察:上述4個時間點,居民儲蓄總額分別為523億元、9200億元、7.4萬億元和17.3萬億元,考慮人口變化之后的人均儲蓄分別為52元、800元、5900元和1.3萬元。這樣算來,1981年的“萬元財富”相當于當時人均儲蓄的200倍,折算到現(xiàn)在差不多是255萬元。 文章說:從上面兩種很粗糙的計算看,“萬元財富”經不起時間的折磨大幅度縮水,即便中國居民早在30年前就能夠購買和CPI指數(shù)掛鉤的國債,當年的1萬元到現(xiàn)在也就僅僅44萬元而已。假定當年的“萬元戶”采取5年定期儲蓄不斷滾動定存,即便考慮到保值貼補,當年存入銀行的1萬元今天充其量也難超過10萬元。 文章強調:例子可能是粗糙的,但結論顯而易見:過去30年,錢本身的確隨著時間的推移非?!安恢靛X”了!雖然中國30年來CPI平均增長了不過4.8%,表象上沒有嚴重的通貨膨脹,但各口徑貨幣供應量急速增長,在快速貨幣化的進程中,持有現(xiàn)金或者低風險低收益的儲蓄、國債等金融資產,和把大半財富拱手讓出的差異并不大。 反復看了《“萬元戶”相當于現(xiàn)在價值幾何》這篇文章,不禁想:我們工薪階層的人掙錢不易,今后一定要十分重視對自己勞動所得的打理。盡管自己的收入除了吃穿住用外已所剩無幾,但也總不能將省吃儉用才剩下的一點點拱手讓出呀。你說是不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