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錢草,善化結石,用量宜大,收效頗速。余每劑藥用150克,長期使用,未見不良反應。尿路結石,中醫(yī)稱之為石淋。癥狀表現(xiàn)為尿中時夾沙石,小便艱澀,或排尿時突然中斷,尿路窘迫疼痛,少腹拘急,或腰腹絞痛難忍,尿中帶血。 治療尿路結石,筆者常使用恩師張琪創(chuàng)立的消堅排石湯。 【方用】金錢草150克,三棱、莪術各15克,雞內(nèi)金15克(沖),丹參20克,赤芍、紅花、桃仁、丹皮、車前子各15克,瞿麥、扁蓄、滑石各20克。病久腎氣虛者加熟地、枸杞、山萸肉、菟絲子各20克;腎陽虛加肉桂、附子、茴香各5克;氣虛加人參、黃芪各15克;結石大,難于排除者加穿山甲、皂角刺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每劑藥煎出3碗藥液(約1500毫升),每4個小時服藥1次,每次服1碗(500毫升)。此方療效確實,屢用屢效。取效之關鍵是重用金錢草,每劑用150克,少則效果不佳。臨床使用多年,從未發(fā)現(xiàn)患者服后有不適之感,醫(yī)者可放膽用之。 金錢草,善清濕熱,利膽止痛。余治療慢性膽囊炎常用名醫(yī)魏長春創(chuàng)立的金錢開郁散。 【方用】四川金錢草30克,柴胡、枳殼、白芍、生甘草、海螵蛸、浙貝母各9克。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熱盛者,加黃芩、黃連、山梔子、苦參、茵陳;素體陰虛大便干結者,加玄參、麥冬、生地;疼痛劇烈者,加川楝子、延胡索。方中用金錢草清化濕熱,解毒消腫;用郁金行氣利膽,活血止痛;用四逆散(柴胡、枳殼、白芍、甘草)疏肝理脾,透邪解郁;用烏貝散(海螵蛸、浙貝母)化滯散結,和胃止痛。本方還可用于膽囊結石引起的脅痛,不僅可以止痛,而且有軟化結石之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