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 眉(méi)![]() “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出自楊梓《敬德不服老》。意謂眉頭一皺,心里立即想出了計策。用以形容人稍加思索就有了主意。 這里的“眉”是形象畢肖的象形字。甲骨文形體象眼睛上長著的眉毛??上攵绻麤]有眼睛在下面,就很難看出眼眉的樣子,這就叫:襯托性的象形字。金文的眼眉更為形象,三根有代表性的眉毛直接長在眼皮上,因為古人總以“三”代表多數(shù)。小篆形體變得不太象眉毛的樣子了。楷書通過隸變,完全變?yōu)榉栁淖至?。?br> “眉”字的本義就是“眉毛”。如秦韜玉《貧女》詩:“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在古代詩文中,常會遇到“眉壽”一詞。因為老年人的眉毛往往比較長,如壽星老頭就有很長的眉毛,所以“眉壽”就是“長壽”。如《詩經(jīng)?豳風?七月》:“為此春酒。以介眉壽”。意思是說:釀成這些凍醪酒,幫助老人獲長壽。 也可以引申為物體的上端或旁側(cè),比如在書的上部加上批語就稱為“眉批”等。 云眉自學 黃云眉是一位具有多方面素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臍v史學家和教育家。在學術(shù)上更是有所建樹,一生著述300多萬字,特別在明史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他只進過兩年學校,只有小學畢業(yè)的文化程度。到晚年竟能成為有學術(shù)貢獻的專家,其途徑完全是靠自學。他曾經(jīng)說過:“我的成就雖然是那么微不足道,畢竟是從自學中得來,不是除了學校就會和‘知’無緣?!豹?br> 他在自學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青少年時,主要是克服“學無師承”的困難,有時候為了借一本書,往往跑到幾十里之外,借回以后,與其說閱讀,毋寧說是抄書,不僅是抄錄有關(guān)資料,而且是整部整部地抄,時間長了,手指上長出一層厚厚的老繭。 1961年,他完成了《明史考證》初稿的寫作,正想擴充、提高時,左眼又患白內(nèi)障失明。面對如此嚴重的情況,他更加珍惜時間,仍然堅持孜孜不倦地撰寫,1971年完稿時,夫人作詩慶賀:“二百萬字衰后筆”。恰如其分地道出了他是在晚年與衰老不斷斗爭中出成果的。 |
|
|